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台灣人的日本電影斷代史

2016-06-02 07:00

? 人氣

《里見八犬傳》中的真田廣之。(視頻截圖)

《里見八犬傳》中的真田廣之。(視頻截圖)

上世紀五、六○年代,所有在我老家戲院上映的日本影片,我很少會錯過。當時的日片每年產量數以百計,依配額到台灣的,多在二、三十部之譜。像台北這樣的大城市,有專門放映西洋片、日片、國語片與台語片(通常也演歌仔戲、新劇和歌舞團)的戲院,日片多在延平北路的「第一劇場」與西門町武昌街的「台北戲院」,其他縣市就少有專映日片的戲院了。所有進口的日片不見得都會到鄉村型的戲院上映,就宜蘭縣而言,想看日本片常得到羅東的大東、羅東兩家戲院,唸宜蘭中學時,也會在宜蘭市的宜蘭、大同兩家戲院看日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大學前我還保存近百張電影本事,其中一半是日本影片,後來都散佚了,想想也是可惜。「本事」是印製報紙的粗紙鉛印的,比A5還小些,一面寫電影劇情,另一面放預告片或商業小廣告。不是每家戲院都有「本事」,台北之外,至少也要羅東、宜蘭等級的戲院才有,蘇澳、南方澳戲院就沒「本事」可拿了。

蘇澳、南方澳等鄉鎮戲院,是影劇混合,什麼都演,上映西洋片大多三輪,效果不佳,經常斷片或有下雨般的刮痕。海報都只是用大張色紙寫出放映的片名,不提導演、演員,倒是日片不論幾輪都有彩色原版海報,日文片名、主演、監督(導演)名單印得清清楚楚。

昔日老家的戲院放映日片是地方大事,未演先轟動,我童年對即將上映的日片,例如《大菩薩岭》(1958)、《丹下佐膳》(1958)、《風速40米》(1959)、《里見八犬傳》(1959)、《黃金孔雀城》(1961)、《魔斯拉》(1961),充滿期待的心情至今印象深刻。我第一個記住的日本片名,是島耕二導演的《金色夜叉》(1954),只記得阿宮(山本富士子)半臥、雙手抱著站立的貫一(根上淳)的大腿。大庭秀雄導演的《請問芳名》(1955),只記得主演的岸惠子、佐田啟二、淡島千景一些殘缺的畫面,電影演些什麼就一知半解了,後來才知道原作者菊田一夫是從小在台灣成長,年少時代才回到日本的「灣生」。

我小時候看過的電影已全無印象,五、六年級至初中階段也似懂非懂,應是當時年紀小、腦力發展遲緩的緣故。當時記得較清楚的是內出好吉導演,里見浩太郎、伏見扇太郎主演的《里見八犬傳》,演安房領主的伏姬公主因受詛咒,與愛犬在深山生子,羞愧自殺瞬間,肚中所懷的孩子以氣的型態奔出,與伏姬配戴的念珠,結合成「仁」、「義」、「禮」、「智」、「忠」、「信」、「孝」、「悌」八字,八顆珠散佈天地之間的氣勢雄偉,我至今記憶猶深。

一九六〇年看《王者之劍》,懵懵懂懂,依稀記得長谷川一夫在暹邏(泰國)王朝時騎象帶兵出戰、飲鴆自盡的畫面,而後才知他飾演的是十七世紀初在暹邏與緬甸軍作戰立功,隨後身亡的日本浪人首領山田長政,。同年的《大江山酒天童子》,只記得長谷川一夫、市川雷藏、勝新太郎殺來殺去,以及山本富士子一臉淒苦的畫面,這部電影有點梁山泊的影子。

又如期待已久的《赤胴鈴之助》(1960)是漫畫改編,導演加戶敏、男主角梅若正二都很陌生,演道場少年劍士金野鈴之助,平常穿著父親遺物—赤色的胴(防具),故稱赤胴鈴之助。猶記得看完電影之後,全班男生有一陣子學鈴之助發功時雙掌旋轉,然後右手伸直,兩手交錯旋轉,左手拉回胸前,發出「吼呀」的呼嘯。

島耕二導演的《金色夜叉》(1954)。
島耕二導演的《金色夜叉》(1954)。

年少時期看日片,對男優的印象深刻,稍有名氣的男優大多能一眼認出,女優就較模糊了,多半只知其名,除少數如若尾文子、岩下志麻這類角色多元的女優,不容易從電影中辨識。那時看到的日本女優通常只像個漂亮花瓶,靜靜地被擺放著,即使文藝片女性角色吃重,給我的印象依然只是講話輕聲細語,帶著哭腔,斜臥在房間飲泣或哀怨地,求男人不可離去的畫面。不過,女優有一個男優少有的強項:當月曆女郎,讓民眾從月曆認識著名女優!

老家的建築與空間格局是老式的,牆面經常掛著公司行號(如米店、船具行)贈送的大型銅板紙彩印月曆,一掛就是一年,直到歲末才又更新。月曆內容有風景照,更多的是明星照──而且是日本女優,西洋、國台語影星的相片絕無僅有。我人一年一年長大、變老,月曆上的人物也像排行榜,連連在變,與時俱進。有的影像清晰,她們的姓名也一直常留在我記憶中。

我從月曆上看到的女優多出生於昭和初期,包括山本富士子(1931)、若尾文子(1933)、岡田茉莉子(1933)與美空雲雀(1937),這算是我認識的第一代日本女優了。更早出生於明治、大正、昭和初年,在昭和前期展露頭角的李香蘭(1920),以及有「昭和四大女優」之稱的田中絹代(1909)、山田五十鈴(1917)、高峰秀子(1924)、原節子(1928)和戰後得獎最多的京町子(1924)、寶塚歌舞團出身的月丘夢路(1922)、淡島千景(1924)、八千草薰(1931)、朝丘雪路(1931)等人,在我開始看電影的年代都紅過頭了,算是「古早味」的女優,已很少在月曆上看到她們。她們當紅時期的電影,多是成年後在一些電影史回顧展看到。

134565471.jpg
134565471.jpg

我在故鄉觀日片史的第二批著名女優,包括佐久間良子(1939),岩下志麻(1941)、淺丘琉璃子(1940)、倍賞千惠子(1941)、星由里子(1943)、吉永小百合(1945)等人,偶爾也在月曆上看到耍帥的石原裕次郎、小林旭等男星。一九七○年代後期,我來台北唸書,而後就一直在這個城市生活,很少在宜蘭看電影了,事實上鄉下戲院陸續收攤,改建成商場或辦公大樓,電影、戲劇沒有映演的場所,自然也無日片可看了。上大學後因不常在家,就記不清月曆上是哪些人了,對於昭和後期、平成年間出生的日本女優更是印象陌生了,像二〇〇九年的十大女優,夏目雅子(1957)、宮澤理惠(1973)、松隆子(1977)、松坂慶子(1952)都是戰後出生的演員。原來看電影與作學問一樣,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發覺自己對日本現代電影愈來愈孤陋寡聞,消息太不靈通。年少時期滿腦子的日本電影,其實只屬「近代」篇,卻又「近代」的不徹底,戰前或戰後初期在台放映的日片,就沒有機緣看到。上世紀七〇年代以來看的日片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近年在台北看的日片,有些是年少時看過的不同電影版,如《新里見八犬傳》(1984)、《梟之城》(1999)。

看這些重拍的電影,感覺很不一樣,以平常心看電影,與年少時期感性與浪漫的觀賞心情迥異,與現代年輕人迷戀日本偶像劇的情形也很不相同。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