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望VS任天豪:日、清公函能說明釣魚台「新史實」嗎?

2016-05-15 07:10

? 人氣

事實是井澤等人家在熊本,從鹿兒島到石垣島來,在當地從商。業務中屢次駕小船航往胡馬島(釣魚台),其中一次不幸遭風漂到福建。福建海防當局把鹿兒島、石垣島間的長途,誤認為胡馬島、石垣島間的短程。連這些主要地理長短概念都弄不清,自然不會精確紀錄「漂入」和「航往」之別。假設井澤欲隱瞞其航往清國胡馬島實情,那根本沒必要供出胡馬島之名。可知井澤不是欺騙,而是語言不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公文一式四件中第二件,井澤供詞,藏於外務省外交史料館。(作者提供)
公文一式四件中第二件,井澤供詞,藏於外務省外交史料館。(作者提供)

四件中劉教授刻意回避的第三、四件,是日清間一往一復的正式外交公凾,日本往凾稱井澤「向胡馬島航往」,等於將「漂入」更正為「航往」。清國復凾照錄日本凾中「向胡馬島航往」等原文,並云准此呈報上級並通知各有關官員。句意顯示井澤航往胡馬島沒有問題。

第一、二件井澤供詞中,敘述胡馬島離台灣相近,本想先去台灣求救。我們知道,石垣島以西一個無人島離台灣不遠的,不是台灣北方三島(彭佳嶼等),就是釣魚台,別無可擬。假設福建海防當局認為台灣島東北方有清國屬島,必然會想到胡馬島就是釣魚台,懷疑井澤是否有意侵犯國界。海防官員最應該有此概念。

這不過是假設,實情是釣魚台自古以來都在明國清國界外,官員不可能懷疑如此。遍尋日清間往返公文,除此外從未論及釣魚台,唯有此為獨一無二,極具價值。

公文一式四件中第四件,清國覆凾,藏於外務省外交史料館。(作者提供)
公文一式四件中第四件,清國覆凾,藏於外務省外交史料館。(作者提供)

前此數百年間,有多達一百餘種史料顯示釣魚台為無主地,本件相形遜色,不算最佳。內閣府為什麼專門舉此為根據呢。大約日本政府重視它是一件近代以後法理有效的公文。若論數百年來的史料,西元1534年冊封使陳侃《使琉球録》寫到琉球人領航渡過釣魚嶼海域,是為最早的釣魚嶼記載,發現者、命名者均應是琉球人。

兩岸政府主張一本航海針簿《順風相送》成書於西元1403年,書中最早紀錄到釣魚嶼。此說真偽尤須辨駁。該書分卷首、卷上、卷下三部份,卷首、卷上是西洋,卷下是東洋。卷首、卷上記載測緯術多處,卷下不記載。卷首、卷上記載測水深、探海底多處,卷下不記載。卷下應是後來附加的,性質獨特,長崎的葡萄牙人、馬尼拉的砲寨,以及釣魚嶼,均在卷下。長崎開阜於西元1570年,馬尼拉築寨於西元1573年,可知卷下的釣魚嶼是西元1573年以後的記載。不僅如此,卷下所載釣魚嶼航線之一,採用偏北方向,不經過台灣島,乃其餘諸書所譏斥的琉球人航線。

歷代冊封船從福州往琉球,馬祖列島是必經之地,實為釣魚嶼航線西界入口。清國台灣總兵陳倫炯《海國聞見録》內〈天下沿海形勢錄〉將馬祖列島南北竿塘及東引島排列在福建海防南北外線上。說明由此而外都是海防所不及,一條釣魚嶼航線全在海防之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