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與梵蒂岡關係的七種可能性

2017-01-17 06:30

? 人氣

可能性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教廷以元代的前例,任命一位管理全中國天主教主教的東方宗主教。這位宗主教擁有中國境內所有主教的任命權,先由教廷挑選人選,北京認可後上任,藉此在表面上讓中國天主教主教任命不受境外勢力干涉。

但現在僅有東方禮天主教保有宗主教這個制度,拉丁禮天主教的宗主教僅限於儀式性頭銜。不過,讓教宗以外的人可以合法地任命主教,大概不是今日的教廷所樂見的,這只是一個對歷史抱有浪漫想像的推論。

可能性六:

教廷將臺灣地區主教團、港澳兩教區和中國主教團合併運作,但臺灣七教區的主教和港澳兩教區主教依舊由聖座任命,可使教廷在中國主教團內有可靠、效忠聖座的成員。這類似商業行為中,策略入股後派任部分董事會成員的作法。

畢竟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的英文名稱依舊是「Chinese Regional Bishops' Conference」,也是教廷所承認的中國主教團,這將使北京擁有一個代表涵括陸、港、澳、臺的全中國主教團。在天主教世界中,中國是統一的,這將給北京一個極大的民族主義宣傳材料,作為教廷善意的表示。

可能性七:

比可能性六更進一步,教廷將臺灣、香港、澳門,兩岸三地的九個教區一併歸入北京天主教愛國會的管轄,即使只是名義上的管轄。這不但符合北京一貫聲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的政治主張,而且港澳地區已經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臺澎金馬地區,天主教會僅是聽命於教廷的人民團體,雖然是一個極高度政治性的方案,但卻可以解釋成屬於民間宗教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藉而規避臺北方面關於兩岸關係的法律。以教廷的角度來看,此方案施行難度不高,卻是現在北京—教廷的建交談判當中,最能換取北京願意在其他事務上讓步的禮物。

一體兩面的障礙和籌碼

天主教愛國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宗教事務局直接管轄的政府機構,這將是1949年兩岸分治之後,北京第一次能夠將治權及於臺澎金馬地區的突破性發展,即使只是從形式上來看,對北京也是極好的宣傳材料。

尤其在北京—教廷的外交談判中,教廷比北京更需要政治上的進展,一以保護中國大陸教友、二以獲得傳教自由,即使是程度沒那麼高的傳教自由。畢竟衡諸現實,教廷拿不出任何經濟籌碼向北京交換,所以在兩岸關係上的讓步,來獲取北京的讓利,也是很合理的作法。

雖然天主教愛國會一直被視為教廷—北京關係正常化的障礙,但在馬達欽主教事件後,已經突顯愛國會僅是靠著政府權力而存在的行政機關,對於天主教會的核心:信仰,並不構成威脅。多年來教廷透過私下管道對此早已了然於胸,而馬達欽主教事件更是一則鐵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