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中國網路長城 「蒼井空外交」的啟示

2015-05-24 23:00

? 人氣

蒼井空。(取自蒼井空新浪微博)

蒼井空。(取自蒼井空新浪微博)

日本成人電影女星蒼井空在中日夾縫生存,抗衡中國掃黃政策,折射民間活躍的灰色地帶。

蒼井空自二零一零年「非法」登陸中國網路,成為近年中國紅人。作為日本成人電影女優,蒼井空早在二零零二年出道,二零零六年起已經減產,至今接近十年,在日本國內AV界早已過氣,雖然轉型參與綜藝節目甚至日劇演出,但知名度已不再。她在二零零八年起先後在泰國、南韓、香港和印尼等地參與電影拍攝,最後幾乎落戶在中國大陸發展,直到近日終被官方關注,有報道指她被請離中國,也有報道說她的進一步轉型只會在中國更成功。對她本人而言,一切都是商業考慮;但對中國而言,「蒼井空現象」卻頗有探討價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說蒼井空「非法」登陸中國網路,源於其Twitter帳號在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一日被中國網民「發現」,而Twitter本為中國官方防火長城屏蔽,因蒼井空帳號竟引發一輪「翻牆」熱潮。據《東莞時報》報道,蒼井空的Twitter帳號被中國網民發現前,「關注者僅得數百人,而全數是日本網友」,反而被發現後短短兩小時內,關注者增至近五千人,兩日內更突破一萬五千,被稱為「蒼井空之夜」。這數據顯示蒼井空當時在日本國內人氣大不如前,而且業界地位並沒有前輩像川島和津實、飯島愛、乃至男優加藤鷹等到達「神級」,確是靠中國粉絲才得到事業第二春。

值得注意的是,蒼井空相當配合中國主旋律,也嘗試在敏感的中日關係議題發表人道聲音。例如二零一零年中國青海玉樹發生大地震,蒼井空通過Twitter帳號,呼籲日本民眾捐款救災,並義賣自己的寫真照片募捐,自此,獲邀正式登陸中國,例如作為網絡遊戲代言人、參演中國微電影等。她亦在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一日開設新浪微博,與數千萬中國網友在「牆內」合法交流。

「蒼井空現象」觸發的第一個矛盾,自然是作為AV女優成功打入中國市場的蒼井空,與中國官方「掃黃打非」政策的矛盾。日本AV本就是中國官方「掃黃打非」的針對目標之一,但眾所周知,對出版物、影音錄像製品的監控禁制,在互聯網日漸發達之下只會不斷遇到挑戰,即使有防火長城的發明,網民亦有相應的翻牆戰略。二零一二年四月十六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布,「電視節目在審美導向上,要防止過度娛樂化、低俗化傾向的反彈,不允許網絡紅人、有醜聞劣跡的人物上電視做嘉賓」;據中國內地媒體報道,官方名單上有蒼井空的名字。不過,在網絡年代,電視已然降格成為眾多資訊獲取途徑的其中之一,所以對她影響有限,直到近日對她的「虛擬存在」關注,才有根本改變。

「蒼井空之夜」,恰恰戳破了中國官方正有效禁制日本AV的幻象,證明蒼井空早就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其實中國網站上某些關於蒼井空或日本AV的網路新聞之下,就常有中國網民打趣留言,指「武騰蘭、蒼井空、松島楓、吉澤明步(註:繼續列出了上五十個日本AV女優的名字)……我更是一個都不認識!根本都沒有聽說過」。假如學者進行一個認真研究,關於如何通過認識日本AV女優學習翻牆,也許會得出很有趣的結論。

另一個矛盾,自然是關於中國民間的民族主義掙扎。二零一二年起,釣魚台領土爭議升溫,中國發生多場反日示威,兩國官方交往陷入僵局之際,蒼井空在新浪微博發帖呼籲「中日人民友好」,擊中了不少反日中國民眾的心理缺口。中國民間出現「釣魚島是中國的,蒼井空是世界的」標語,恰如一張反日民族主義的「贖罪卷」,嘗試將蒼井空所象徵的日本次文化,例如日本AV、動漫,與中日領土、政治爭議和歷史糾結劃清界線,以包容一種與反日民族主義相違背的、對日本次文化的情懷。這恰巧跟反日示威中出現的倒翻日產車、砸?日資店舖(當中甚至包括一些華資壽司店)等情況,形成弔詭:按同一邏輯,其實日產車、日資店跟日本次文化一樣,也可以或應該跟中日政治爭議分割,而免於在示威中成為破壞對象。

在簡化的層面,甚至演化出「蒼井空外交」的兩極論述。一方面,有人呼籲由蒼井空作為中日友好大使,從民間促進中日關係,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國策。另一方面,則有意見擔憂日本將加強以AV、動漫等作為外交「軟實力」,甚至作為攻陷中國民間的武器。但這些其實都不是重點:重點反而是蒼井空證明了在中日夾縫之間,怎樣才可以適者生存。

「蒼井空現象」,折射了在中國官方監控禁制和民族主義論述底下,中國民間所面對的一種外來誘惑,而蒼井空曾經作為日本AV女優的身份,令這個比喻顯得更生動。中國官方的監控技術、以至民族主義論述,某程度被揭破為一種表象,下面卻活躍著一個人所共知的灰色地帶,作為民間有意無意的反抗。假如蒼井空真的被封殺,代表的是甚麼,大概就心照不宣了。


作者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及全球研究課程主任、亞太研究所國際事務研究中心聯席主任,《信報》主筆(國際)。耶魯大學學士及碩士、牛津大學博士畢業﹐國際關係研究學會主席。學術著作有《Redefining Na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等﹐非學術著作有《國際政治夢工場》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亞洲週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