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義和團、鄭和下西洋... 歷史如何影響中國網路審查和宗教自由

2018-04-21 11:00

? 人氣

中國歷史如何影響了其網路審查和宗教自由。(BBC中文網)

中國歷史如何影響了其網路審查和宗教自由。(BBC中文網)

要理解今日中國處理貿易、外交政策或網路審查等問題的新聞,得從它的歷史中尋求答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也許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大國都更了解自己的歷史。這種銘記當然是片面的,像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至今仍難以在中國被討論,但在現代中國能發現多少過去的印記仍然令人吃驚。

貿易

中國仍然記得它違背自身意願被迫開展貿易的那段時期,今天它看到西方努力打開其市場,仍然不時提醒自己那段不愉快的經歷。

中美兩國目前在爭論,中國是否對美國產品關閉市場的同時將自己的產品銷往美國。然而,貿易差額並不總是對中國有利。

對於北京來說,他們記得將近一個半世紀以前,有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幾乎難以控制自身貿易。

1839年以來,英國通過一系列的鴉片戰爭襲擊了中國,在那之後的數十年,英國成立了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來決定進口到中國產品的關稅。

這是中國政府的一部分,但這個機構非常英國化,由一名來自英國波塔當的人掌控,而不是北京的中國政府高級官員。

赫德爵士
赫德爵士

赫德爵士(Robert Hart)最終成為海關總稅務司,海關在後來一個世紀變成了英國人的封地。赫德很誠實,幫助中國獲得了大量收入。

但是那段時間的記憶仍然令人憤怒。

在15世紀早期的明朝,情況大不相同。當時鄭和曾七次下西洋,到了東南亞、錫蘭(現在的斯里蘭卡)甚至東非海岸,與其他國家開展貿易,展示中國的實力。

鄭和的遠洋航海一部分也是為給他國留下印象。那時,只有少數其他國家可以誇耀跨洋大型艦隊。鄭和的航行也是將奇異的東西帶回北京的好機會,比如給中國帶回了第一隻長頸鹿。

但是貿易也很重要,尤其是在亞洲的其他地區。鄭和如果願意,還可以並且確實打敗了至少一名錫蘭統治者,但他的航行是罕見的國家驅動的海上項目,未來幾個世紀中國大部分海外貿易都是非官方的。

鄰國的麻煩

中國一直注重保持鄰國的安定,這也是它現今謹慎處理北韓問題的原因。

這不是中國第一次與鄰國間存在問題。

事實上,歷史顯示中國曾有過比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更糟糕的鄰居。金正恩近日突然訪問北京,這是他自2011年執政以來第一次已知海外訪問。

中國報紙對金正恩訪華的報道
金正恩早前曾訪問中國

1127年宋朝時,一名叫李清照的女子逃離了開封的家,因為她的國家被襲擊了。李清照是中國最出色的詞人之一,作品也廣為人知,所以我們知道她的故事。

北方的女真族與宋朝皇帝保持了一段長時期不穩定的結盟後,女真族闖入了中國。中國的文化精英不得不在城市被燒燬時四處逃亡。

李清照看見她珍愛的藝術藏品散落在多個城市。她那個朝代的命運是一個實例,安撫鄰國可能只能有這麼長時間的效果。

一段時間內,金朝統治著中國北部地區,宋朝則在南方建立了新的南宋王朝。但最終,金朝和南宋都被蒙古人征服。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

地圖上的變化線顯示,中國的定義隨著時間有所改變。中國的文化與語言、歷史及儒家思想等道德體系有關。

然而,包括滿洲人和北方蒙古人在內的其他民族卻多次佔據了中國的王位,用同樣的思想和原則來進行統治。

訊息流

現今中國網路審查政治敏感訊息,那些大聲說出自己政治觀點但在當局眼中這些觀點有問題的人,可能會被捕甚至更糟。

對當權者講真話一直很困難。中國的歷史學家常常必須寫一些統治者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他們認為重要的東西。

但是,被稱為中國「太史公」的司馬遷選擇了另一條路。

司馬遷寫出了中國最重要的史書之一《史記》。公元前一世紀,他為一名打了敗仗的將軍辯護,被認為怠慢了皇帝,被處以宮刑。

但是,他留下了的遺產重塑了歷史的書寫方式。

他的《史記》記載了不同類型的資料,評論了過去的歷史人物,並運用口述歷史的技巧直接從參與者那裏了解到實際發生的事情。

所有這些都是記錄歷史的全新方式,給後人創造了先例:如果你願意冒風險,你可以不自我審查、「毫不掩蓋」地書寫歷史。

宗教自由

比起文化大革命時期,現代中國在一定範圍內對宗教活動寬容了許多,但是過去的經驗讓中國對信仰驅動的運動十分謹慎,因為這些運動可能會失去控制,並對政府形成挑戰。

記錄顯示,歷史上中國一直對宗教保持開放。

在7世紀唐朝的鼎盛時期,女皇武則天擁護佛教,以抵制她眼中儒家傳統令人壓抑的規範。

明朝時,耶穌會士利瑪竇(Matteo Ricci)曾在法庭上被當作一名受尊敬的談話者,儘管比起他想改變聽眾信仰的微弱意圖,人們可能對他的西方科學知識更感興趣。

但是信仰一直都是一樁危險的事。

19世紀晚期,中國曾因洪秀全領導的反叛軍而劇烈震動。洪秀全自稱是耶穌的幼弟。

根據一些報道,太平天國承諾給中國帶來天國般平靜的王國,但實際上卻引發了內戰。這次是史上最血腥的內戰之一,據估計有2000萬人因此喪生。

政府軍隊起初並未制服叛亂軍,不得不允許當地士兵進行自身改革,之後在1864年用殘忍的手段鎮壓了太平軍。

幾十年後,基督教成為了另一場起義的中心。1900年,農民反叛軍義和團在中國北部出現,呼籲處死基督教傳教士和皈依者,後者被形容為中國的賣國賊。

最初,義和團得到了皇室的支持,這導致了許多中國基督徒的死亡,最後起義被鎮壓。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至今,中國政府一直在對宗教寬容和擔憂它可能顛覆國家之間徘徊。

科技

今日的中國尋求成為新技術的世界中心。一個世紀前,它經歷了一場早期的工業革命,女性一直是兩者的中心。

在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和大數據方面,中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全球大量智能手機使用的是中國製造的芯片,許多生產他們的工廠都僱傭了年輕女性,她們常常忍受著惡劣的工作環境,但也是第一次在工業市場經濟中找到一席之地。

她們繼承了100年前在上海和長江三角洲湧現的工廠中工作的年輕女工的經驗。

100年前,她們不是製作電腦芯片,而是絲綢和棉線。

工作很辛苦,也可能引發肺炎或身體損傷,工人宿舍的條件也很艱苦。

儘管工資很少,但是女工會想起擁有自己工資的愉悅,她們也有能力在少有的假日中去集市和劇院了。

有的人會去看上海市中心閃耀的百貨商場,但可能不會買。上海市中心是現代化的最大標誌之一。

在今日的上海南京路,你仍然可以看到中國的新工人和中產階層享受著大批消費品,這是中國現代訊息驅動經濟的一部分。

未來歷史學家的觀點?

我們正在經歷中國又一個顯著的變革時代,未來的歷史學家將注意到,中國在1978年很貧窮,對外界並不關心,但它在25年內變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他們也會發現,中國是抵制看上去不可抵擋的民主化浪潮的最重要國家。

也許如一胎化政策(目前已經停止)和人工智慧監視的使用等其他因素將被未來寫作者注意。或者可能與環境、空間探索或經濟增長有關,這些對我們來說目前並不明顯。

有一件事是幾乎可以肯定的,從現在開始的一個世紀,中國仍然對生活在那裏以及生活在那裏並忍受這個國家的人有吸引力,其豐富的歷史將繼續影響它的現在和未來走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