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主皇冠上的鏽汙—羅興亞難民營

2016-05-19 16:23

? 人氣

日正當頭的午後,達傍(Dar Paing)難民營內的居民為了躲避宿舍單人房內難熬的酷熱,紛紛跑上街道避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達傍難民營是上千位緬甸少數民族羅興亞穆斯林的「家」,他們是被緬甸政府殘忍拋棄的一群,不被該國政府承認為緬甸公民。

這個難民營座落在緬甸西部若開邦(Rakhine)的首府實兌(Sittwe)。即便在悶熱的午後營內卻仍充滿生氣,街頭上各式聲音此起彼落,有孩童們在臨時搭建學校內背誦詩歌的聲音,而街頭水果小販的叫賣聲也時時入耳,攤販上的水果種類不多,但鮮豔的色彩仍相當誘人。

然而,這街頭上的紛鬧場景掩蓋了居住於此羅興亞人生活中無盡的苦難。

離開難民營後真能展開新生活?

受訪時,柔亞(Zoya)正在相當狹小擁擠的屋內為家人準備午餐,當被問起失蹤2年多的兒子穆罕默德(Mohammed)時,她邊擦試滑落臉龐的淚邊說:「我請求他別離開」。柔亞回憶當時離別情景,「你的父親病了,而我也老了,你並須留下來保護家人」她說,但17歲的男孩最終仍選擇逃離難民營,搭船前往馬來西亞開展新生活。對柔亞來說,失去兒子的錐心之痛至今依舊深刻。

對於想逃離難民營前往他地尋求機會的羅興亞人來說,搭船並非陌生選項。近年來,面對緬甸政府的無情打壓及境內宗教迫害事件頻傳,已有超過數千位的羅興亞穆斯林選擇搭船逃離緬甸,然而逃離路途艱辛,許多人在過程中被人口販子剝削、洗劫錢財,而無法繳出錢財的人,則落得被痛打一頓的下場,甚至慘遭殺害。

在穆罕默德離開16日後,柔亞接到來自曾接濟她兒子的人口販子的電話,要她繳交1500美金(約新台幣48000元)的贖金將兒子贖回,在無法負擔如此鉅額贖款的情況下,柔亞只好變賣家中未來2年的食物配給卡。然而沒了食物配給卡後,家中面臨不足安飽的困境,「我們家有6位成員,但現在我們無法取得任何配給口糧。」

即便柔亞依約繳交贖金,兒子卻仍下落不明多日,柔亞表示最後有接到兒子電話,通話中他告訴柔亞,「別再給那群人任何一毛錢了,我已經被他們賣給別人了。」這是母子兩人最後一次的通話。

「如果他還活著,他肯定會想盡辦法聯絡我們,所以我們相信他可能早已不幸遇害了。」柔亞絕望表示。

無盡苦難

緬甸羅興亞穆斯林生活中面臨無盡的苦難與壓迫,近日一份報告指出,他們近年來所面對的種族、宗教迫害已相當於是「種族滅絕」(genocide)。

目前已有超過14萬的羅興亞人居住在過度擁擠的「國內流離失所人民安置營」內(Internally Displaced People camps),這些營中的物資極度缺乏,醫療及食物的供給相當有限,其他數千位未居住於營內的羅興亞穆斯林,則被分散至國內其餘村鎮內居住,由於羅興亞人不被緬甸政府承認為公民,基本的自由權利多未受政府保障,也因此不得自由遷徙。

我是緬甸公民

儘管在緬甸不被政府承認,又受其他族裔排擠,仍有部分羅興亞人拒絕離開他們於營內的家,及他們心中的家鄉—緬甸。國安(Kyaw Aung)這是決定要留下的那位。

「即便我們的未來一片黑暗,我絕不會離開⋯⋯我有我的身份證(ID card),我是這個國家的公民。」國安說。

國安所持的身份證是由緬甸政府於1959年發放的,但緬甸前任領導人登盛(Thein Sein)於2015年執政最後一年廢除了包括羅興亞人在列的多個少數族裔的身分證。

現年73歲的國安早年曾替實兌的地方政府工作,在當地法庭內擔任律師職務。

「這裡真的不適合居住,我有3位女兒,而我的妻子患有心疾。」國安說。

國安家中環境較其他羅興亞居民來說算是寬敞,但其實他幾近一無所有,他的所有財產僅包括一張竹席、幾張照片及一個皮革文件夾,這這之中,國安對這個文件夾特別愛護,他極為小心翼翼的態度,不禁引人好奇到底其內裝載了什麼重要資料,原來,這些資料在國安眼中都是能證明他為「緬甸公民」的重要證據—他的出身證明、大學文憑、及雇用記錄。

「政府可能會拒絕承認我們為其公民,但我有足夠證據來證明我絕對是一位緬甸公民。」國安說到。

對法治精神的落實仍抱期許

緬甸羅興亞穆斯林目前面臨的困境其實始於2012年。當年多起宗教迫害、暴力事件,迫使數萬民羅興亞人被緬甸政府趕到「國內流離失所安置營」內或指定村鎮居住,自此,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受迫害的處境無動於衷,甚至支持「緬甸國籍法」(the Burmese nationality law)進一步歧視該弱勢族裔,剝奪他們的公民身份及投票權。

身為一位律師,國安一生致力將「法治」精神落實於生活,他期待近日才剛出任國務顧問一職的緬甸民主女神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也能確實落實法治精神,改變緬甸境內羅興亞人的命運。國安說,「我們衷心期盼她(翁山蘇姬)能在這個國家中確實落實法律。」

然而,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向來對境內的羅興亞穆斯林議題冷處理,競選期間被問到相關問題時,也選擇避而不談;因此儘管仍有部分羅興亞人殷切期盼,這位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所領導的緬甸民主政府上任後,能盡快幫助他們脫離苦海,其他人則已不抱持任何希望了。

逃離計畫

阿里(Mohammed Ali)是一位居住在Thet Kay Pyin難民營的社區領袖,他的家庭住在營內主要道路上一間較大的宿舍內,屋內有2間房間。每日早晨阿里都會前往他的小小農地照料作物,他小心翼翼的將果實上的葉子撥開展示仍未成熟的水果樣貌,對阿里來說,這塊農地是他苦悶營內生活中的短暫「寧靜片刻」。

「(羅興亞人)情況沒有任何好轉跡象,反而每況愈下。如果政府真想要停止這場悲劇並且交還原屬我們的自由,其實不難,但因為這是一個宗教衝突事件,所以他們並不能這麼做」阿里說。

阿里透露,他最近和其他4個家庭合資購買了一艘船,計劃透過水路、航行數千公里的距離逃到馬來西亞。在餘暉夕陽下,阿里隻身站在河岸邊,伸手默默指著前方一艘已殘破不堪的船隻,示意這就是他們這次逃離計劃的主要工具,因為害怕手的影子會引來其他漁民的注意,阿里刻意放小動作。

「我們不能公開討論這項逃離計畫,因為如果其他家庭得知此事,肯定會想一起加入,這會帶給我們很多問題。」阿里說。

2015年人道慘劇

2015年5月,全世界目睹了一場人道慘劇,載滿數千位羅興亞人的船隻被擱淺在安達曼海(Andaman sea)海域,他們被狠心的人口販子惡意拋棄在酷熱海面上,而海域附近如泰國、馬來西亞等鄰國都拒絕接收這批難民。自該事件後,在國際輿論壓力要求下,泰國政府已著手調查國內非法人口販運一事,嚴厲打擊人口走私集團,希望能將此非法情事從泰國境內根除。

仍無法擺脫人口販子

在泰國政府大力打壓下,目前已少有人口販運集團在羅興亞人居住村落幫助居民遣逃他國,因此透過船隻逃離緬甸一途,似乎成了有能力購買船隻的人的特權,然而,這並不意謂像阿里一樣有機會搭乘船隻逃離緬甸的羅興亞人的逃離路程會就此一帆風順。

阿里解釋,「很多的人口販子都知道我們的逃離路線,所以他們會在(河下游)海邊堵我們,如果他們發現了我們的船,便會把我們團團包圍,然後把船上的人帶走。」

深陷這看似無盡的衝突中,羅興亞穆斯林手中並沒有太多選項可選。凝視著眼前殘破不堪卻乘載逃命一線生機的船隻,阿里低頭默禱,希望他能成功躲過人口販子,並且他的家人能在這場逃難之旅中存活下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