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真正內行的《網絡文學經典解讀》

2016-11-20 06:40

? 人氣

最後,是面向學界同仁的諍言。近日我參加了「第四屆御宅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入選論文裡,也有人提出了問題:「中文系可以怎麼研究電子遊戲,可以如何回應時下的網路流行文學?」,然後試答說或許可以這樣、或許可以那樣,但還是未能跳脫「傳統本位」的積習,成果就有限得很。而這本《網絡文學經典解讀》,不但直接做了一套給我們看,主編還在導言中提出了「學者粉」這個概念,直接面對了「學界落後於現實、與現實脫節」的根本問題,指出了以往的學術慣習,在今天信息飛速流傳的網路時代,已經不再適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目前「學者粉」的研究者身份定位和「新型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概念越來越在流行文化研究界受到肯定,乃至成為主流。這本身也反映出網路時代學術生態的一種民主化轉型。如果說,源自人類學的民族志研究不可避免地帶有殖民色彩的話,流行文化領域的經典民族志研究也難免帶有文化精英傾向。它的前提是,粉絲群體缺乏自我言說的能力,包括以一種邏輯理性的方式關照、思考自身生活的能力,而學者原則上都在粉絲群體之外。崔宰溶博士在他的論文中就著意提醒,學院學者必須警惕一種文化殖民的傾向,他還舉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學者們應該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個外地人,而不是殖民者。面對難懂陌生的語言首先是學會,然後是翻譯。崔博士設計的「善循環」是:首先,理論研究者向網路文學的實踐者,特別是精英粉絲們學習,傾聽他們幾乎是本能地使用著的「土著理論」。然後,將它們加工(或翻譯)成嚴密的學術語言和學術理論;最後,將這個辯證的學術理論還給網路文學。這一忠告,對於像我這樣的由印刷文明哺育長大、成長於「啟蒙時代」的學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時代變化太快了,在我這一代學者尚未完成轉變之際,「網路一代」學者已經蓬勃地成長起來了。網路文化本就是以粉絲為中心的,未來的學院學者基本都是某種流行文化的粉絲。當「原住民」有足夠學術言說能力時候,還要「外地人」做什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對於流行文化研究者來說,「粉絲」是基本的入場資格,「學者」則是必要的方法,而對「學者粉」身份的自覺和自信則是「過渡期」最重要的秦質。』

這段諍言真是誠懇又精闢。導言的最後,更加中肯:

『在本書的討論、撰寫以及反反復復的修改過程中.我看到新一代的「學者粉」在蛻變成長。當然,目前他們的步履還相當蹣跚,學術體制的強大桎梏經常讓他們不敢邁步,如何把握好「學者」和「粉絲」之間的微妙平衡,這是需要每個人在嚴肅的學術研究和「深切的個人書寫」之間反復體味的。希望他們在未來的學 術道路上,一方面進一步接受「學術規範」的嚴格錘煉―─這是現代學術積累數百年來的專業法則,是絕不該丟掉的;另一方面,也更自信地運用自己作為粉絲的情感體驗和閱讀經驗──這是「網絡一代」學者無可替代的「獨門內功」。只有每一代人都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融入學術生命中,學術之樹才可能長青。』

台灣和香港的同學們啊,趕緊跟上吧!大陸已經出現如此清醒又精實的同學與老師了。

*作者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與創作系博士候選人;作家、歷史研究者、也是漫畫工作者。2013年創辦「恆萃工坊」,目前的產品有《易經紙牌》和《東方文化學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