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捕魚糾紛的戰火陰影

2016-07-16 06:40

? 人氣

 南海仲裁案「菲律賓訴中國仲裁案」結果12日出爐前夕,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美聯社)

南海仲裁案「菲律賓訴中國仲裁案」結果12日出爐前夕,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美聯社)

水產為人類糧食及動物性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隨著全球漁業資源銳減,漁船數量增加以及設備先進,各國針對經濟魚種捕撈競爭也越來越大,南海爭端除了政治因素外,海洋資源爭奪也是主要考量。為確保漁民人身安全,許多國家均派出軍警船艦來守護,也提高了衝突的風險。儘管各國均了解鬥而不破的道理,只是在海牙國際法庭對南海做出仲裁後局勢更加詭譎緊張,學者提醒未來捕魚糾紛將更頻繁稍一擦槍走火,很可能引爆海上軍事衝突,主事者必須審慎處理有關漁場糾紛並制定危機處理標準流程,以免付出重大代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北歐冰島及英國即因為爭奪鱈魚(Cod)海洋漁業資源(歐洲的鱈魚產區主要集中在冰島海域)而引發了三次戰爭。時間長達近二十年,最終由冰島取得這場戰爭的最大勝利,保住200海浬內的魚類資源,如今的南海戰雲密布儼然成為新的火藥庫。

 南海仲裁案「菲律賓訴中國仲裁案」爭執焦點之一:仁愛礁(美聯社)
南海仲裁案「菲律賓訴中國仲裁案」爭執焦點之一:仁愛礁。(美聯社)

追溯世界大國崛起幾乎都是以海洋開始,向海而興背海而衰,唯有走向海洋方能擁抱世界。為此中國政府正積極透過「一帶一路」、「十三五計畫」、「填海造島」等朝海洋強國邁進,其中漁權掌控是一大著力點。中國大陸政府透過燃油補貼、船舶更新改造補貼以及免除進口稅、增值稅等措施,鼓勵捕魚企業走出去,目前中國大陸遠洋漁船數量達2460多艘,遠洋漁業總產量及總產值分別達203萬公噸及185億元。中國大陸除了於南海積極填海造島並大規模進行魚類資源、水文、天然氣、礦產等探勘外,還運用各種手段來強化對各主要漁場的掌控,例如透過漁船數量優勢,將日本漁船「擠出」堪稱世界最高產的東海漁場,逼得日本漁業部門首次決定為日本漁民提供補貼並協助升級漁船,以因應在東海與中國漁民的競爭;也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今年北韓海域的漁權並以此為據點,將作業範圍擴大至南側的南韓海域;卻也爆發多起捕魚糾紛如:在黃海每年春季到初夏期間,大量中國漁船進入該海域進行非法捕撈,嚴重影響到南韓的梭子蟹捕獲量與南韓漁民爆發「梭子蟹爭奪戰」;尤其中國漁船越界非法捕漁範圍包括;台灣、南韓、菲律賓、印尼、西非、阿根廷等專屬海域,印尼政府還為此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指其侵犯印尼領海主權;去年24個非洲國家的代表舉行會議,呼籲中國採取措施結束在當地的非法捕撈行為;為了打擊非法捕撈,西非國家也在增加軍備。全球捕魚引爆的糾紛也越來越激烈(如阿根廷海警擊沉在該國海域非法捕魚的中國漁船),隨時都可能擦出火花,進而兵戎相向;為此中國大陸正積極建立海上綜合管理機制,提高海洋維權執法能力來保護漁民及維護其海洋利益。

海洋被譽為海上糧倉,而台灣四面環海,國家領導者也常以海洋國家自許,唯多數民眾對海洋卻是相當陌生,缺乏探索海洋的熱忱,更不是親海的民族,又如何能悠游於蔚藍大海。台灣近年來與鄰國發生的漁業糾紛次數也越來越多,卻連專責的海洋事務委員會都還遲遲未見實際運作,何況該委員會組成還先天不足,將難以應對漁權糾紛可能衍生的衝突。太平島、沖之鳥礁、釣魚台等漁權爭議將接連上演,新政府既然強調捍衛台灣領土及漁權的決心,就必須拿出具體行動,否則只被鄰國視為病貓,成為國際笑柄!

*作者為農業博士,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農漁業雜誌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