楊建銘專欄:開源無人機產業的囚犯困境

2016-10-21 06:50

? 人氣

講到這段我在矽谷親身經歷的歷史,最近無人機新創產業的變化,讓我似乎又嗅到類似的味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我們把無人機產業的價值鏈拆開來,可以簡單地分成下面的元素:

  • 關鍵零組件(感測器、半導體元件、平衡環架、馬達、電池⋯⋯等)

  • 無人機機身

  • 作業系統

  • 應用程式(人工智慧、自動飛行等)

  • 與應用程式相關的加值服務(例如媒合無人機操作者和服務需求者的平台)

這其實和其他智慧型電子產品並沒有太大差別,如果把智慧手機產業拆解,大概也是上面這些元素。

智慧手機產業有蘋果iPhone獨佔所有利潤,無獨有偶地,無人機產業也有大疆(DJI)獨霸,而且大疆不只獨佔利潤,還獨佔產業大多數的營收(2015年營收突破十億美元)。

結合無人機與攝影機的Hoover Camera。(取自影片)
結合無人機與攝影機的Hoover Camera。(取自影片)

事實上大疆是這波無人機風潮遙遙領先的先行者,不管是在技術或者營運上。因為歷史因素,這家由杭州出生、港科大電子本科畢業的汪滔在深圳所創立的公司,採取和蘋果一樣的垂直整合的商業策略。前述的價值鏈中,大疆自行開發機身、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關鍵零組件中他們也自行開發平衡環架。由於他們一開始就在高單價的商用市場中取得成功,高速成長,因此這樣的整合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太大的負擔,反而可以享有完全掌控使用者經驗的好處。

但現在大家熟悉的無人機風潮並非由大疆驅動,而是由Wired雜誌主編克里斯・安德森無心插柳所創立的3D Robotics所掀起的。由於3DR採取開源策略,因此大量的新創採用3DR的平台開發出各式各樣的原型機,其中有不少都成功在Kickstarter或者Indiegogo群募平台上達成優秀的預購佳績,有一些也順利進入量產出貨。

這些根據3DR開源平台開發的應用,因為是由消費者自己開發的,因此天馬行空、創意源源不絕,儘管多數還沒出貨,一再被轉貼的概念宣傳影片大大激發了消費者大眾對於消費者無人機(相對於商用無人機)的想像。

但現實的狀況卻是:無人機的製造成本高居不下,要開發出消費大眾也能夠輕鬆入手的無人機,唱得比做得容易多了。體認到這一點的風險資本家們,一個個都忙不迭地「趨吉避凶」,除了把錢往開發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的新創塞以外,還毫不忌口地在各種場合宣稱無人機 市場是「作業系統和軟體才會賺錢,硬體不會。」

但問題是:和人手一支的智慧手機市場不同,現有開源系統的無人機消費市場根本沒有起來,走在路上我們並沒有看到一堆無人機在空中飛舞。

箇中原因正是因為前述的成本和價格問題。新創和投資人越是趨吉避凶地往軟體開發跑,就越沒有人去開發和生產製造硬體,越沒有人開發和生產製造硬體,相關零組件就越沒有量,越沒有量成本和價格就越降不下來,越降不下來就越沒有消費者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