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經濟部胡推綠能會帶來生態、金融、財務三重災難嗎?

2016-07-26 06:30

? 人氣

宜蘭的前車之鑑

對一個愛鳥、賞鳥人而言,這應該是一個悲愴的發展。陸上的農田蓋更多太陽能板,許多田間鄉野鳥兒的生存空間就此被壓縮,數量一定更少;溼地種電讓水鳥、涉禽流離失所;離岸風場則可能讓各種候鳥死亡或是改變遷移路線、遠離台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水鳥候鳥(呂紹煒攝)
曾是賞鳥天堂的宜蘭近年鳥況變差,主要是原有生態破壞。(呂紹煒攝)

這是明確可見的生態災難,不要以為不可能發生,因為鳥類對生態變化極度敏感。過去一直是賞鳥天堂的宜蘭,近年鳥況惡化,原因是大家紛紛在原本完整廣大的農田中「種屋」。不過,似乎是因為綠能已是政治正確的顯學,環保生態團體也沒多少人提建言警示,更別提抗議了。

潛藏風險的綠色金融

除了生態災難,李世光興奮的說要推「綠色金融」,也是潛藏風險。簡言之,綠色金融是現在國際流行的觀念,意指金融機構貸款支持綠色產業等。相關的利害關係人,一個是生產端的業者,台灣無風電業者,因此就是指太陽能業者了。不過,觀察全球太陽能產業這幾年的景況,實在難謂此為穩健產業。

這幾年涵蓋中、美、日、法、德、西等國家的全球知名太陽能大廠,或是破產、或是退出市場,名單一連串,包括有SunEdison、SAG、Areva、Abengoa、Soitec、Bosch 、西門子、東京電子(族繁不及備載)。台灣則是數年前興奮進入太陽能產業的台積電、聯電、友達、茂矽等大廠,無一例外的選擇退出此產業,顯然太陽能產業難稱穩健低風險。

太陽能大廠破產,尋租者滿街走

如果綠色金融是指貸款給投資者,在太陽能發電成本仍高情況下,必然是政府給予高額的保證收購價,其作法與性質比較類似「尋租」,不值得鼓勵與興奮;更何況,即使如此,投資者仍有其它風險存在─例如颱風天災造成毀損,電都發不出當然無收益;還有政策改變,如果電價因此大幅上漲,民怨難平,未來執政者一定設法砍收購價格,投資者的收益及財務預估全會走樣。

因此,政府強推「綠色金融」,是可能置金融體系於風險之中,造成金融災難─別忘了四大慘業的前車之鑑。

上兆元的財務災難

最後一項是財務災難,這包括台電、政府與整體經濟體。如果要短期強推再生能源到20%,給予高保證收購價格、各種優惠及保證,在所難免,亦有其必要;但這些財務負擔如果不能反應到電價上,大概就全由台電吞了─台電是百分之百公營企業,那其實就是納稅人(政府)吞了。目前台電每年補貼再生能源金額大概50-60億元,依台電董事長黃重球的說法,再生能源比例拉高後,大概至少要300-500億元。再以一般保證時間20年計,這筆至少6000億到1兆的費用,對政府(或台電)而言將是財務災難。

如果以整個經濟體的角度看,則是台灣把耗費5000-6000億蓋的核電廠全廢棄,而且要再花數千億除役,再花上兆元搞再生能源;但再生能源不能作為基載電力,因此傳統火力發電該蓋的電廠、該增的機組還是照舊要作。這樣的財務支出與負擔,台灣能負擔嗎?

推綠能、增再生能源,雖然是世界趨勢,但每個國家情況不同,新政府應視情況有所調整,更不能不顧現實的硬推,搞得像大躍進似的,稍一不慎可能把台灣推入生態、金融、財務的三重災難中,拜託經濟部想清楚點、務實點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