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禁絕非洲豬瘟,可不能只靠機場檢疫!西班牙、巴西掌握這「三大關鍵」成功脫離疫區

2018-12-20 09:50

? 人氣

防疫關鍵三/廚餘安全管理

廚餘也是非洲豬瘟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面對外界擔憂,養豬業餵食豬隻廚餘的方式,是否可能成為防堵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疫情侵台的防疫漏洞?為了防堵廚餘成為風險之一,農委會防檢局呼籲養豬場內餵飼之廚餘,需符合蒸煮熟安全條件(達90℃,持續1小時)。並且依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建議定期消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農委會出席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時提到,目前已確認全台使用廚餘養豬的養豬場共有2,045場。而目前農委會正持續清查養豬場是否有符合廚的安全處置。至於未來是否有全面禁止養豬場以廚餘餵養豬隻的打算?農委會表示,短時間內取消廚餘養豬,對於養豬業者、環保衝擊影響重大,故暫不考慮。但若國內真傳出非洲豬瘟疫情,就會另行評估、考量。

(圖/華人健康網)
農委會防檢局呼籲養豬場內餵飼之廚餘,需符合蒸煮熟安全條件(達90℃,持續1小時),並且依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建議定期消毒養豬場。(圖/華人健康網)

他山之石:從疫區除名的成功經驗

非洲豬瘟最早於1921年在肯亞被科學家發現,起初只發生於非洲地區,直至1960年代,歐洲、南美洲、亞洲多國陸續傳出疫情,在全球60個已受非洲豬瘟影響的國家當中,成功根除疫情的僅有13國,目前仍然有47國列為疫區,其中包括亞洲唯一的一國中國。2018年8月,中國瀋陽首次出現非洲豬瘟病例,歷經4個月以來疫情急速蔓延,目前已擴大至22省。

儘管如此,在這近100年間,不乏成功控制、完全根絕疫情的案例,像是西班牙及巴西,都曾遭受重大疫情影響,如今西班牙的伊比利豬肉已成全球饕客口中的頂級美饌,巴西也成為了全球第四大豬肉出口國家。這兩個地區的「抗疫」過程,值得我們借鏡,以便提早部署,防患未然。

(圖/華人健康網)
(圖/華人健康網)

西班牙努力35年除名:伊比利豬肉馳名全球

最早於1960年即傳出疫情,無法出口肉類商品,對國家整體經濟造成巨額損失。經過各方協商,國內的豬農、獸醫與政府合作建立了一套控管機制,獸醫組成的團隊到各養豬場調查豬隻的疫情,並監控衛生環境,政府則提供貸款助業者購置清潔設備,改善養殖環境。三方努力之下,西班牙終於在1995年正式從疫區除名,也藉著成功的商業策略,將伊比利豬肉成功行銷至全世界。

巴西只花7年就除名:禁止使用廚餘餵豬

巴西的首例疫情則是於40年前爆發,1978年5月13日,在里約熱內盧一間養豬場出現大規模的豬隻死亡,被證實是非洲豬瘟引起;經過調查,該農場主人經常收集機場的廚餘餵養豬隻,當時正值歐洲疫情嚴重的時刻,巴西與葡萄牙、西班牙的航班往來又十分頻繁,故推測疫情便是由此而傳染到了巴西。

豬肉出口對當時的巴西而言,已是一大經濟命脈,疫情一傳出,政府當局立刻訂立根治計畫,除了禁止使用廚餘餵豬,也進行分區處理,撲殺疫區的豬隻,監控風險區豬隻的行動與健康狀況,疫情很快就得到控制,不到7年即防疫成功,在1984年12月獲得了根除非洲豬瘟的國際認證。

文/黃曼瑩、洪毓琪、韋冠宇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原標題:非洲豬瘟世紀決戰!防疫3大關鍵快check!)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