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接種疫苗慎防併發症 新竹馬偕成功治癒卡介苗併發關節炎

2018-10-15 18:26

? 人氣

新竹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林千裕細心檢視小病患病情。(圖/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新竹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林千裕細心檢視小病患病情。(圖/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家中幼童接種卡介苗不得不慎!新竹一名男童右膝突然腫了好大一包,父母帶他到新竹馬偕醫院檢查發現,個案在滿月時曾接種過卡介苗,懷疑可能是卡介苗接種後引發之骨炎、骨髓炎類的不良反應。在院方安排病童住院接受引流手術,檢體確認是結核桿菌感染,持續接受12個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未遺留長短腳或行動不便等後遺症,順利康復,檢體後經疾管署細菌培養確診為卡介苗菌引起之關節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掌握診治契機正確治療 獲國際期刊刊登論文肯定成果

新竹馬偕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指出,由於卡介苗是活菌減毒疫苗,部分免疫力較差的幼童接種後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常見且輕微的如接種部位局部膿瘍、淋巴結腫大等,極少數幼童則會如個案一樣,發生較嚴重的副作用。

不過,個案有卡介苗接種史,即使已經接種1、2年(個案發病時為接種後1年7個月),有經驗的醫師會警覺懷疑可能是接種後的不良反應,並安排專屬的結核桿菌培養,才有可能及早診斷、正確治療。

林千裕指出,由於院方掌握診治最佳時機,個案接受骨科清創手術並確認結核桿菌感染後,持續給予兩種有效抗結核藥物,監測未再出現其他骨關節症狀並完成12個月標準療程,順利痊癒。院方同時將檢體後送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鑑別,確認為卡介苗菌併發的關節炎,而非結核桿菌原發之關節炎。

據了解,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小兒胃腸肝膽內科醫師陳政忠、骨科醫師李毅明也共同將此個案撰寫成論文並獲刊登於「美國熱帶衛生醫療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也期望未來能拋磚引玉,提供第一線醫師臨床診斷時的參考依據。

新竹馬偕運用核磁共振影像,發現個案膿瘍位於右膝上方(白色箭頭處)。(圖/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新竹馬偕運用核磁共振影像,發現個案膿瘍位於右膝上方(白色箭頭處)。(圖/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卡介苗對肺結核防護力約五成,但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防護力可達八成,」林千裕解釋說,卡介苗雖然無法預防結核桿菌的原發性感染,但對於抑制結核桿菌在體內的散佈仍是目前最好的預防方式。

因此施打卡介苗主要用意在於避免幼童因免疫力不佳引發嚴重的結核桿菌併發症,包含結核性腦膜炎或全身散播性的結核病,這類疾病會造成腦積水、脊髓障礙、腦血管病變、腦梗塞等不可逆病變,最後導致終身殘疾的後遺症,致死率更高達20~40%。

幼童施打卡介苗 最遲不要超過1歲

林千裕提醒家有幼兒的爸媽,為加強孩子的保護力,記得主動帶小朋友到健兒門診施打卡介苗,最遲不要超過1歲。接種後,注射部位1到2週內會呈現小紅結節,之後逐漸變大,只有些微痛癢但不至於會發燒,4到6週後會形成膿瘍,保持清潔乾燥即可,3個月內會自動癒合結痂。

若超過1歲才施打,施打前必須先做皮膚結核菌素測驗,排除因嬰幼兒抵抗力較弱可能已經受到結核桿菌感染,此外,施打前也要先確認孩子是否有免疫機能不全方面的問題,以免併發其他嚴重感染。

新竹馬偕指出,即使有少數嚴重副作用發生,但權衡幼童若未接種卡介苗,可能有致死或導致失能的嚴重後果,且目前台灣結核盛行率雖已降低,也仍未達到國際抗癆聯盟建議可停止接種的條件,建議家長還是應按時帶孩子施打卡介苗,預防嚴重結核桿菌併發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