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漢專文:反思臺灣民主發展的困境—從特殊性到普遍性分析

2017-09-30 06:40

? 人氣

在這項衡量民主正當性基礎的通用指標上,臺灣與週邊國家相比也是敬陪末座。根據我們領導的「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計畫所進行的跨國調查顯示,臺灣民眾的民主信念水準,不但遠遠落後於日本,也大幅落後南韓。甚至還不及具仍維持威權主義色彩的新加坡,也不如尚未充分民主化的香港(參見圖二)。這十六年來,臺灣的民主正當性基礎的薄弱程度與蒙古相當,而蒙古這幾年也是飽受政黨輪替所帶來的政局動盪、層出不窮的貪污腐敗問題、經濟成長陷入停頓,以及貨幣劇烈貶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一:公民對民主體制的支持態度(作者提供,資料來源:TEDS1999,ABS2001,2005,2010,2014)
圖一:公民對民主體制的支持態度(作者提供,資料來源:TEDS1999,ABS2001,2005,2010,2014)
圖二:公民公民的民主支持信念水準之比較(作者提供,四波亞洲民主動態調查)
圖二:公民公民的民主支持信念水準之比較(作者提供,四波亞洲民主動態調查)

臺灣民眾對於民主體制優越性的信念偏低,也在民主體制核心機構的信任指標上得到印證。台灣民眾對中央政府表示信任的比例從2001年的47%的低水平一路下滑,到2014年只剩下27%的人願意信任中央政府。可以聊堪告慰的是,機構信任低落是亞洲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南韓、日本與蒙古都面臨政治機構信任流失的問題。在亞洲只有一黨長期執政的新加坡可以將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信任比例一直維持在80%以上的高水平(參見圖三)。臺灣民眾對民主體制運作的另外一個核心機構的制度信任更是低的可怕。在2001年臺灣民眾對國會表示信任的比例不到23%,然後在逐步下滑到2014年的18%(參見圖四)。反過來說,臺灣民眾對國會表示「不太信任」或「非常不信任」始終高達65%以上。

這個研究發現,並不令人意外。過去十幾年朝野政黨之間的惡鬥以及立法院的議事亂象的確令多數民眾怵目驚心,再加上特殊利益團體對立法院的滲透,國會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一落千丈。不過,國會畢竟是代議民主的核心機構,民眾對國會的信任如此低落,這對任何一個新興民主政體而言,都是一項嚴重的警訊。當然,民眾普遍不信任國會的現象不僅僅是臺灣民主困境的寫照,也是當今代議民主非常普遍的現象。在南韓與日本,受訪者中表示對國會信任的比例比臺灣還要低,而且長期都低於20%(參見圖四)。這真是對「自由之家」評比最大的諷刺,「自由之家」把臺灣、日本與南韓列為東亞極少數達到「自由民主」標準的三個案例,然而生活在這三個民主體制下的民眾中的絕大多數卻無法信任由選票產生的國會。

圖三:東亞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作者提供,資料來源:亞洲民主動態調查)
圖三:東亞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作者提供,資料來源:亞洲民主動態調查)
圖四:東亞民眾對國會的信任程度(作者提供,資料來源:亞洲民主動態調查)
圖四:東亞民眾對國會的信任程度(作者提供,資料來源:亞洲民主動態調查)

更讓人擔憂的是,我們的新世代已經開始用腳投票。這幾年愈來愈多的最優秀的臺灣高中畢業生,他們的優異學測成績可以讓自己輕易進入台大、交大或清華這些國內頂尖大學、但他們寧可放棄這條坦途,而選擇到香港去讀港大、中大與科大,或直接申請北大、北京清華、上海復旦、浙江大學等大陸名校。他們小小年紀卻願意承受離鄉背井的磨練,因為他們意識到留在臺灣念大學會讓他們在國際職場競爭上輸在起跑點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