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博觀點:民國只是名字嗎?

2017-10-10 07:10

? 人氣

民進黨執政下的「中華民國」顯然發生歷史的斷裂。圖為陸軍航特部於國慶大會預演活動表演。(顏麟宇攝)

民進黨執政下的「中華民國」顯然發生歷史的斷裂。圖為陸軍航特部於國慶大會預演活動表演。(顏麟宇攝)

民國︰名尚須存而實又須亡?

英語中有一個片語 “exist only in name”,是說這些事物已經「名存實亡」。近來代表國家的總統和代表政府的行政院長,先後在不同的場合發表了對國家的歷史發展及現況定位的論述,使得中華民國究竟是否進入一個「名尚須存而實又須亡」的奇怪狀態,再度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總統與院長的發言,坊間不少評論雅好関注於綠營內的權力競逐,因此多提出總統與閣揆是否同調,及兩人因而可能的權力消長等等。這些看法並非無據,對政治圈內人而言還很重要。因為同陣營天王們的政治行情高低,直接影響大家姿態怎麼表,隊怎麼站的「政治正確」。但是就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國家歷史發展及現況定位的論述,無疑地好比台灣這艘船航向未知的航海圖和指南針,若不幸航向錯誤而撞向冰山,則在危船上無能改變航向,卻用心計較搶當船長,豈非徒令智者啞然失笑?

同理,在同一套價值系統中去區分五十步或百步的論述,只是內部爭權、危船爭霸的宮廷眼光罷了!筆者反倒認為,對總統與閣揆的談話,我們圈外人不用看內部的權力競逐,就會發現兩個論述沒有矛盾,還有邏輯上先後次序的關係。簡言之,即總統的歷史論述和閣揆的定位論述,彼此間是基礎和推論的關係,社會可以,並也應該將兩者當成當權者駕駛台灣這艘船的整體航向。本文即基於這樣的認識,對這個整體方向提出看法及批判。

蔡總統的史觀:民國斷代三分?

蔡總統在執政黨的全代會開幕致詞,主軸定為「堅持改革,看好台灣」。她的內容明白地表現了民進黨對國家歷史發展的主流看法:她總結了民進黨解嚴後30年的奮鬥史,接著帶出主軸重點是民進黨執政當下,要面對客觀局勢四大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並在提及台灣社會變化時順勢說到,民進黨打倒威權政體的歷史階段已經告終。當然她的重點不意外地在於她認為面對挑戰,民進黨的答案是「形成新論述」、「堅持改革」。蔡總統認知到世局發生巨大變化,試圖尋找出路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筆者大胆斷言,她的解方成效恐將甚有限,最根本的問題即在綠營的史觀,將使台灣陷於自我分裂式的內耗,難以團結全社會共同面對挑戰。

民進黨全代會上,蔡英文致辭提憲改。(柯承惠攝)
民進黨全代會上,蔡英文致詞。(柯承惠攝)

綠色史觀將整個民國史斷代三分:1945之前,戰後至解嚴,以及解嚴後至今。這種史觀認定民國的第一段歷史和台灣無關,或者最多只是「東亞史」的一部分。二十世紀的「東亞史」只是使台灣無端捲入大國戰爭,銜接民國史,似乎只是強權政治的偶然。因此,賴院長回答立委詢問,認為「民國元年」是何時,只是歷史學家的事,大約跟台灣無甚關係,也呼應了這種情感與觀點。第二段歷史,是威權體制統治台灣時期,但這簡直整個是台灣的黑暗時期,唯一的天光,則是黨外人士引領公民社會的反抗。第三段是所謂民主轉型以迄民主鞏固階段,蔡總統可能認為,台灣剛在她領導下走完這個階段,以國民黨大敗和威權體制終結劃下句點,因此下個階段需要「形成新論述」和「堅持改革」,是不是民國的「第四階段」還不一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