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假新聞真有效?學者舉俄羅斯「資訊戰」為例:假新聞就是希望你打它

2019-04-23 09:10
北大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赴台大以中國對台灣資訊戰為主題演講。圖為俄羅斯針對美國散布假訊息,先製作「長輩圖」,打入像Line、Whatapp等封閉群組。(吳尚軒攝)
北大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赴台大以中國對台灣資訊戰為主題演講。圖為俄羅斯針對美國散布假訊息,先製作「長輩圖」,打入像Line、Whatapp等封閉群組。(吳尚軒攝)

假新聞議題,近來頻頻引發爭議,日前不但有各校學生團體發起抵制行動,就連行政院也欲透過修法,針對網路散播不實訊息進行規範;然而,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指出,從「資訊戰」的觀點來看,「假新聞的目的,就是希望你去打它」,要讓人不斷去澄清,澄清之後就可以再把新聞熱度炒高,「所以落入假新聞這塊,就等於落入敵人陷阱。」

台灣大學舉辦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榮退論文系列演講,並於22日邀請沈伯洋,以「如何證明與偵測中國資訊戰對臺灣社會的入侵與威脅」為題,發表演講;沈伯洋並以美國參議院調查,俄羅斯如何干預2016美國總統大選為案例,說明「資訊戰」如何進行,以及中國如何對台灣發動資訊戰。

混合戰要訣 「不讓你察覺戰爭已發動」

沈伯洋首先就「混合戰」定義指出,混合戰很早就有,這在中國用語叫「超限戰」,就是利用民主國家的開放性,民主國家因為要求有多元、開放聲音,「所以它的聲音在民主社會不會被壓迫,並可以在進入後,去混淆你的認知體系。」

對於認知的混淆,沈伯洋說明,即是「混淆戰爭跟和平的界線」,他解釋,過去國家對戰爭、和平的分界很明確,戰爭是戰爭、和平是和平 ,但現在的戰爭,是明明已經是發生戰爭,卻不讓你感覺到有發動戰爭,這就叫做「混合戰」。

沈伯洋談到,這最早是俄羅斯有系統地對愛沙尼亞、烏克蘭進行,其中,非軍事力量占8成,軍事力量占2成,「軍事力量是在篤定已經會贏時才出動」,非軍事則包括斷邦交國、破壞經濟體制、破壞金融體制等,而「資訊戰」是在軍事與非軍事兩者中間,只是「混合戰」其中一個小區塊,「所以如果說只要針對資訊戰來應對,是很不明智的。」

沈伯洋進一步說明,一開始就是要看目標國內有什麼衝突,然後去激化對立,之後讓人不知道敵人是誰,最後用和平使者的方式到來,用中國用語就是和平協議。

20190422-北大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赴台大以中國對台灣資訊戰為主題演講,圖為「混合戰」定義。(吳尚軒攝)
沈伯洋解釋,「混合戰」是認知的混淆,即「混淆戰爭跟和平的界線」。(吳尚軒攝)

「假新聞當成標的 非常危險」

沈伯洋並指出,「假新聞的目的,就是希望你去打它」, 它本身是有戰術規劃的一件事 ,比方放消息,說台獨分子在台北車站放炸彈,你澄清說沒有,他就可以再說不是炸彈,是其他危險東西,讓你要不斷去澄清,澄清之後就可以再把新聞熱度炒高,因此打假新聞是很不明智的;尤其中國目前對台灣模式,很多不是假新聞,有80%和假新聞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落入假新聞這塊,就等於落入敵人陷阱,並而把所有能量跟攻擊,都放在NCC身上。」

沈伯洋並舉例,如黨產會當時調查華興育幼院是否藏匿黨產,那時就有新聞的標題說:「黨產會連孤兒院都不放過」,很容易就因為標題,讓人被誤導到另一方面去,但如果標題改成:「國民黨藏匿黨產連孤兒院都不放過」,那被影響的方式就會不一樣,但基本上,這2個都是真新聞,都是孤兒院被盯上,他並重申,所以把假新聞當成標的,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相關報導: 痛批韓國瑜不知義聯申請國賠敗訴 民進黨轟:只重噱頭、缺專業 更多文章

沈伯洋並就俄羅斯對美國的資訊戰為例,說明各階段運作。他談到,俄國是以5年為期在操作大選,因為若要進攻民主國家,就要影響投票行為,比如藉由刻板印象操作,影響人民要不要去投候選人,「但重點是前半段要建立信任機制,所以俄羅斯花了大概3、4年做信任機制,最後半年才開始操作假新聞跟不實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新北聯手13家業者推雙重優惠 商家汰換節能設備3折起
「齊柏林空間」啟用 透過影像找尋下一個齊柏林
歐洲商會經貿餐敘 韓國瑜籲多投資高雄
侯友宜淡水視察 拜媽祖聽里長建設需求
拚立委初選打「挺賴牌」 葉宜津:選民有「亡國焦慮症」,要我和賴清德站在一起
台灣之子挑戰川普!楊安澤力推「無條件基本收入」:我當上美國總統,每人每月發3萬
羅列「高危險教師」名單 陳柏謙憂《教師法》草案通過恐造成寒蟬效應
中國網購帝國「淘寶網」是如何誕生的?原來馬雲在外資壓境下,竟做出如此有風險的決定
25檔股票一天內暴漲140%!當中國政府開動「獨角獸製造機」,代表A股又要噴出了?
費鴻泰揶揄:蔡英文怕民調如陳水扁怕回監
1280月票滿周年》議員批運量沒成長、政策失意義 北市交通局未來打算這樣做
中美貿易戰》中美競逐遠超出貿易範圍 專家斷言:貿易戰5月底不可能完全落幕
1280月票滿周年》雙北共砸9億到底成效如何?3張「成績單」帶你看定期票政策
風評:台商回台投資熱潮的虛實之間
NBA季後賽》雷霆雙少打鐵瀕臨淘汰 歐尼爾:他們只想當英雄
鄧鴻源觀點:郭台銘參選總統,得利者柯文哲
NBA》身價最高6大富豪榜(上)湖人球員壟斷3名
強震頻傳心慌慌!社區管委會該做什麼?辦防災演練、檢查消防系統…這8件事一定要做
孔令信觀點:三軍統帥蔡英文,只看到「太監」沒看到軍紀
MLB》古巴球員赴美遭川普喊卡 查普曼「藍瘦香菇」
高球》潘政琮排名躍升至第26 華人美巡賽二度揚名都台灣人  
高銘志觀點:離岸風電沃旭國產化爭議,與能源局何干?
朱淑娟專欄:台北市的社子島聽證會 不是真的聽證會
日本人迎接令和新時代,最想去旅遊的地點是台灣!這些觀光特色最受日人青睞
廖威智觀點:Uber搞不定,接地氣是口號或實際行動?
觀點投書:蔡英文自相矛盾的逆襲
閻紀宇專欄:川普可能成為第二個尼克森?彈劾美國總統談何容易
觀點投書:郭台銘到底有多少罩門?
舒緗家觀點:民主VS臺獨─「預期中」的臺海戰爭如何釜底抽薪?
澤林觀點:善意有限的歐中峰會
觀點投書:韓國瑜的高度和真假韓粉們的氣度
觀點投書:國民黨如何解決非韓不投困境
觀點投書:「青年抵制假新聞」的標準在哪?
觀點投書:什麼林派黃派,恁祖嬤熊派,一個議員的心聲
Go 還是No Go?一次又一次,中止再等待:《冥王星任務》選摘(2)
伊麗莎白二世93大壽》為何英國女王一年有兩次生日?故事要從260年前的喬治二世國王說起...
台商資金停泊香港 立委:中國國務院推動人民幣取代港幣,是台灣嚴重國安問題
台中捷運綠線 盧秀燕:進度逾8成拚明年底通車
赫見綠營支持者空前焦慮 人渣文本以韓粉為例:要未來還是自己面子?
痛批韓國瑜不知義聯申請國賠敗訴 民進黨轟:只重噱頭、缺專業
「看見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了嗎?」斯里蘭卡天主教堂附近貨車驚傳爆炸 民眾尖叫驚逃
彭文正《政經看民視》突被通知停播 今最後一次錄影
想看和金星一樣亮的火流星?四月天琴座流星雨明天凌晨降臨!
蘇貞昌新北視察突罵郭台銘 他不平:侯友宜被設局背書
大專學雜費基本調幅2.17% 近5年新高
消防新戰力!竹市2搜救犬通過培訓初試 25日民安演習首亮相
限時租稅優惠帶動1兆資金匯回 立委擔憂資金匯回後不投資 坐享12%無風險利差
北馬其頓改名後首次選總統》4成投票率創新低、無人得票過半,5月第二輪投票方知勝負
世界地球日種樹活動 有情萬物皆慈悲
中市綠川整治新思維 聽民意提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