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與梵蒂岡關係的七種可能性

2017-01-17 06:30

? 人氣

至於過去引起教廷與北京極大不愉快的非法主教問題,其實不是大問題。非法主教目前僅剩八個人,其他的都得到教宗赦免了。若是雙方的談判完成,北京方面要這些非法主教辭職和退休,也是輕而易舉。這八位非法主教,其實也是北京手上的籌碼,能夠適時地成為給予教廷的善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述可能性的推論,有一個在外交上迴旋的空間。與北京建交的,是主權國家聖座。北京管理的中國主教團,是聽命於天主教最高領導機構教廷的宗教團體,即使統一運作臺、港、澳主教,嚴格來說仍是不同的法人組織,可以分別對待之。若未來真的發生這種狀況,將是臺北方面唯一能夠聊以自慰的說詞。

中華民國不在談判桌上

對於中華民國來說,外交部能拿出來的說詞,不外乎教廷非一般世俗國家、教廷從未主動和邦交國斷交過,以及教宗多次對中華民國表示善意來粉飾太平。

確實,教廷非一般世俗國家,教廷在乎的乃是信徒的靈魂,或者更明白地說,信徒的數量。歷經東正教的大分裂、基督新教的宗教革命,至今天主教教宗仍能在國際上動見觀瞻,靠的就是天主教徒依舊是整個基督宗教二十億信徒中,擁有過半教友的這個份量。

中國大陸擁有十多億尚未信仰基督宗教的人口,這是教廷絕不會放棄在中國大陸傳教事業的最大理由。繼續將大使館設在臺北,絕對不利於教廷在中國大陸的傳教事業,且北京也不會允許由設在臺北的教廷大使,直接指揮境內的上千萬天主教徒。

天主教會是否會促進中國大陸內部的和平演變,讓北京忌憚而不願意建交?最大不同處在於,若望·保祿二世是有史以來第一位波蘭人教宗,波蘭有90%的天主教徒,中國大陸只有1%,這樣的數量無法達成量變造成質變的效應。況且中國大陸現今的經濟狀況,也和當年採用計畫經濟導致民生凋敝的共產波蘭天差地別。

教廷從未和邦交國斷交過則是訛傳。教廷和其前身教皇國領土不大、軍事價值不高,卻具有超然地位,故發生國際戰爭時,交戰國大都不會對其宣戰或是交戰,只求教廷中立即可。然後在法國第三共和時期,政府強迫天主教會要改制成一般法人,天主教會拒絕,政府遂沒收法國教會財產以為懲罰,教廷因此與法國斷交過。

兩岸現況乃是中國尚未結束的內戰延續,在國際法上就是一個國家中有兩個政府,教廷其實只須將承認的中國政府由臺北改成北京,並不算斷交。主管教廷外交事務的國務卿索達諾樞機主教也明白說過,只要和北京完成談判,早上談成,下午就可以將大使館搬到北京了。

其他教會高層當然有不同的看法,但細觀這些人發言時的身分,幾乎都不是教廷現任外交體系的主管官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最多只能視為教廷為了安撫臺北方面而適時平衡的言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