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灣青年西進 該憂該喜?

2015-06-09 13:21

? 人氣

從馬雲來台宣布百億創業基金支持台灣青年創業,到北京官方的吸引台青的作法,台灣青年身價似乎扶搖上升了。(資料照片,林韶安攝)

從馬雲來台宣布百億創業基金支持台灣青年創業,到北京官方的吸引台青的作法,台灣青年身價似乎扶搖上升了。(資料照片,林韶安攝)

從阿里巴巴主席馬雲來台,宣布提供100億台幣的創業基金,支持台灣青年創業,到中國各級政府開始為台灣青年打造創業平台、吸引台灣年輕人到中國創業與工作,台灣的年輕人似乎身價扶搖而上,變搶手了。面對此變化,台灣該喜還是該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報導,去年反服貿學運之後,北京就開始強化對台工作「三中一青」中的「青年」環節,同時鎖定台灣年輕人就業問題,展開搶人作戰。除了透過台辦系統與台商協會合作,開辦實習或專設創業基金;未來也要在各地舉行兩岸青年創業、就業的考察及座談、推動台灣青年創業孵化器等平台。除了官方的行動外,中國的獵豹、阿里巴巴等民間企業,也都宣布要提供創業基金給台灣青年。

中國從政府到民間同時不約而同的鎖定台灣青年,政治上的意義當然是有化解消弭青年反中的考量,如果有更多台灣青年到中國工作或創業,說好聽是對中國更了解、更有感情,比較不會「反中」;說難聽是把台灣青年的經濟利益綁進中國,要再「反中」也無從反起。

而從經濟利益上看,台灣整體勞工被評為「C/P值」極高─即所謂的性能價格比高,素質好、耐操耐勞、穩定度高、價格便宜,中國企業快速的擴張中,得此生力軍當然也有其經濟利益。特別針對創業作支持,其長期利益更大,如果眼光精準,等於可以用低成本就獲取最新、最佳的技術與解決方案。

那台灣應該如何看待與因應此現象呢?

從青年個體面看,或許是值得高興、額手稱慶;這等於在就業市場上,對台灣青年的需求增加,價格當然會上揚,年輕人不必再受困、委屈於台灣島內低廉的25-27K薪資。對創業的青年而言,不僅得到「天使幫助」(創業基金投資)的機會變大,而且可能因此更容易進入中國這個快速增長又龐大的市場發展、拚鬥。

但從台灣整體面看,台灣顯然是該憂心。因為如果台灣最優秀的青年、最棒的新點子、最有成功希望的新創事業,全部都被中國吸納,台灣豈不是面對另一種「掏空」─人才掏空、甚至是掏空未來?

這20幾年來,台灣人才西進從未間斷,從台商赴中國投資、到派駐中國的台幹、再到自主工作者赴中國淘金,一波又一波,民間估計在中國工作與生活的台灣人早已破百萬,包括台商、台幹及眷屬等長居中國的人數,約在150-200萬之間。幾年前上海市政府曾作過一次人口普查,當時調查的結果就是,光是上海市,台灣人因工作居留或已定居人口已達70 萬人。這波鎖定青年的「中國磁吸」效應,則是另一波影響更大、更值得注意的磁吸效應。

坦白說,台灣政府與社會是無能以政策阻斷此磁吸效應,對大企業赴中投資可以祭出「戒急用忍」,對民眾的遷徒、工作選擇則完全不可能如此作。台灣該深思與檢討的,應是要如何改變才能提供青年更好的就業與創業環境;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