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一堆門窗、背影的丹麥作家,為何在死後數十年才被發掘?謝哲青道出他畫中的奧妙…

2019-02-15 12:34

? 人氣

那是一個恬靜的冬日午後,東京上野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內,人們在低聲細語中,從中世紀往後現代的旅途,緩緩移動。柯比意設計的博物館空間讓光線說話,所有的擾攘紛爭、所有的世故人情,都消融在藝術的美好之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迂迴的長廊盡頭,是赫默塞一九一○年的創作〈鋼琴前的艾達〉。妻子艾達坐在房間的另一頭,若有所思的背影,引人遐想。我站在畫前許久,突然發現身旁多了一位紳士裝扮的老先生,彷彿是李歐納.柯恩的東方版本,同樣饒有趣味地看著畫中的艾達。「你知道,畫家和他的妻子感情非常好吧!」突如其來的攀談,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我讀過幾篇文章,大概知道這件事。」「那你認為,他的畫充滿悲哀嗎?」「雖然大家都那麼說,但我總覺得有點不對勁……」我們都被畫中難以捉摸的寂寞,深深吸引。

鋼琴前的艾達Interior with Ida Playing the Piano, 1910(圖/維基百科)
鋼琴前的艾達Interior with Ida Playing the Piano, 1910(圖/維基百科)

「有沒有想過,這全是充滿愛的視線啊!」老先生意味深長地嘆口氣:「在他眼中,畫中的女人,就是他的全部。」

我和老先生肩並著肩,繼續在畫前待了許久。

結束漫長的旅行,返回丹麥定居的赫默塞夫婦,直到一九一六年畫家過世,他們似乎再也沒離開過哥本哈根。直到人生的最後,赫默塞與艾達擁有彼此,也只有彼此。在藝術家的眼中,妻子是無可取代的存在,言語無法傳達的愛,就用畫筆來傾訴。

赫默塞自始至終都以若即若離的距離,凝視情人的背影。如此的愛,比世人的想像更加深沉,也更加豐厚、圓滿。所有的蜜語甜言、海誓山盟,都化作黑、灰、白的色調,凝練成心無旁騖的深情注視。

愛,就潛藏在微不足道的日常事務,孤獨,原來也是愛情。突然間,連寂寞也變得美好,或許畫家和我們一樣,期待畫中女子的回眸與微笑。

作者介紹|謝哲青

豐富的學養和多領域的涉獵,曾被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報紙專題報導,為華人圈閃亮的藝術、旅行說書人,長期擔任國內各大型藝術文物展策展顧問與代言人。主持《青春愛讀書》,榮獲第五十一屆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著有《王者之爭》《歐遊情書》等多本著作,百科全書式博覽,卻又深具獨到觀點的行文風格,廣受讀者喜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圓神出版《寂寞博物館:20段名畫旅程,收留你說不出口的憂傷》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