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十年苦心研發,Apple Car為何胎死腹中?《紐時》揭秘蘋果放棄「泰坦計畫」內幕

2024-03-01 16:00

? 人氣

Vanarama所繪製的Apple Car想像圖。(Vanarama官網)

Vanarama所繪製的Apple Car想像圖。(Vanarama官網)

去年6月5日,蘋果發表了旗下第一部「空間運算設備」Apple Vision Pro,被認為是蘋果在開創「後智慧型手機時代」的一次大膽嘗試。不過果粉們引頸期盼已久的Apple Car,卻在日前傳出「正式終止研發」的遺憾消息。據內部消息人士透露,蘋果這項決策是為了全力開發「生成式AI」,但《紐時》卻直言蘋果自駕車本來就「註定失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鐵達尼號災難

《紐約時報》指出,蘋果的電動車計畫已經醞釀了十年之久,但最後卻沒能真的成為「特斯拉勁敵」。電動車研發部門的員工將被調往不同的職位,其中最受矚目的,當然是人工智慧部門。《紐時》強調,蘋果的電動車其實在矽谷的公共道路上測試多年,雖然不曾向消費者與媒體公布研發進度,但多年來在矽谷卻是人盡皆知。蘋果通常不會擱置如此高調的計畫,這次取消研發實屬罕見。

Vanarama所繪製的Apple Car想像圖。(Vanarama官網)
Vanarama所繪製的Apple Car想像圖。(Vanarama官網)

《紐時》指出,蘋果公開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多達數百輛、研發時間前後長達十年,當然是要尋找iPhone市場飽和之後的新動力。畢竟包括Apple Watch、HomePod、Vision Pro都不甚理想,但內部代號為「泰坦」(Titan Project)的研發計畫卻是數度走走停停,內部也一直存在分歧、甚至私下把這個計畫稱為「鐵達尼號災難」(Titanic disaster),悲觀可見一班。

對手從特斯拉降級為Google

蘋果自駕車在研發過程,整個專案幾經廢止與重啟,歷經四個不同的主持人、一路裁減了數百名員工。由於蘋果高層對Apple car的定位存在分歧,從一開始的「特斯拉電動車勁敵」演變為「Google Waymo自駕車的競爭者」,蘋果燒掉逾百億美元後,Apple car又回到了最初的規劃—能與特斯拉媲美(僅有輔助駕駛功能)的電動車—可見蘋果研發方向的搖擺不定,。

特斯拉的營業收入下降了47%。(AP)
正在充電的特斯拉。(AP)

《紐時》指出,Apple car的夭折,說明在賈伯斯逝世(2011年)之後,蘋果在研發新產品時遭遇的種種困難。那麼蘋果研發Apple car遭遇了什麼困難呢?《紐時》認為,主要是自駕車的軟體開發與演算法讓蘋果卡關。南卡羅來納大學法學院和工程學院副教授布萊恩特・史密斯(Bryant Smith)表示,蘋果決定做Apple car的時候,「一個人就能打出全壘打」,但十年後的今天大環境已經不同,這項專案的風險很大、收益卻不多。

為什麼是自動駕駛汽車?

為何蘋果一度轉向全自動駕駛技術?《紐時》指出,蘋果當年啟動Apple car專案時,包括蘋果高管、工程師和投資人都在追捧自動駕駛汽車。當谷歌開始在加州道路上測試原型車後,整個矽谷更充斥「自駕車很快就會普及」的聲音,蘋果公司當然不甘落於人後。當時蘋果剛完成Apple Watch,執行長庫克(Tim Cook)很快就批准了自駕車計畫,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避免人才轉而為特斯拉效力。馬斯克(Elon Musk)甚至跟蘋果談過收購特斯拉一事,但庫克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做」。

Vanarama所繪製的Apple Car想像圖。(Vanarama官網)
Vanarama所繪製的Apple Car想像圖。(Vanarama官網)

此外,蘋果當時也預期iPhone的銷售力道將在未來幾年放緩,鑑於運輸業市場高達2兆美元,自然被認為有助於蘋果拓展新的業務。據熟悉該計畫的蘋果員工表示,儘管得到了庫克的信任票,但團隊成員知道他們將面臨何種嚴峻現實。因為即便Apple car順利上市,相關成本可能就上看10萬美元,而且與智慧型手機相比,利潤仍然微薄。最重要的是,當時才開始衝刺的Apple car勢必只能在特斯拉主導市場多年後才姍姍來遲。

Apple car的路線之爭

《紐時》引述蘋果內部消息,稱「泰坦」其實從一開始就有兩派不同的看法。最初領導這項工作的薩德斯基(Steve Zadesky)希望製造類似特斯拉的電動車;蘋果首席設計師艾夫(Jony Ive)則希望開發自駕車,軟體團隊的成員也自認可以辦得到。當時擁有1550億美元現金的蘋果公司,於是一口氣招聘了數百位熟悉機器學習與自駕車技術的人才,這也讓「泰坦」成為蘋果第一個有如此多的外來人員參與的計畫。

在「泰坦」正式結束之前,Apple car的研發團隊已經有兩千人之譜,其中包括曾為NASA與保時捷工作的工程師。這個團隊也確實開發了許多新技術,包括可顯示轉彎方向的擋風玻璃、能夠減少太陽熱量的特殊材料天窗。《紐時》指,艾夫及其團隊設計了Apple car的概念圖,據稱其外形類似飛雅特Multipla 600,特別的是這輛車「沒有方向盤」,而是透過蘋果的虛擬助理Siri來進行操控與溝通。

Google自駕車Waymo已經達到第四級自動操作,無須任何人在車子裡。(美聯社)
Google自駕車Waymo已經達到第四級自動操作,無須任何人在車子裡。(美聯社)

艾夫曾在2015年親自對庫克展示了他心中的Apple car該如何運作,基本上就是一連串跟Siri對話的過程、而非操作方向盤跟油門、煞車踏板。當2016年薩德斯基離開蘋果,他的繼任者曼斯菲爾德(Bob Mansfield)決定把原來的電動車目標改為自駕車。此後蘋果開始測試裝有感測器和電腦的凌志(LEXUS)休旅車,又跟BMW、日產和賓士等車廠交換意見,最後與福斯汽車達成自駕車的合作協議。

隨後幾年,前特斯拉高管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接手「泰坦」計畫,並且解雇了兩百多人;之後再接替他的林奇(Kevin Lynch)又改變了計劃,回到製造電動車的最初計畫。《紐時》將這些轉折稱為「錯誤的開頭、錯誤的變卦」,最後則是在本週二突然在內部會議時宣布:公司高層決定對研究生成式AI投注更多時間,「泰坦」團隊的部分成員也將被重新分配到人工智慧領域工作。雖然也有一些「泰坦計畫」的遺產留下來,包括帶有攝影鏡頭與AI性能的AirPods、機器人助理和擴增實境技術都將運用到蘋果的其他產品上,但是與AI無關的「泰坦」成員恐怕不見得能繼續能留在蘋果。

《華爾街日報》:蘋果小看了造車工程

《紐約時報》回首Apple Car十年來如何無疾而終,《華爾街日報》更直言「汽車業曾提醒蘋果製造汽車利潤不高、難度很高,但沒人想聽『底特律老古板』們的話,果然蘋果在加入造車賽道十年後,黯然退場」。蘋果自以為能夠打造出軟硬體高度整合的新時代移動工具;人們也認為擁有優美曲線、傑出加速度、儀表版彷彿iPad的特斯拉,確實頗有Apple Car的影子。但誰能想到,十年過去,特斯拉的年銷量幾乎與BMW並駕齊驅,Apple Car卻是胎死腹中。

Google與Lexus合作的測試版自駕車。(美聯社)
Google與Lexus合作的測試版自駕車。(美聯社)

其實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的退休執行長艾克森(Dan Akerson)早就警告,很多人低估了製造與銷售汽車的挑戰性。大家都以為蘋果會造出一輛「有輪子的iPhone」,但最終「攻下汽車市場10%市占率、一舉提高收入60%的大夢」,最終就只是蘋果的南柯一夢。《華爾街日報》指出,電動車在美國銷量的成長速度不如從前,多就連特斯拉的獲利也在萎縮。福特汽車的前執行長費爾茲(Mark Fields)表示:「看來蘋果公司最終得出結論:他們無法實現可接受的利潤,也沒辦法用銷量來彌補這個缺點!」

英國《金融時報》也有類似看法。《金融時報》指出,蘋果放棄電動車的「泰坦計畫」,除了抽身全力衝刺生成式人工智慧,也顯示打入電動車市場其實並不容易。畢竟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高價與充電方面的問題仍有疑慮,這也讓全球電動車市場的成長速度正在放緩。即便各國政府推動交通去碳化,電動車被看好將主導汽車市場,但蘋果的失敗說明,與電動車一樣,蘋果的自駕車在多年的投資與炒作之後,同樣遭遇現實的無情考驗。《金融時報》說,蘋果落後對手的不僅只是電動車與自駕車,更包括生成式AI也處於落後狀態,回防手機的AI性能,也是蘋果叫停「泰坦」的主因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