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被華爾街嘲笑的指數型基金,成了投資人的圭臬,約翰柏格的「愚行」

2019-08-14 18:00

? 人氣

一開始合併工作很順利,威靈頓成立更多新基金,柏格也在摩根退休後受命擔任威靈頓公司董事長。然而,1970年代初期市場崩盤,成長型類股受到的衝擊特別嚴重,威靈頓也因此飽受打擊。在此同時,公司各合夥人之間的關係嚴重惡化,到最後他們給柏格兩條路,一是直接離開公司、二是轉作行政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開過幾次董事會後,他們達成了協議。柏格卸下威靈頓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一職,但該公司仍持續為基金提供投資建議(時至今日,該公司仍為某些基金提供服務),除此之外,基金其他部分完全脫離威靈頓資產管理公司,柏格則可自行成立其他分部;他將新分部命名為先鋒(Vanguard),最早提供的是行政支援。柏格自1975年先鋒成立時便擔任董事長,直到1999年退休。

受薩謬爾森與「漫步華爾街」啟發

柏格買進專業公司、試著藉此涉足成長型投資,但經驗卻很糟糕,這讓他轉而排斥經理人可以打敗大盤的想法,和他早年在普林斯頓所做的研究結論一致。在此同時,有越來越多學術界人士的論證有利於「效率市場假說」:這是指,股價已經充分反映所有可得的資訊,而且,不管是透過檢視過去的價格變動或是預測未來,任何人都不可能持續勝過市場,唯一的例外只會發生在當投資人有內線消息時,但這顯然不合法。

麻省理工學院的薩謬爾森把這套假說進一步發揚光大。1974年時他在《投資組合管理期刊》(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上發表一篇題為<挑戰判斷>(Challengeto Judgement)的知名文章,在文中主張基金經理人的績效不彰,並建議「某些大型基金會,應該在內部自行建構投資組合,追蹤標準普爾五百指數」。薩謬爾森甚至要求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率先響應(這是一個由經濟學家組成的學術機構),但他也承認:「兩萬名經濟學家能夠勻出的額外財富,遠遠不如兩萬名脊骨神經科醫師。」

薩謬爾森不是唯一有這種想法的人。普林斯頓大學的伯頓.墨基爾(Burton Malkiel)在他自己(1973年出版)的暢銷書《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裡便主張,多數選股者的表現比不上眼睛被蒙住、對著財經版上丟飛鏢選股的猴子。因此,你完全用亂槍打鳥的方法來買股績效可能也比較好。柏格在成立基金之後過了很久才讀這本書,之後請墨基爾加入先鋒的董事會。

不管如何,柏格很信服薩謬爾森的論文,他憑此說服先鋒的董事推出一檔追蹤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指數型基金,名為第一指數型投資信託(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也就是如今的先鋒五百指數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由於這無須主動管理,因此柏格可以大聲宣稱這並不違反先鋒僅能提供行政支援、必須遠離投資顧問業務的協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