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芳華》和《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看亞洲電影政治表達

2018-04-16 08:10

? 人氣

電影《芳華》劇照。

電影《芳華》劇照。

在亞洲各國,政治題材電影無論對於政府還是市場而言都一直不是最討好的事物,但是在社會形勢發生微妙波動的時候,它們又時常恰如其分地站上舞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三月,電影《芳華》在澳門奪得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時,導演馮小剛在領獎台上的致辭比去年平靜得多。

在謝過頒獎禮主辦方和原著小說作者嚴歌苓之後,馮小剛說:「最後,感謝觀眾。謝謝!」

《芳華》,馮小剛已經「學會在體制內工作」

眾所周知,《芳華》講述的是中國文化大革命後期至70年代中越戰爭前後解放軍文工團生活的電影,在去年於中國大陸上映時遭遇過波折——原定於10月國慶檔上映,卻在上映前不足兩周時突然宣布更換檔期。

外界曾一度猜測是影片出現審查問題,以及可能需要迴避當時即將召開的中共十九大,但無論是影片發行方還是政府監管部門,均沒有說明更換檔期的具體原因。

但之後的元旦檔,影片順利上映並受到歡迎,總票房突破14億人民幣。馮小剛也借此再度斬獲贏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2016年他就憑講述中國平民上訪的《我不是潘金蓮》奪得同一獎項。

這位60歲的導演並非以觸碰政治敏感題材著稱,但是他近年的作品比以往更多地以中國近現代歷史事件為背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1940年代中國的一次大饑荒,都曾成為他拍攝的題材。

《芳華》團隊在亞洲電影大獎紅地毯上合影留念。

繼上屆《我不是潘金蓮》後,馮小剛執導的電影連續第二年獲評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

《紐約時報》曾評論稱,馮小剛已經「學會在體制內工作」和「老練地應對中國嚴格的審查制度」,相比起明顯的政治信息,他「更喜歡把功夫下在講述人的故事上」,並且說《芳華》對文革的描繪「增添了一點浪漫色彩」。

電影之外,現在的馮小剛也低調謹慎。亞洲電影大獎上,他拒絶了包括BBC中文在內的所有媒體的採訪邀請。

「一般來說,華語片導演談及這些所謂敏感題材的時候都是打『擦邊球』,而馮小剛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影評人朗天接受BBC中文電話訪問時這樣評價。

他表示,從《我不是潘金蓮》到《芳華》,馮小剛導演的作品基本上屬於「小罵大幫忙」;而《芳華》的成功之處在於將嚴歌苓原著中的批評性「稀釋」乃至「轉移」,從而將作品中對現實的不滿化作一種「時代感性」,達到了既滿足觀眾的某些希冀又令作品得以生存的雙重目的。

歷史、政治題材的亞洲電影越來越有觀眾緣

1987劇照

電影《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中,檢察官、醫生、看守所獄警、記者等不同角色均為6月運動的形成起到了作用。

歷史、政治題材電影在近年的亞洲電影市場似乎比以往更有觀眾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