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吃白飯說白話─黃志芳新南向的大象螞蟻說

2016-08-30 06:30

? 人氣

此外,新南向辦公室似乎也對各國產業發展特色與階段毫無了解,以國內一直呼籲政府開放兩岸彼此投資的半導體產業而言,是否能「改西進為南向」實在大有疑問,因為當地的產業發展階段、供應鏈情況、人力素質都有不足。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就明白的說:「新南向跟半導體業無關,因為不知道要去做什麼?當地沒有產業供應鏈,市場也還沒成熟,連印度原有的八吋晶圓廠都沒了,南向根本沒有生意」。那請問政府要業者去幹什麼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拿中國與東協相比,不論從市場規模、成長速度、經濟與市場的成熟度、產業特性與發展階段來看,都得不到黃志芳那番「中國大陸已是成熟飽和市場」,「已經站滿一群大象,螞蟻進去爭什麼」,因此發展新南向政策勢在必行的結論。

說白話,把東協當內需的延伸

至於黃志芳說過多次,「勉勵」企業要把東協當成「內需的延伸」,則只能感嘆:真是吃白飯說白話呵。台灣憑什麼、又要以什麼方式把東協作為內需的延伸?台灣跟東協未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出口到東協的商品要課關稅,同時也面臨程度不等的非關稅障礙。真要有資格說出「把東協作為內需的延伸」話者,反倒是中國─中國好歹跟東協簽過FTA(東協加一的東亞自由貿易區),雙方的貿易障礙取消、9成商品關稅降為零關稅,去年又進一步敲定「升級版」的東協加一。

早在新南向政策推出前,台灣企業其實早就基於分散市場或全球佈局的需要,在東協、印度等地發展;製造業的三陽、中鋼、台塑、鴻海,金融業的國泰金、玉山金等都已在當地投資,更別提落腳更早的許多中小企業了。不過,這種企業自主評估選擇後的投資,距離新南向政策期待的「西進改南向」仍遠。更別提中國政治、經濟影響力已籠罩東協,台灣政府與企業要切入有一定難度了。

不如放牛吃草吧

政府如果搞新南向的本事,只是如黃志芳一樣說說「大象螞蟻論」、指中國已「成熟飽和」,那就免了,還是放牛吃草、廠商各自評估選擇即可。真要有政策意義與效果,政府除了有能力組織企業前往投資、談到更佳的投資條件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能與東協或是其中主要國家,簽下如FTA、雙邊投資與租稅協定等,為企業爭取更佳的條件,也讓投資經營更有保障;否則最起碼也要與各國政府保持密切關係,與高層聯絡管道順暢,萬一企業出問題至少有管道也有能力代為出面、爭取權益,不能像台塑在越南出事後,政府卻一籌莫展。

至於黃志芳提出「從人才、資金與資訊切入,協助台商進軍東協市場」,雖然也該作、能作,但效果大概有限;台灣企業不缺資金,對產業資訊掌握也比政府強,政府作這些事能產生的誘因不必期待太高。如果政府的新南向只能作這些事,那真的不必期待太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