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淨零城市》推動台北處處可發電,新型太陽能板帶來無限可能

2023-07-31 10:53

? 人氣

有別於傳統太陽能板的厚重感,可撓式(flexible)太陽能電池產品輕、不易碎,且施作相對容易,利於大範圍推廣。(圖/風傳媒資料照)

有別於傳統太陽能板的厚重感,可撓式(flexible)太陽能電池產品輕、不易碎,且施作相對容易,利於大範圍推廣。(圖/風傳媒資料照)

本集風傳媒下班經濟學PODCAST《未來商學院》節目單元,由風傳媒副總編輯周岐原專訪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吳盛忠,一同從ESG淨零碳排的趨勢與議題,探討現行台北市思考在具體實現兼具「節能、創能、儲能」的可行作法與示範實施場域,更進一步透露近期在出訪新加坡及思考鄰近先進各國如何落實淨零措施,其所帶來的啟發與曙光。

時間回到今年(2023)七月,吳盛忠隨台北市長蔣萬安出訪新加坡。事實上,吳盛忠是資深的環保老將,於前市長郝龍斌時代曾自行政院環保署獲延攬出任局長,郝市長缷任後,他回任環保署擔任各單位要職,直至退休。對於這次回鍋再任北市環保局長,吳盛忠老驥伏櫪二度掌舵,不諱言即是為了承擔並達成2050全球淨零碳排共同目標而努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吳盛忠於接受《未來商學院》PODCAST節目主持人周岐原專訪時表示,全球目前面臨極端氣候衝擊,不少國家發生嚴重森林大火,或是暴雨導致嚴重洪害,風災侵襲更不用講,普遍認定造成現今極端氣候的主因,正是人為碳排引發的溫室效應所致。因此,思考「節能、創能、儲能」三能齊發,即是吳盛忠這次任內首要之務。

打造創能、儲能示範場域

吳盛忠表示,為積極推動能源轉型,運用綠色能源,環保局今年已經在北市五處打造創能、儲能示範場域。第一個即在舊稱「山豬窟」的南港山水綠生態公園裡,結合環境教育小木屋打造成為創能、儲能示範空間。小木屋裝設太陽能板、儲能系統、氫能燃料電池、風力發電、能源管理系統,達到供電自給自足、不需仰賴台電供電的目標。吳盛忠說,轉型後的小木屋引來很多關注,已有不少國內、外學者專家和團體紛紛前往參訪取經。

第二個讓吳盛忠引以自豪的示範場域是建國花市公廁。這是嶄新且具創新的思考點,公園公廁透過自發自用電力帶頭示範,透過使用新型彩色印刷太陽能板,一反過去對於太陽能板予人烏漆嘛黑的厚重刻板印象,這些色彩繽紛的太陽能板還能結合裝置藝術,視覺上頗具美化效果。

其他三處示範場域分別是北市信義區清潔隊的苗圃停車場、建國高架橋下大安區清潔隊瑞安分隊以及台北市首座創能儲能示範宮廟──洲美里屈原宮。

吳盛忠指出,這些示範場域都是希望朝「自己用電自己發」的分散式發電目標發展,長期以來,大家習慣由台電統一配電、賣電,但其實歐美與日韓的腳步很早都已經在自發自用的路上,因應淨零趨勢,近期更快速發展。他說,自發自用有兩個好處:一,對國家整體能源來說,自發自用是分散式的,如果哪裡發生了問題,民生至少還能夠維持一段時間;二,目前面臨極端氣候的影響,或臨時性停電的時候,比較不會一次大範圍地遭遇停電。

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吳盛忠局長(右)接受風傳媒副總編輯周岐原(左)於《未來商學院》PODCAST節目單元專訪,針對ESG趨勢暢聊「創能、儲能、節能」的各種創新突破。(圖/風傳媒資料照)
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吳盛忠局長(右)接受風傳媒副總編輯周岐原(左)於《未來商學院》PODCAST節目單元專訪,針對ESG趨勢暢聊「創能、儲能、節能」的各種創新突破。(圖/風傳媒資料照)

有太陽的地方就可以「貼」來創電、儲電

能夠達成創能與儲能目標的關鍵之一是太陽能板技術的創新。吳盛忠說,可撓式(flexible)太陽能板產品輕、不易碎,甚至可任意搭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當然也可輕易與建築物整合在一起而減少不必要的支架裝設,這會更快速地讓生活環境充滿創能與儲能的機會。

吳盛忠進一步解釋,傳統太陽能板是玻璃硬板,一片300瓦的重量可能是一、二十公斤,施工都需要使用吊車,工序非常複雜浩大。但是可撓式太陽能板一片可以有30瓦,約400多公克,換言之,300瓦大致4公斤,比起傳統材質輕盈許多,人人都可以輕易拿起,而安裝工序上也可以一片一片貼上去,不需動用吊車,「任何地點都可以貼,只要能夠照到太陽的地方,都可以。」

因此,吳盛忠從可撓式太陽能板的擴展獲得非常多的想像空間,「建國高架橋的隔音牆、堤防、停車棚、公共汽車、學校牆壁、候車亭都可以貼」,幾乎可以說是掌握了「台北處處可發電」的關鍵奇點。

如此便利、生活化的新型太陽能板,對一般民眾來說,不會遙不可及。為鼓勵市民踴躍參與運用分散式發電,吳盛忠指出,台北市政府今年編列一億元經費,補助社區和住家安裝創能、儲能、節能設備。以社區來說,最高可獲補助600萬元,補助佔比最高可達49%,由台北市政府來支出,待蔚為風氣之後,大家就會更有信心一起推動。

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吳盛忠局長是二度回鍋擔任台北市環保局長,「台北處處可發電是他的目標。(圖/風傳媒資料照)
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吳盛忠局長是二度回鍋擔任台北市環保局長,「台北處處可發電是他的目標。(圖/風傳媒資料照)

新加坡發電與溫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項創能、儲能、節能的發展趨勢,吳盛忠在新加坡之行撞擊出不少靈感與落實方案。「新加坡處處都在發電!」他說,極端氣候導致今年七月第一周創下有史以來全球最熱的紀錄,特別是沒有騎樓的新加坡,酷暑難耐,因此政府搭起了一些棚子,減少人民受烈日與暴雨的極端衝擊。

而這些棚子上,吳盛忠觀察到新加坡政府也都放置太陽能板,因此到了晚上,店家都可以運用太陽能電力。此外,他們也在公車車頂放太陽能板,所以這座地狹人稠的城市國度,連發電也都不斷在爭取可能運用的空間。

吳盛忠認為,新加坡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靠填海出來的,與海爭地的背景可以提供台灣參考。除了創能與儲能之外,海濱公園的大溫室對農業發展也是很好的指引,「氣候變遷影響植物生長,水災帶來損失,太熱也長不出來,好幾層的損失,若是未來可參考新加坡類似的溫室設計,對農業會幫助非常大!」

如何擴大綠色能源的儲存量,進而分散尖峰時段用電的壓力,也就是所謂「削峰填谷」,其實跟能源的開源節流可以說是同樣重要。電力自發自用是世界的潮流,實現「台北處處可發電」則是吳盛忠的目標;更多專訪內容詳見文末資訊欄。

耳朵借我:未來商學院Podcast

──專訪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吳盛忠局長
【未來商學院】能源短缺該怎麼解?城市轉型最新成果:高架橋隔音牆能發電,公園也是儲能基地

早安,歡迎來到未來商學院,台灣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的日程愈來愈近,但是能源的消耗量也隨著經濟的成長與日俱增,當我們在探討創能與節能的同時,其實有一件事似乎也更顯重要──那就是儲能。

如何擴大能源的儲存量,進而分散尖峰時段用電的壓力,也就是所謂「削峰填谷」,其實跟能源的開源節流可以說是同樣重要。針對這個迫切的議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吳盛忠局長怎麼說!

受訪者: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吳盛忠局長
主持人:風傳媒副總編輯周岐原

【相關報導】

北市推動淨零轉型 打造山水綠公園創能儲能示範場域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65174

自己用電自己發 北市環保局清潔隊首裝發電及儲能系統
https://www.storm.mg/localarticle/4774389

守護環境無役不與 「室內空氣品質場所認證」讓臺北防疫超越全國
https://www.storm.mg/stylish/4769119

更多資訊請見:https://www.dep.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廣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