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意識不是呼口號!同志真的性別觀念比較正確?⋯⋯他分析:那可不一定!

2018-11-24 13:38

? 人氣

(2)對於其他性別議題可能不認識,或者採取不接受、不認同之態度,認為這些議題與同性戀不可於同時或同地一起出現,因為此舉只會讓大眾將這些議題直接與同性戀連結,造成同性戀無法翻轉舊有刻板印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筆者於上段以「同性戀」一詞書寫而非「同志」,特此說明:首先須知在台灣社會脈絡下,「同志」一詞其實涵蓋各種多元性別族群(即LGBTIAAQQ等),是為一種統稱;「男同志」、「女同志」則為「男同性戀」(gay)與「女同性戀」(lesbian)的別稱。因此由「同志遊行」一詞可知,遊行人群與倡議議題應當包含但不限於女、男同性戀之權益,也該看見、理解其他族群亟欲彰顯的意見。

以倡議性別平權的角度而言,性別友善的異性戀或許因接觸性別議題不深,在社會上受到汙名壓迫所苦的情況,或低於多元性別族群;然而同樣身為多元性別族群中的一支,男同志應深知自身族群受壓迫、被誤解的困境,更當提醒自己在追求婚姻平權時,看見某些其實並不因婚姻平權而明顯受惠的族群,有其更期待大眾認識的議題與生命。

當部分同性戀因擔心婚姻平權只差臨門一腳卻可能不通過,轉而要求這些同樣支持婚姻平權,只是也呈現其他議題的族群禁聲不語,忙於切割更小眾的性別議題,是否正落入了壓迫者的角色?此時又如何能讓更小眾的族群相信這些離目標較近的「盟友們」,一定會在達到其目標後,再轉身陪伴他們走那段更遙遠的平權之路?

論及於此,筆者僅針對觀察到男同志圈內的四項發現,與讀者們分享;也期盼包含筆者本身在內的各多元性別族群,在追求性別平等的路上,亦時時檢視自己是否雖然受到壓迫,卻也不自覺地成為壓迫者?畢竟弱勢與優勢,從來都是相對的概念。從人類歷史來看,有太多曾經被壓迫而揭竿起義的人們,在獲得權力、受到重視之後,卻搖身一變成了新的保守勢力,繼續忽視或汙名化更小眾的族群,卻忘了自己還沒成功翻身前,也曾在街頭吶喊過「人人平等」。

作者介紹|吳學儒

勵馨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性別與倡議專員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男人想想】「受到壓迫的既得利益者」?男同志可以如何自省

責任編輯/陳秉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