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風傳媒》台積電晶圓廠落腳熊本,真能重振「日之丸半導體」榮光?

2024-02-29 19:00

? 人氣

台積電熊本廠。(美聯社)

台積電熊本廠。(美聯社)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台積電前研發副總林本堅與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日前在《Project Syndicate》的〈美國的晶片法如何傷害台灣〉(How America′s CHIPS Act Hurts Taiwan)一文直言,美國的《晶片法》(CHIPS Act)無法扶植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更削弱台積電領先全球的製造實力。就在這篇文章刊出兩天前,台積電的熊本工廠JASM已經投入運行,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卻嚴重延宕、預計要拖到明年才能投產。

較晚開工的台積電熊本廠已經落成,先動工的美國廠卻從原本的2024投產延到2025,鳳凰城的第二座工廠更傳出可能從3奈米晶片改為生產較低階的晶片,血淋淋的美日差距叫人觸目驚心。即便美國商務部按照《晶片法》開始對半導體製造廠商開始注資,但是就如同林本堅與《經濟學人》的洞見—「錢」恐怕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就在熊本廠落成的此刻,似乎也該回頭看看當年台積電宣布赴日設廠時的初心與各方分析,與現在的發展也能互為參照印證。(風傳媒編輯部)

在全球共有十多座晶圓廠的台積電,14日正式宣佈將赴日再設新工廠,此舉也讓日本成為繼中國(營運中)與美國(興建中)之後,台積電第三個進軍海外設廠的國家。為了吸引半導體代工王者助拳,日本政府早就開始積極遊說,經濟產業省甚至每個月都要拉著台積電開兩次線上會議,日方官員總是鍥而不捨地追問,設法說動台積電在日興建晶圓廠。

在14日的法說會上,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終於證實了即將赴日設廠的消息,強調該決定是以日方的支援與補助為前提,興建提供成熟與特殊製程(22及28奈米)的晶圓廠。台積電並未說明日方投資的金額、也沒有透露實際設廠的地點,不過根據日媒報導,台積電新廠位於熊本縣菊陽町,全部投資金額預計為一兆日圓(約合2470億元新台幣、88億美元)、並由日本負擔半數(5千億日圓),預計將納入日本政府今年度的補充預算案。

台積電員工在12英寸晶圓加工廠(圖片來源:台積電)
台積電員工在12英寸晶圓加工廠(圖片來源:台積電)

繼茨城筑波的半導體研發中心計畫之後,台積電再次決定進軍日本,而且是興建晶圓廠。比起補助筑波研發基地的190億,這次日本政府更是打算拿出5千億日圓力挺台積電。日本為何願意捧著白花花的銀子,平白送給台積電?在台積電公布消息當晚,首相岸田文雄就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積電赴日設廠讓)日本半導體產業產業鍊更為完備,對日本的經濟安全也做出巨大貢獻。」不過《朝日新聞》也質疑,台積電赴日興建22及28奈米晶圓廠,對於穩定日本的半導體供應鏈究竟能有多少效果?

要是看看其他國際強權的半導體產業補貼金額:美國520億、歐洲1500億、中國880億(以上均為美元),日本經產省拿出44億美元促使台積電赴日助拳,似乎也算不得什麼天價。其實比起「確保供應鏈」的保守目標,日媒對於重振「日之丸半導體」的遠大訴求更是充滿期盼。畢竟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半導體廠商可是擁有近五成全球市佔率(DRAM更將近八成),如今卻淪落到一成以下的慘況,甚至被南韓與台灣遠遠甩在後頭,日本當然想再度擦亮「日之丸」在半導體業界的招牌。

三星在晶圓代工雖居全球第二,使盡全力卻拉不近和台積電的市佔率差距。(美聯社)
三星在晶圓代工雖居全球第二,使盡全力卻拉不近和台積電的市佔率差距。(美聯社)

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衰退原因不只一端,不過1986年的《美日半導體協議》咸認是下坡路的起點。美國當年以產品傾銷與危害國安為名,對日本發動貿易戰,包括認定日本產品傾銷,強迫開放日本的專利、知識產權與半導體市場,1987年甚至對日本的半導體與電子產品課徵100%的懲罰性關稅。加上日本沒能跟上半導體「水平分工」的嶄新生產模式,依舊堅持「垂直整合」的自主研發老路,競爭力與市占率都一去不回頭。

日本經產省今年6月發佈了「半導體.數位產業戰略」,以安倍晉三、麻生太郎、甘利明等重量級自民黨議員為首,今年也帶頭成立了「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希望能結合政府與執政黨的力量,共同推動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日本記憶體廠商鎧俠(Kioxia,原「東芝記憶體」)去年好不容易打進半導體製造銷售額全球前十,鎧俠社長早坂伸夫今年也積極在永田町(日本總理大臣官邸、國會議事堂、自民黨本部所在地)走動,希望說動自民黨人向財務省爭取兆元規模的半導體補助預算。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