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鄧小平》選摘(2)

2016-08-12 05:40

? 人氣

鄧小平取得權力後,首先拔擢新人,用以抗衡老輩領導;而後維持派系平衡,功力不在毛澤東之下;再來才是漸進式開放,巧思重譯馬克斯理論,設立特區,經濟上逐步解禁。(取自網路)

鄧小平取得權力後,首先拔擢新人,用以抗衡老輩領導;而後維持派系平衡,功力不在毛澤東之下;再來才是漸進式開放,巧思重譯馬克斯理論,設立特區,經濟上逐步解禁。(取自網路)

鄧小平攀上了權力頂峰,一如所有專制領袖,立即著手擴大並加強自己的官僚菁英。換言之,他開始在各處安插他能信賴之人。鄧小平一直記取毛主席思想,而毛澤東又從史達林身上借用:「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九日,鄧小平來到青島的人民解放軍海軍基地,他在海軍黨委會接待會上就適當挑選與指派幹部議題發表講話。「就全國範圍來說,就大的方面來說,通過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和『兩個凡是』的爭論,已經比較明確地解決了我們的思想路線問題。」他說:「黨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儘管有人不通,但總是已經確立了。現在我們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呢?是組織路線問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呼籲所有贊同現代化的老幹部要立刻「選一些年輕的身體好的同志來接班」,「要趁著我們在的時候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在了,將來很難解決。」他還說:「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我們見不了馬克思。」鄧小平首次在劃分華國鋒的職權上和葉劍英意見一致,他開始嚴厲批評「凡是派」,甚至把他們比擬為林彪與四人幫。鄧小平顯然試圖要對已經被擊倒的對手落井下石。

鄧小平 實事求是
鄧小平將毛澤東思想精簡成「實事求是」,透過「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新政治哲學,消弭由華國鋒為首的「兩個凡是」勢力。(取自雅昌藝術網。)

權力傳承:政務胡耀邦;經濟趙紫陽、萬里

鄧小平本人想在一九八五年退休,並早已欽定胡耀邦為接班人,雖然就他的觀點而言,胡耀邦過於自由派。然而鄧小平信任胡耀邦管理日常黨政事務,他鮮少去中南海,比較喜歡在家處理公務。

鄧小平擬把陳雲管轄的經濟管理工作分給兩名「年輕領導人」,期望能得到年長的陳雲應允。鄧小平挑選的人選是六十三歲的安徽省委書記萬里,以及六十歲的四川省委書記趙紫陽。兩人都從一九七五年起就是旗幟鮮明的現代化積極擁護者。一九七七年,他們開始在自己省份內引進實驗性的政策。

萬里是第一個推行現代化的省委書記。這名個頭高大、相貌莊嚴的山東人個性急躁又尖銳。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對於安徽農民令人難以置信的貧困程度,萬里感到十分震驚,因此公開提議至少在最赤貧的地區恢復一九六○年代初期施行過的包產到戶制。一九七七年春,安徽省固鎮縣的貧窮農民當時已經開始實驗家戶耕作。此種與生產隊租賃土地的契作農民,之後不是上繳所有農穫給國家以換取工分,就是如大部分人選擇的把產量差額留給自己,但是他們沒有販售到市場上的權利。他們無權決定作物的品種,反而要按照生產隊領導的指示;生產隊會提供農具、肥料和種子。顯然土地集體所有完全沒有受到侵害,可是卻增加了農民的實質動機。

萬里
鄧小平欽點時任安徽省書記的萬里,接任中央經濟管理重權。(取自阿波羅新聞網)

然而當時幾乎無人支持萬里的想法。黨內許多人還記得毛澤東一九六二年七月對包產到戶制支持者所灑下的腥風血雨,並且雖然在中共內部正在推行「解放思想」運動,人們還是不想被稱為徹底的走資派。甚至在一九七八年十一、十二月間那場知名的中央委員會工作會議上,大家都還在譴責包產到戶制。萬里回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