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湯恩比的忠告─取經西方要學精髓而非皮毛

2018-03-11 07:10

? 人氣

湯恩比說,要想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問題,必須要到中國的儒家、道家與大乘佛法中吸取智慧,作者則認為湯恩比對儒家未免過譽。(取自維基百科)

湯恩比說,要想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問題,必須要到中國的儒家、道家與大乘佛法中吸取智慧,作者則認為湯恩比對儒家未免過譽。(取自維基百科)

美國華盛頓紀念塔內有一塊十九世紀中葉滿清官員所贈送的石碑,石碑上雕刻的是:「華盛頓者,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上這段話是1844年一位滿清官員徐繼畬所說的,當年美國國力還不甚強大,但是他憑藉敏銳的目光,看出美國的制度比大清優越許多,於是明查暗訪寫下了傳世巨著《瀛環志略》,大力誇讚美國的自由與民主,字裡行間之中充斥著對清廷專制的不滿,甚至為此遭到彈劾,險些丟了官。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滿清政府慘敗,與英美簽訂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條約》,將中國拉入近代不平等條約的泥潭。關於鴉片戰爭的失敗,林則徐認為主要是武器裝備的落後所致,因此他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徐繼畬則認為,國家的積弱,根本原因並不在於武器裝備,而在於人與制度,大清的士兵紀律渙散,沒有信仰,看到敵人就跑,這樣的軍隊怎麼能夠打仗呢?於是他就開始更深層次的研究這個問題。

1844年,徐繼畬與美國傳教士雅皮里進行了歷史性的對話,從這次對話中,徐繼畬知道了西方投票選舉和民主制度,明白了英國國王和大清皇帝的區別。此後幾年,徐繼畬刻意拜訪西方來華人士,才漸漸明白,西歐各國之所以強盛,就是實行民主制度,不實行民主制度的就會落後。他對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尤其嚮往,十分欽佩規劃這種制度的美國總統華盛頓,而對自己國家專制制度的合法性和永恆性深表懷疑。徐繼畬基於與西方各國來華人士談話的基礎上,總結他們政治制度先進的地方,五年數十次易稿,終於在1848年,完成了《瀛環志略》這本跨時代的奇書,這時太平天國動亂尚未開始。

《瀛寰志略》一出版,便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書中對西方世界的敘述和評論招致滿清封建權貴的彈劾與討伐,連當時官員曾國藩都認為「徐松龕中丞著書,頗張大英夷」,所以在中國幾乎乏人問津。然而此書後來傳到日本,卻掀起日本人購買的熱潮,此時日本正處於明治維新時期,上至天皇下至平民,都把它當作指導明治維新的方向和了解西方的窗口,滿清與日本的國力,也就從此越拉越遠。

曾國藩.jpg
作者指出,《瀛寰志略》出版時引起軒然大波,連曾國藩都認為「徐松龕中丞著書,頗張大英夷」,所以在中國幾乎乏人問津。(資料照,取自網路)

1864年,橫行中國達十三年的太平天國之亂結束後,滿清政府在開明派官僚如李鴻章與張之洞的建議下,開始派人前往歐美國家學習,然而他們多半只是遵循林則徐所謂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方針,去學習歐美國家的軍事與工程,很少人去學習人家的自由、民主、科學與政經制度,以致當年德國有「鐵血首相」之稱的俾斯麥曾說:「日本留學生來我們國家不只學習軍事與工程,也學習我們的自由、民主、科學與經濟制度,中國留學生卻只學習我們的軍事與工程,中國遲早不是日本的對手。」果然,1895年的中日甲午之戰,滿清政府一敗塗地,應證了他的預言。如果當初滿清政府能採納徐繼畬的建言,1895年的中日甲午之戰應該不會慘敗,甚至可能獲勝,歷史恐將改寫。當然慈禧太后也是罪魁禍首之一,因為滿清末年,光緒皇帝與康有為等人雖然有心改革,卻由於慈禧太后與權貴們私心作祟,撲殺改革派,所以無法成功。

英國著名史學家湯恩比曾說:「十九與二十世紀初的中國,之所以長期衰弱不振,就是只學習西方的皮毛,沒有學習西方的精髓。」西方的精髓是甚麼?日前龍應台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說,一個國家的強盛不只有軍事和政治,最核心的是要有強大文明的力量,文明的力量就是自由與民主。滿清、民國與中共都只是學習西方的皮毛,沒有自由與民主,因此滿清被民國取代,民國被中共取代。如今中共表面上強大,也只是軍事與經濟,文明力量尚嫌不足。雖然滿清、民國與中共等領導人都是飽學之士,文化水平不低,遺憾的是,他們所讀的古書只是讓他們熟悉權謀之術,都沒有給他們文明的啟迪,否則曾國藩與李鴻章等人也不至於食古不化,甘心當滿清的奴才。

誠如同徐繼畬所說,國家的積弱,根本原因並不在於武器裝備,而在於人,人的素質是關鍵。滿清時代的士官兵紀律渙散,沒有信仰,看到敵人就跑,而對日抗戰與國共內戰時,國府的黃埔軍人不也大都是如此嗎?這樣的軍隊怎麼能夠打仗呢?當然除了孫立人外。孫立人的部隊之所以能成為常勝軍,主要原因是,孫立人是受美國維吉尼亞軍校訓練,該軍校不僅給他們軍事訓練,也培養他們軍人應有的武德等文化素質,讓孫立人懂得帶兵要先帶心,更要有「責任、榮譽與國家」觀念,凡事要以身作則,並以人民福祉為重,不該自私自利,所以部隊能成為常勝軍。當年中共之所以能擊敗國府,原因也是如此,所以能吸引廣大知青嶼工農加入共軍。

只是徐繼畬沒有想到,當時的漢人只不過是滿人的奴隸,中國只是滿清的殖民地,滿清政府怎麼可能讓人民當家作主搞選舉與民主代議制度?連曾國藩與李鴻章等那些博學鴻儒,尚且甘願當滿清奴才,殘忍斬殺也是漢人同胞的太平天國志士,中國又如何復興?後來幸賴鄒容所寫的《革命軍》,鼓吹法國革命思想與漢人魂,才能推翻腐敗的滿清政府。鄒容的《革命軍》基本思想來自法國盧梭的《民約論》、孟德斯鳩的《萬法精理》、彌勒約翰的《自由之理》,這些著作促成法國大革命與美國獨立,且美國開國元勳華盛頓、傑佛遜等人的觀念也給他很大的啟發。這本著作獲得當時章太炎、孫中山、蔣介石、魯迅與胡適等人的高度肯定,也影響了當時許多年輕人,是造成日後革命志士能夠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主因。

鄒容出生於富商之家,卻無驕氣,有大志,幼年時,就很有正義感與反叛性。12歲時,第一次參加考試,就因同考官頂撞而退出試場。1903年18歲回家時,給大哥蘊丹寫信,斥清代科舉制度:「近國家掇難,而必欲糜費千百萬之國帑,以與百千萬帖括、卷折、考據、詞章之輩中,而揀其一二尤者,於天下國家,何所裨益?」給他父母去信時,斷然表示:「人人俱畏死,則殺身成仁無可言。祇要正義所在,雖粉身碎骨不計,乃人之義務也。」 其偉大不在孫中山之下,所以中共對他也極為推崇。

湯恩比所說的西方的精髓,如同德國首相俾斯麥所說的,就是自由、民主、科學與政經制度,日本在明治維新學到西方的精髓,所以在甲午與日俄戰爭都獲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三軍軍力已經十分強大,成為世界強國之一,而中國的滿清只學到西方的皮毛,民族習性沒有改善,所以直到民國統一,仍然積弱不振,成為列強的次殖民地。日本尤其學到西方國民的守時、秩序、整潔與公德心等好習慣,所以至今日本的街道始終一塵不染,十分乾淨,連路邊水溝都可以養鯉魚,實在令人驚嘆!

大和級戰艦武藏號
作者認為,日本當年好戰是因危機意識提醒他只有侵略他國與殖民,日本才有活路可言,所以捨棄自由與民主,最後以慘敗收場。圖為武藏號戰艦。(資料照,風傳媒)

日本當年之所好戰,是因為看到西方列強對亞洲的殖侵略與殖民,讓他覺得世界沒有正義與是非,危機意識提醒他只有力量才是強者,只有侵略他國與殖民,日本才有活路可言,所以捨棄自由與民主,實施獨裁統治,最後以慘敗收場。如果當年日本重視自由與民主,不窮兵黷武,現在應該很不得了。但是當年日本對東南亞的侵略與殖民也未嘗不是好事,因為他打破白人至上的神話,改變了世界秩序,讓印度與東南亞等國家的民族意識覺醒,紛紛獨立,西方國家也從此知道自己並不是世上最優勢的民族,應該以平等態度對待人家。

當年美國與英國為何能擊敗日本與納粹德國?就是因為他們重視自由與民主,所以能吸引世界頂尖科學人才為他們效勞,如德國籍的愛因斯坦、丹麥籍的波爾與義大利籍的費米等赫赫有名的科學家。美國與英國之所以偉大,因為他們記取了法國大革命的教訓,唯有重視自由與民主並加以落實,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也才能如大海般容納百川而成其大,這也是湯恩比給我們忠告的精髓。反之,專制獨裁的時代已經過了,畢竟文明社會是隨著資訊的流通而更加壯大,而東西方國家的專制皇朝都已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因為誠如政治家吉拉斯所說:「專制帶來腐敗,越專制則越腐敗。」

湯恩比說,要想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問題,必須要到中國的儒家、道家與大乘佛法中吸取智慧,因為儒家思想帶給社會行為規範、道家思想帶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佛教教人重視仁慈與人道。湯恩比會這麼說,是因為西方的宗教與科技並沒有帶給西方國家幸福,而是戰爭與殺戮,從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中可以看出,也因此出現存在主義,讓西方有識之士重新檢討西方的文明是否有問題。湯恩比也寫了「西方文明的沒落」,對西方文明大加撻伐。

湯恩比對中國的儒家思想未免過譽,因為中國的儒家思想看似穩定中國的社會制度,卻也是在保障君權,讓皇帝可以藉科舉攏絡各地知識份子,麻痺他們造反的思想,讓自己可以家天下,享受萬壽無疆的快感,也因此讓皇朝一代不如一代,出現許多敗家子,貪污腐敗的結果,天下動亂四起,民不聊生,以致中國四千年歷史,一直在成王敗寇中重複循環。唯一可稱道的是道教與佛教。

總之,東西方文明各有長處,西方的自由與民主源自基督教與希臘文明,也因此誕生了近代民主制度與科學,直到法國的盧梭、孟德斯鳩與伏爾泰後發揚光大,奠定現代文明國家的基礎。東方文明的人倫與人道,還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則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及國際和平的建立。東西方文明與文化若能截長補短,互通有無,將可使世界邁向大同的境界。

*作者為文化大學教授、台大物理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