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新北校園傳喋血!教好孩子情緒教育可救人一命

2023-12-29 06:00

? 人氣

新北國中生割頸案除校園安全議題外,更關係著情緒教育的課題。(資料照,柯承惠攝)

新北國中生割頸案除校園安全議題外,更關係著情緒教育的課題。(資料照,柯承惠攝)

新北市土城區某校園在本月25日發生駭人聽聞的國三學生揮刀傷人案;晚間遭傷害的學生恢復生命跡象,醫院全力救治中;已有學者與精神科醫師認為,後續如何安撫受傷學生、目擊學生,甚至是加害學生情緒,此事件除了事關校園安全議題,更關係著情緒教育的課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生片田珠美提及「正因人們希望避免情緒失控,更應該正視自己內心所充斥的各種情緒,分析原因。最重要的是,承認負面情緒,並勇於面對。」,而情緒教育正是幫助我們不被情緒所奴役控制的關鍵,故筆者一方面觀察到每日因情緒失控的暴力犯罪新聞不斷,是讓台灣治安議題惡化的關鍵原因,一方面看到兒福聯盟最新調查顯示,有六成以上的家長至今仍會用體罰及濫罵來管教小孩,包括暴力威脅、曾經用貶損的言語、曾經在公共場所大聲斥責等,出現上述社會和教育的問題現象,正是目前台灣情緒教育急需強化的原因,故筆者關注情緒教育議題已久,究其問題根源,其根本的原因是台灣教育過度強調智育發展,從小到大的情緒教育卻被不當忽視,回溯情緒教育源頭,察覺到我們從小到大常被灌輸「男兒有淚不輕彈」、「情緒成熟就是展現不表示情緒的撲克臉」、 「我害怕我的沉重會冒犯到任何人!」等,眾多被合理化壓抑情緒的教育有關,所以筆者特別從哲學和科學的雙重檢視角度,論述台灣教育必須正視情緒的價值,而不是選擇合理化壓抑情緒,因正視情緒的價值是台灣情緒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第一步,落實情緒教育是拆解情緒失控犯罪治安議題的最大關鍵,也能避免類似悲劇的頻繁發生,筆者論述如下。

笑臉,憤怒,生氣,情緒,表情符號,愉快,快樂(示意圖/取自Pixabay)
台灣教育過度強調智育發展,從小到大的情緒容易被不當忽視。(示意圖/取自Pixabay)

一、情緒力量是最被低估的哲學觀點

在過去的哲學發展史中,獨尊理性是常態,而情緒和身體的力量一直被低估,且被貼上比較負向,例如直接和動物性連結等,然而被低估的情緒力量在現實生活中,其影響力往往遠超理性,直到哲學家David Hume提出「什麼是情緒?」、「什麼是理性?」、「什麼才是中間的平衡點?」等問題,也同時肯定人類情緒的重要性和價值性,他曾提及:「人類沒有情緒、沒有道德、沒有判斷、就沒有一切」,也點出道德判斷是人類情緒所產生的效應,並非原先獨尊的理性。然而,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往往習慣於獎勵乖巧、順從、合群、聽話的孩子,甚至在某些情境下,孩子會被教成必須自動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假裝乖巧順從才會有大人的獎賞,加上社會認為隱藏情緒才是成熟等錯誤觀點,孩子甚至開始下意識地視之為被愛的條件;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對情緒做壓抑、排斥自身的情緒和欲望。

二、情緒是可以建構的腦科學觀點

一般社會大眾與傳統情緒論的觀點,認為情緒是自發產生,故長期以來認為情緒在身體或大腦中是固定線路,由大腦的固定部位決定,比如傳統情緒觀點就認為杏仁核掌管恐懼,缺乏杏仁核就無法習得恐懼,並主張情緒有一種可以辨認的「指紋」,而傳統情緒觀點的專家,希望利用臉部、身體及大腦來找尋情緒指紋,但都無法證明情緒的指紋存在,我們需要新的理論說明情緒是什麼,情緒指紋是個迷思。如果採用「變異是常態」和「簡並性」的思維,所謂的情緒指紋會被更好的解釋取代。然而,科學研究成果也接續證明情緒建構論的新觀點成立,情緒是由人的大腦建構出來的文化類別,情緒建構論者認為,情緒是你的生理特徵、將自己串連到它所屬的任何環境的大腦,以及提供那種環境的你的文化和教養,情緒是人類共識的產物,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暨神經科學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先鋒獎得主、2019年古根漢研究學者獎得主--Lisa Feldman Barrett博士在最新情緒、思維和大腦科學互動關係的最新研究結果提到情緒建構論,提供科學的方法來掌控自己情緒的方法,因為你的身體和你的心智深深地相互連結,你的內感驅動你的行為,你的文化又串連你的大腦,一方面論證情緒建構理論有兩個核心概念:一、生氣或厭惡之類的情緒種類並沒有指紋,某個生氣實例沒必要看起來或感覺跟另一個一樣,因為它不是由相同的神經元造成,變異才是常態;二、你所經驗與知覺的情緒,並非基因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Lisa Feldman Barrett博士也透過嚴謹的科學研究證據,說明大腦如何構建我們的情緒,情緒實際上並非生來就有,也非普世共通,而是你所身處的社會共識、文化與教養下的產物,一一破解傳統情緒自發論的迷思。

三、情緒教育使學習者轉化負向情緒為正向行動

當我們知道情緒有其價值與功能的哲學論點,與情緒是可以建構的心理科學新觀點後,筆者認為必須破解在「男兒有淚不輕彈」、「情緒成熟就是展現不表示情緒的撲克臉」、「我害怕我的沉重會冒犯到任何人!」等,和傳統教育合理化壓抑情緒的錯謬觀點,因為長期訓練小學的兒童裝無表情撲克臉,或其他壓抑情緒的行為,長期的行為訓練下,兒童也會學習到這樣的無表情,但兒童在情緒和心理發展上真的成熟嗎?另外,筆者認為偽裝負向情緒、壓抑負向情緒,反而不利人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抹滅了人類情緒的獨特價值、功能與影響力,而在上述Lisa Feldman Barrett博士提出情緒建構論的視野下,能運用正向轉化負向情緒為正向行動的力量,才是真正情緒成熟,而非壓抑情緒、偽裝情緒!不是一昧的壓抑控制,直到情緒爆炸導致更大不可回復性傷害發生,而筆者認為台灣情緒教育要成功,除了學校教育的努力,社會大眾也必須能正視、正用自己的情緒力量,不是未經周全思考的、一昧盲從的壓抑情緒,偽裝情緒然後騙自己和孩子說那是成熟、那是轉大人、那是成年人的行為標準。

四、做好情緒教育為教育政策正面影響社會的關鍵

最後,目前在台灣第一線的老師們,也正面對著學生與自己的各種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同時進行情緒教育,作家李崇建老師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問題,對情緒的態度才有問題。」,誠然,情緒教育要成功,很大的關鍵在從社會到學校,從學校到家庭,我們應該要學習,如何覺知自己的情緒,不要去壓抑和忽略它們,同時不要用情緒去綁架他人,唯有對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總之,筆者認為情緒教育的落實,才是十二年國教政策最重要的環節,這是教育正面影響社會的關鍵點,而目前透過十二年國教總綱核心素養與領綱核心素養具體內涵、以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為基礎,希望學生藉此培養良好的情緒管理的生活習慣,並以同理心應用在生活與家人溝通的素養,因情緒教育成功,便能有效降低因情緒失控傷人、校園殺人案悲劇的頻繁發生,可讓犯罪率下降,同時完善台灣治安議題,同時減低台灣各種社會資源的浪費,此為教育和社會的多贏,政府何樂而不為?

*作者為教育博士、台北市議員政策顧問、議員候選人發言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