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諾曼第登陸75周年,不該缺席的中華民國

2019-06-16 07:20

? 人氣

諾曼第登陸的中華民國海軍見證人,前國防部常務次長的葛敦華將軍。(葛明提供)
諾曼第登陸的中華民國海軍見證人,前國防部常務次長的葛敦華將軍。(葛明提供)

退休後葛敦華多次拒絕對岸邀請回鄉探親,只因為害怕自己對海權上的知識為中共利用來對付台灣。以葛敦華將軍為例,可見多數參與諾曼第登陸的國府海軍軍官並沒有基於對民族主義的認同,轉而效力中共。也難怪前駐美國大使沈呂巡先生曾經表示:「當年這批我海軍軍官,若干名正好在支援登陸的英艦,躬逢其盛,而且其中大多數日後來台,成為我海軍的將領,與中共只有敵我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歐洲應正視中華民國的貢獻

可惜的是,長久以來中華民國政府都沒有在諾曼第登陸話語權的掌握上下功夫,導致台灣遲遲無法與西方國家一起共享這個歷史光榮。比方說2006年台灣正值陳水扁執政,對抗戰論述採取全面棄守態度,給了中共捷足先登的機會。利用當年法國政府向投共的黃廷鑫補發榮譽勳章的機會,中共得以「二戰中國」繼承者的身份強調自己在諾曼第登陸的篇章中有一席之地。

另外一位諾曼第登陸的參與者,晚年定居香港的林炳堯中校。(李崇威提供)
另外一位諾曼第登陸的參與者,晚年定居香港的林炳堯中校。(李崇威提供)

不過風水輪流轉,現在中共又受到貿易戰影響而與西方關係緊張,曾經在倫敦表揚24名海軍英雄的習近平,今年索性選擇不對諾曼第75周年發表任何言論。習近平甚至還以紀念中共與蘇聯建交70年為理由,前往莫斯科與普丁會面並宣誓俄羅斯才是「中國最知心的好朋友」。可見中共對諾曼第登陸的紀念並非出於真心,只是一種拉近與西方國家距離的手段。

台灣沒有利用中共與歐美關係緊張的機會,在諾曼第登陸的歷史話語權上有更積極的表現,確實是讓筆者感到遺憾。但撇開政治來說,無論當年這21名中國海軍軍官在諾曼第登陸中扮演的角色多麼間接,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人,都參與了這場改變歷史的戰役。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只要還認同自己是「二戰中國」歷史的傳承者,就該努力爭取中國人在這段歷史中扮演的地位。

即便是對於那10位沒有來台的諾曼第登陸參與者,包括那五位戰後加入解放軍海軍的軍官,只要二戰時還是中華民國的軍人,台灣也應該肯定他們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對於中華民國參加諾曼第的這段歷史,包括英國還有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也跟該予以肯定。可相對於美國,英國與法國面對中華民國參加二戰的歷史一直採取相當消極的態度。

直到今天,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連國軍支援緬甸戰場的事跡都隻字不提,很難想像英國會關注這21名軍官在諾曼第登陸中的作用。至於法國,在諾曼第海灘上懸掛的諾曼第戰役參與國國旗當中,卻始終不見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則是更讓人失望。期待到2024年紀念諾曼第登陸80周年的時候,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