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達沃斯─習近平的輿論場

2017-02-02 06:45

? 人氣

習近平在演講中凸顯了全球合作,闡述了中國自身發展之道,以及中國與鄰國、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尤其明確支持經濟全球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對此,很多西方媒體自嘲道:「一位共產黨領導人成為了西方的領袖,成為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引領者」,多少帶有些意識形態歧視的色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應該說,相當一部分西方媒體和菁英在看待習近平此次演講時,首先會聯想到的依然是中國自身問題,懷疑中國雖然「說得好」,但是否也能「做得好」。與此同時,外界對中國的野心,也不乏猜忌。外界普遍認為,習近平是一位有瑕疵的領袖。與歐巴馬(Barack Obama)和美國相比,習近平的老派沉穩、中共的「神祕性」、中國政治體制的不同,都令西方媒體和傳統菁英或多或少地覺得,承認中國的領導地位有些「向強權低頭」的感覺。

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不僅是西媒和西方菁英,即使是如香港、台灣等地,對「共產主義」和「中共」依舊存在著很大的主觀看法。這些主觀看法中不乏偏頗之處,但卻是源自陣營對立、意識形態等歷史文化原因,有待時間的推演和相互之間進一步的交流來紓解,也有需中共更好地向外界介紹自己、介紹當下的中國,更有需中國作出願意領導世界的承諾時,也以行動展現自己的決心和能力,讓國際社會安心。

順勢而為

外界有不少分析認為,中國已經不再甘心單純地做一個規則遵守者,而是要參與世界規則的制定,讓中國元素更多地出現在國際舞台。其實,與其說中國不甘心做一個規則遵守者,倒不如說如今的世界規則既不符合中國的訴求,也不符合國際社會的需求。現行國際秩序,正面臨著巨大的改革需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破例出席瑞士達沃斯論壇並發表演說(AP)
習近平在演講中所說,造成近幾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所謂「經濟全球化下的必然結果」,而是金融資本過度追求利潤,金融監管極不成熟的後果。(資料照,AP)

正如習近平在演講中所說,造成近幾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所謂「經濟全球化下的必然結果」,而是金融資本過度追求利潤,金融監管極不成熟的後果。既然有了改革的必要,那就必須從某處開始。因此,作為經濟全球化和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大本營,達佛斯便是個很合適的起點。

有破,方才會有立。而在這個需要「有破有立」的歷史節點上,中國的發展趨勢正好與國際社會的訴求契合了。

中國堅定地支持經濟全球化,一貫提倡和平合作與穩定發展,身體力行地貫徹著《巴黎氣候協議》,力主「打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模式」、「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這些也都恰恰符合了現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金融體系亟須更為妥善的管制、發展中國家需要有更多話語權等現況。

尤其具有象徵意味的是,1月20日是WEF的最後一天,碰巧也是川普總統任期的第一天。習近平與川普兩人前後的講話,無疑將成為後世眼中歷史性的時刻。當美國總統川普因為想要該國擺脫全球責任制,而有可能令美國喪失幾十年來的全球領導權;當歐洲自顧不暇,英國脫歐一事尚未了結,2017年一連串的選舉更可能令各國的反全球化民粹政治勢力掌權;反觀中國正努力將自己定位為成熟、值得信賴的國家,樂意接受更密切的雙邊關係,以及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廣泛的領導角色。

歐巴馬與習近平(AP)
中國正努力將自己定位為成熟、值得信賴的國家,樂意接受更密切的雙邊關係,以及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廣泛的領導角色。圖為美國前總統歐巴(左)馬與習近平。(資料照,AP)

有人說,世界政治的動蕩局面是北京的天賜良機,而北京方面明顯也有著要把握這次機會的意思。這從習近平打破前例,首次以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身份出席WEF便可見一斑,外界對此早已普遍聚焦。

然而正如前文所說,理解此次達佛斯論壇時,僅僅從「習近平把握了機會」這個「人和」的層面來看,恐怕是遠遠不夠的—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中國本身發展的需求、以及國際社會的訴求這些「天時」和「地利」,也都恰恰在這個歷史節點重合了。

古人相信「國運」和「國勢」的概念,認為一旦一個國家的運勢到來之後,這個國家和國家的人民只需按照自己既定的發展方向去「盡人事」,那一切就都會自然地變得順風順水。

現在,中國在國際社會遭遇困難之時,毅然擔起責任,既可說是中國一貫「義利觀」的體現,也恰恰是因為中國有意願擔起更多責任,有能力擔起更多責任,擔起更多責任對中國也有利,而世界正期待中國擔起更多責任,世界除了中國以外也沒有其他國家能夠或願意擔起這份責任。

試問,這種現況豈不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最好的體現嗎?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15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