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救臺灣經濟 就得來一次總統級大翻轉

2019-08-07 07:10

? 人氣

純粹「意識形態治國」在臺灣造成的第一大挫敗政務,就是國家能源支持系統的斷裂破毀,死抱「非核家園」神主牌的結果是「缺電斷電」危機的時浮時現,乃至於空氣污染挑戰性大惡化,引申社會平民大眾「用肺發電」的政治冷笑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肆意摧毀高度全球競爭力的主力產業經濟

在1990年代初期連戰內閣「競爭力經濟國家」願景中,臺灣早已設定有偉大的減碳目標,但蔡英文掌政之後卻以極端偏執意識形態死抱「非核家園」神主牌,決意廢核到底,而用以頂替核電缺口的再生能源發展,其總供電占比極其有限,並造成缺電或限電的問題,更因此勢必增加百姓民眾和工商產業的負擔。

臺灣經濟基本體質,對內需市場依存度一直不超過15%,而外需市場依存度,則一向高達85%。今天,要想搶救臺灣經濟,當然必須從擴大外需市場下手。而外需市場的鞏固,根本胥賴主力產業的實力與對外全球競爭力的穩健壯盛。

但是在蔡英文純粹「意識形態治國」的僵固國政策略高壓之下,所有國家級施政作為,無一不在強調提供如何讓國民百姓感覺滿意的「小確幸」爽口糖衣藥錠,對於如何透過外需市場拓展及提高對外競爭力戰略,俾能「多多賺取外匯所得」,墊高國家經濟實力基礎,則根本無所事事。

國家領導人劣級化典範移轉導致「空心經濟臺灣」

甚至於更加惡劣的是,竟然拿定了「適得其反」的無端政策主張;特別是過去三年來,蔡英文公開提出「用總量管制方式限制臺灣石化業發展,並須以滿足內需為上限」經濟治國主張,其實正等同於,要將今天臺灣尚有能力可開拓外需市場的,包括電子資通電訊、光電、生技、精機醫療器材用品、車輛等主力產業,所必須要的上中游之原材料及部品的「供給能量」,根本加以全面封鎖,則不知道在未來,臺灣經濟又要用什麼產業、產品、服務類項,才足以拿到國際市場去「創匯」覓生機呢?

這些基礎建設之所以由堅實穩健而轉為空心,而且變得完全不可倚特,主要正由於國家領導人的「負向典範移轉」或「劣級化典範移轉」所肇致。

國家領導人所秉持執著的意識形態、社會價值觀、國家願景政策,發展成長策略抉擇,當然可以高度全面性翻轉,改變整個國家社會的根本走向與前景未來;其所帶領的國家,究竟會在國際社會成為更有尊嚴價值,或者貶值廉價邊陲化,正是因此之所致。

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說,受到韓國瑜大力拚經濟的精神感召,義不容辭發起採購。(圖/徐炳文攝)
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說,受到韓國瑜大力拚經濟的精神感召,義不容辭發起採購。(圖/徐炳文攝)

終致人才與產業資本大外移

尤其是最近三年多時間,臺灣社會在絕對「偽民主帝制化」獨裁者掌權執政,所僵固偏執的意識型態治國「非核家園」夢幻,竟已完全改觀國家既定能源政策的正義性與適當性,使臺灣竟從一個國際間宿負碩望的「絕對能源保證國家」,三年間倏地變成「能源供應高度不確定性國家」,真令智愚國人社會情何以堪;另也因為純粹「意識形態治國」的僵固國政策略路線主張,堅持「弱勢絕對優先」及「高度義和團式勞動超額自我保護主義至上」價值理念,透過法制再造或創造,完全扭變了也根本摧毀了長期臺灣穩固和諧、勞資共利的勞動市場經濟運作慣性,愈發肇致臺灣社會人力資本的「訓用脫軌失序」「人才職能供需嚴重錯配、非配」,也更加惡化了「勞動力移動力(mobility)淪喪」問題,終致人才與產業資本大外移,成為今天臺灣經濟社會的民間顯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