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特殊生的處境,從第一線教師的角度觀察

2016-06-19 06:10

? 人氣

截取自人本教育基金會《無法飛翔的風箏》紀錄片。

截取自人本教育基金會《無法飛翔的風箏》紀錄片。

特教生,或多或少都聽過一些關於他們在班上與一般同學相處的「情形」。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國中小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的學生從民國95年的59286位成長到民國104年的69332位(參見下表),且目前台灣的教育漸有「融合教育」(Integrated Education)的理念(意即: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基於此理念,某些特教生會被安排一部份的時間到普通班上課,即表示跟普通生互動的機會變高,普通班中特教生的人數理應會漸增。然,特教生受到的待遇如何呢?筆者以前讀高中時,班上便有一位狀況較特殊的同學,在班上常被同學忽視。是故,筆者有感而發,興起實地走訪特教班的念頭,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訪問第一線教師所觀察到的特教生之處境與情況,參與班上互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筆者將訪問第一線教師得到的特教生之處境,透過綜合、總結,大致上歸納成以下兩點:

異樣的眼光:無論是特教生還是特殊生,皆有個共通點,即狀況特殊。有些屬情緒障礙類的小朋友,不會正確的表達其喜怒哀樂,可能會在公共場合有些一般人眼中脫序之行為,此時容易招來異樣的眼光。異樣的眼光,意味著某種「歧見」,針對其心理的、生理的,皆屬之。事實上,特教生於普通班級,老師的態度相當重要,老師的態度影響同學對其的態度。舉例而言,被訪問的老師分享他的經驗,曾經看過導師帶頭羞辱特教生,那位特教生所受的待遇可想而知。
隱形的歧視: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曾說:「所有的人生來都是平等的」,基於洛克的《天賦人權說》,理論上是萬物皆平等。然,卻隨處可見對於特教生的隱形歧視,例如資源優先給普通班、特教班教室位置被安排在校園內最偏僻的地方等,種種之行為反映出對其的心態。相由心生,表象之行為不就反映出內心之所想?

特教班的教師面對的是一群需要花費極大心力的孩子,碰到的挫折會比一般人想像中還要更大,支撐其走下去的是內心那股愛的力量。倘若,愛的力量被消耗殆盡,剩下的只是無限的困乏與心力交瘁。猶記得,今年五月那篇令人心痛的新聞,一位年輕的特教老師捱不過工作挫折,選擇辭世的不歸路。問題是,愛豈是只有老師與原生家庭的義務?

特教班,或多或少會有資源不足之情況,在優先將資源分配給非特教班的班級之情形下,是在所難免,這可以靠其他辦法解決。筆者認為,比起有形的資源,反而特教生更需要的是愛與尊重。之所以有此認為,乃因歧視或歧見實是無所不在,巴爾札克曾說:「平等或許是一種權利,但卻沒有任何力量使它變為現實」,要變成現實唯有靠愛與尊重,不光是只有特教生需要而已。多點愛,多點尊重,那麼就往沒有歧視的世界邁進一小步了。

全國國中小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的學生總表。(資料來源:教育部)
全國國中小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的學生總表。(資料來源:教育部)

*作者為研究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