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又再次成為網絡管制的敏感詞。
這一天是李克強的70冥誕,中共最高級別官媒《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紀念李克強同志誕辰70周年》,署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文章以官方套話給予了李克強「高度評價」,包括「李克強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在政績方面,文章稱李克強推動了共青團工作、中原崛起、東北振興、經濟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並在疫情期間展現了出色的領導力。
對於備受網民稱頌的李克強體察民情、敢於講真話等信息,文章未予提及。
不僅如此,官方對該文章的傳播進行了限制。有消息稱,國內黨政機關發出通知,不得轉發這篇文章。經查驗,微信平台對該文設置了轉發限制。
這種限制並非完全是事先統一布局,至少部分來自事後的安排。例如,網友發現中共另一家最高級別官媒「求是網」轉載此文後不久又被刪掉。查詢者發現,該網站上仍然掛著該文標題,點開後顯示「404」(遭到屏蔽或者刪除)。
目前,在微信平台上僅有「黨的歷史」(中共黨史研究室機關工會委員會的微信公眾號)這一賬號保留了轉載內容,閱讀量已突破10萬。
一個名為「家傳」的媒體也以「一個人的『歷史進程』」為題,圖文並茂地紀念李克強一生的從政經歷,但因「內容涉嫌違反相關法規和政策」被微信刪除。
要求調查李克強死因,前新華社記者被判刑
2023年10月,年僅68歲的李克強在上海「突發心臟病」去世,引發民間輿論對於中南海政治鬥爭的種種猜想。
民間發起了各種悼念活動,以合肥紅星路80號(李克強年少時住地)、鄭州中央公園兩地的規模最大,大批本地和外地民眾前往獻花致哀。
人們聯想到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去世。胡耀邦於1989年4月8日出席政治局會議時心臟病猝發,15日逝世,該事件成為八九民主運動的導火索。
官方對李克強的民間悼念活動一直進行控制和打壓,悼念文章的發布和轉發都遭到限制。
2025年2月,維權網報導稱,新華社前記者顧萬明在李克強去世後公開質疑其死因,要求當局展開調查。2024年11月,顧萬明被上海市閔行區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人在干,天在看,蒼天有眼」
李克強被認為是弱勢總理,政績不彰,他得到民間的大量贊頌,網民戲稱「全靠同行襯托」,意指在習近平「開歷史倒車」的背景之下,李克強被凸顯為「人民的好總理」。他留下的一些概念和「金句」至今仍在網絡流傳。
據《經濟學人》2010年引述維基解密稱,李克強任遼寧省委書記期間,曾於2007年向時任美國大使表示,GDP數據不可靠,他通過火車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來判斷該省經濟狀況。《經濟學人》由此引申出「克強指數」的概念。 (相關報導: 美日關稅談判遙遙無期 日本首相石破茂再嗆美國總統川普:已經買了加州米 | 更多文章 )
2020年5月,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有六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這一表態與習近平此前的說法大相徑庭。習近平當年3月稱,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