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以「九二各表」建構兩岸「新」關係?

2016-06-01 06:20

? 人氣

蔡英文視察空軍花蓮佳山基地(20160529)-仇佩芬攝

蔡英文視察空軍花蓮佳山基地(20160529)-仇佩芬攝

蔡英文政府已經正式上任超過十天,由於中國大陸官方表示將持續「聽其言,觀其行」,本文試從新政府近十天的言行分析,大膽將新政府的兩岸政策歸納為八個字:「九二各表、維持現狀」,但這八字箴言能否穩固兩岸關係,抑或建構兩岸新關係?有待時間考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九二」已成為各方的交集點

在蔡英文總統的就職演說,大致可以歸納為:尊重兩岸於一九九二年會談所達成的求同存異之歷史事實,面對兩岸關係將以中華民國憲政架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台灣現有民意為基礎,推動後續工作。對於蔡英文總統的言論,李登輝前總統讚賞為「一百分」,應該也是認同蔡英文對於九二會談的詮釋。反觀中國大陸的官方的回應,始終堅持要蔡英文政府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而馬英九前政府所訂的兩岸基調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因此,上述各方言論的「九二」便成為最大的「交集」,形成「九二各表」。

衛福部林奏延部長參與WHA是新政府的外交第一戰,在WHA大會上,林部長始終自稱中華台北,堅持未提台灣,從這可以看出蔡英文政府擔心兩岸政策有所偏差、擦槍走火,也突顯現階段兩岸間處於互不信任的狀態,在沒有任何溝通途徑下,只能採取最保守的措施,從頭到尾自稱「中華台北」以實踐「維持現狀」的政策宣示。

在兩岸關係「一個中國」的大架構下,蔡英文政府以「受迫」的態度推動「維持現狀」,自稱不得已而接受WHA的安排,似乎是為了爭取國內民意的支持與同情,持續塑造對岸是一個「無理、強力施壓的共產政權」,也藉此對國內宣布,民進黨政府面對中國大陸的壓力,絕對會持續努力於維持過去馬政府所創造的外交與兩岸成果。而此一理念也將藉由上任後首訪巴拿馬的機會,向友邦及各國各界領袖表達新政府的理念,企圖維繫現有的邦交國數目。

中國大陸「不妄動」是最佳策略

接下來針對中國大陸的舉動加以分析。自從蔡英文當選總統以來,中國大陸官方便不斷地釋出「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將地動山搖」的言論,然自蔡英文總統就職自今,卻未曾出現任何大動作。筆者認為,這並非中國大陸「不敢動、不能動」,而是「不妄動」。

中國大陸選擇「不妄動」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希望能延續兩岸努力八年而得來不易的成果,擔心一妄動便會讓所有的成果立即灰飛煙滅,畢竟前人的努力若在此代領導人—習近平執政下讓兩岸和平發展消失,恐反讓習近平的地位出現「地動山搖」。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也會擔心,妄動反而讓台灣新政府易於操作民意,「反中」聲音因此坐大。這些年來,馬前總統的兩岸政策操作已經意外成為台灣反中聲勢的助力,一旦陸方加碼制裁台灣新政府,恐怕讓民意更加反彈,反而更傷兩岸關係正向發展。中國大陸官方在OECD中妄自請出台灣政府代表,便是一個妄動的案例。

從大陸官方過去至今的表述分析,「台獨」是其採取行動的底線,一旦發現有台獨的訊號,勢必採取「地動山搖」的作為。但現階段蔡英文政府的行為均未踩到此一紅線,因此讓中國大陸更難有著力點。但若因此判斷中國大陸已經陷入「無能為力」的窘境,便是一種自大、輕敵的心態。畢竟中國大陸現階段對全球的影響力已不可小覷,台灣自是無法單獨對抗,也不容易拉攏美、日共同對抗,一不注意很容易便成為大國操作國際與區域政治的棋子。

以「九二各表」形塑兩岸新關係

過去馬總統執政八年,在積極推動兩岸和平架構下,戮力於拓展國際空間,努力至今始有機會派退職副總統參與APEC領袖會議、有機會受邀出席WHA、ICAO等國際組織,也參加了WTO政府採購協定、參與TISA、EGA等WTO複邊協定談判,更有機會與非邦交國簽署FTA,但這些都是在陸方個案審視原則下,努力爭取到的外交成果。現在新政府以漁翁收利的心態持續參與,陸方或許慶幸當初謹慎採行個案協商,未全面開放台灣參與國際活動,也可能後悔當初未能好好利用兩岸關係良好契機讓馬政府順利參與各項國際組織活動,協助國民黨延續執政權。

總之,自五二0迄今,陸方所謂的地動山搖並未發生,部分綠營人士也似乎暗竊自喜,在此情勢下,兩岸必然發展出另一類型的新關係。為了讓民、共兩黨有共同台階下的基礎,「九二各表」似乎成為現階段的一個解藥良方,由於「九二會談」過程中已有「一個中國」意涵,而以領導人高度、戰略思維,兩岸高層應該相互認知且諒解彼此不需要再明確說明「戰術內容」,彼此認同以「九二各表、維持現狀」建構兩岸「新」關係。

惟上述的建議有賴兩岸間具有堅實的信心建構基礎,方有機會實現。而蔡英文總統或可再邁前一步,更進一步表述「認同」九二會談的成果,而非只是「尊重」,畢竟尊重的背後可以再拆解為「同意」及「不同意」兩種表述方式。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