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爭議未決 模擬憲法法庭下月1日登場辯論

2015-04-25 12:04

? 人氣

繼第1屆模擬憲法法庭審理同性婚釋憲案之後,第2屆模擬憲法法庭將於5月1日和9日召開,並對公眾開放旁聽。圖為去年6月第1屆模擬憲法法庭。(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繼第1屆模擬憲法法庭審理同性婚釋憲案之後,第2屆模擬憲法法庭將於5月1日和9日召開,並對公眾開放旁聽。圖為去年6月第1屆模擬憲法法庭。(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死刑存廢在台灣是個高度爭議的議題,多數民意支持死刑,但廢死運動者卻從人權、效益等各種角度提出不同意見,至今各方意見仍分歧,難以凝聚共識。台北律師公會邀請多位法界人士模擬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希望能促成正反兩面意見的對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該不該廢?民眾有矛盾心態

2014年發生鄭捷台北捷運殺人事件,其罪後仍毫無悔意的態度引發眾怒,許多民眾認為不對鄭捷處以極刑難以懲戒其犯行,更無從對社會施以教化,並認為死刑的存在、實施,方足以彰顯國家法律的尊嚴,以及刑罰威嚇、矯正的機能。

然而另一方面,從318佔領立院所引發的一連串抗爭與強力驅離,也激起自主公民意識,警覺到國家濫權的可能,加上前些年江國慶案翻案、蘇建和案無罪定讞等事件,更使許多民眾質疑,國家將人民處以死刑,是否已經逾越界線。每每相關案例一出,就挑起民眾對於死刑存廢的矛盾心態。

國家權力與人民權利的拉扯

死刑存廢不僅涉及民眾之法感情及司法正義觀,更牽涉憲法生命權的保障、國家刑罰權的範圍、死刑威嚇及矯治機能的檢討、國家與個人的道德辯證等問題,其中更呈現國家權力與人民權利的拉扯。

由於國際間廢除或停止執行死刑的國家日漸增多,台灣屢次執行死刑,均引發友好國家及國際組織關切,尤其在台灣正式批准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並實施兩公約施行法後,台灣是否負有廢除、停止死刑的義務,不僅成為死刑存廢論辯的焦點,更使得台灣藉由人權議題,進入和國際對話交流的場域。

有鑑於死刑議題對實現司法正義、建立社會價值共信的重要性,台北律師公會邀請許玉秀前大法官再次邀集民間各界人士籌組第2屆模擬憲法法庭,自民間團體、律師公會及學界各遴選3名、共9名大法官組成民間版的憲法法庭,期能在憲法架構上,深化社會對死刑議題的討論層次,並促成正反意見的對話。

為期2天 開放公眾旁聽

繼第1屆模擬憲法法庭審理同性婚釋憲案之後,第2屆模擬憲法法庭將於5月1日和9日,於台大法律學院霖澤館國際會議廳,召開為期2天的言詞辯論庭,並對公眾開放旁聽。

模擬憲法法庭大法官為羅秉成、陳淑貞、劉靜怡、張文貞、許福生、李兆環、張娟芬、許家馨、李荃和,訴訟代理人由顧立雄律師、楊思勤律師組成正反意見律師團,法庭並選任李念祖、鄭善印、錢建榮、岳珍、林作逸、謝煜偉、Albie Sachs、Michael Davis、Mai Sato 等學者專家擔任鑑定人。

2014年首屆唐獎法治獎得獎人、南非憲法法院前大法官Albie Sachs將於5月1日上午出庭提出鑑定意見,並接受聲請方與關係機關訴訟代理人詢問,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哲學教授Michael Davis及英國牛津大學刑事政策研究員Mai Sato的鑑定程序,則將分別於5月1及9日透過視訊進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