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與梵蒂岡關係的七種可能性

2017-01-17 06:30

? 人氣

現在批判聖座當年的「東方政策」,認為當初不應和東歐共產集團妥協的說法,只是後見之明,以今日之是批判昨日之是。冷戰時期是蘇聯以華沙公約組織的名義,將數百萬大軍駐紮在東歐,東歐各國以大量特務監控著人民一舉一動的時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所能提出面對華沙公約組織入侵的作戰計畫,不過就是以核武將中歐炸成核子廢墟,遲滯華沙公約組織的軍隊晚幾天到達法國濱臨大西洋的比斯開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種前提下,要求連一個師都沒有的教廷應該悍然號召起身反抗政府,把整個歐洲東部諸國內的千萬教友和教會都陪葬下去,只求避免被指責與無神論政府妥協的罪名,會是更可行的作法嗎?我們可以相信暴政必亡,東歐鐵幕國家的垮台也是一連串暴政必亡的具體實例,但在暴政滅亡或改善前,天主教會還是得在這個政府統治下生存下去,必須要保有教會的組織和保護教友們的安危。

大家都知道,北京政府用天主教愛國會和主教團,控制了境內的天主教地上教會。有一位被視為愛國會嫡系、沒有沾染到海外反中反華毒素、看起來絕對可靠的馬達欽神父,在愛國會主導下當選上海教區的助理主教。然而他在晉牧慶典上卻表示,自己是上海教區的輔理主教,並宣布退出愛國會的運作,自2012年起被官方軟禁至今。

對聖座來說,馬達欽主教事件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是的,地上教會被官方完全的控制住,依舊不乏有效忠聖座的地上教會神職人員。即使他們從未到羅馬深造、從未被教宗接見,還是堅定地效忠伯多祿宗徒的繼承人。教廷和他們的政府建交,建立一個正常的官方管道,給予他們更多保護,難道不是一個更可行的作法嗎?

宗教自由的天平

很多人認為,與教廷邦交的最堅固基礎,就是中華民國政府確實給予境內所有人民宗教自由,反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只有寫在憲法,還加上不受外國勢力支配的但書。持此立論者,通常也認為聖座不像其他的世俗國家,絕對不會受經濟因素影響,而捨棄與中華民國的邦交。

這裡有一個盲點,聖座的確跟全世界國家不同,它是唯一要命不要錢的國家。對聖座來說,經濟因素並不重要,但絕對在乎信徒的靈魂。中國大陸境內的天主教徒人數眾說紛紜,地上和地下教會人數約在500萬到1200萬,是一般較常見的數字。臺澎金馬人口2300萬,天主教徒約佔1%,那也才23萬人左右。

雖然中華民國現任副總統陳建仁是天主教徒,但並未對天主教會傳教有明顯幫助。在兩方懸殊的數量差異之下,聖座關愛的眼光會投向哪裡,是不言自明的。說白了,與中華民國斷交,也不會導致臺灣地區的天主教徒受到迫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