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芳專欄:那一道緬甸酸菜魚湯

2018-11-03 10:30

? 人氣

洛神葉也是緬甸經常拿來料理的食材之一。(取自網路)

洛神葉也是緬甸經常拿來料理的食材之一。(取自網路)

「二哥,下回我們來看你的時候,我順便煮酸菜魚湯給你吃好嗎?應該好多年沒吃了。」他點頭,但怎樣也無法在十二月買到酸菜葉,我的失約成為永遠。

那年冬天,特別回到中和華新街買菜。這是從氣味到街景,大台北最具異國風情的一條街,許多招牌直接寫上畫圈圈的緬文,穿著沙龍夾腳拖的男女在緬甸小吃店和雜貨店進出,菜市場更有一些傳統台灣市場少見的蔬菜、醃漬食物和熟食,例如緬甸著名小吃魚湯麵需要的香蕉莖、香茅,以及緬甸產製的魚露和蝦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婚後第一個家就在華新街,這是我曾經住了七年的地方。

公公從緬甸來台落腳華新街

但那天從市場頭走到市場尾,問遍大小菜攤,遍尋不著我急著要用的食材,「有沒有賣一種緬甸酸菜葉,綠綠的,煮了以後變成咖啡色黏黏的,常和洋蔥、辣椒、蝦醬一起炒?」我急了,明明以前很常見到的啊,「妳說的應該是Chin baung yeh(緬語發音),夏天才有啦。」總算巷尾一位賣自家種青菜的阿公告訴我。有點難過,原本想做一道「緬甸酸菜魚湯」,這是緬甸華僑的公公教我的第一道料理。

搬離華新街太多年,竟已忘記這是季節菜。心中滋味難以言說,走出市場,我告訴開車等在街口的先生:「對不起,沒買到,不能煮給二哥吃了。」之前到醫院探望癌末的二哥,他已胃口盡失。我問他:「二哥,下回我們來看你的時候,我順便煮酸菜魚湯給你吃好嗎?應該好多年沒吃了。」他點頭,但怎樣也無法在十二月買到酸菜葉,我的失約成為永遠。

20160416-2016新北市潑水節.新住民過年,中和華新街封街.展現異國多元風情.紓解思鄉情懷.(陳明仁攝)
新北市中和華新街是大台北最具異國風情的一條街,過年時也會有異國多元風情活動。(資料照,陳明仁攝)

其實公公走後,這道菜已絕跡餐桌多年。認識公公時,他八十出頭,我是二十五歲新嫁娘,先生是他知天命之年的老來子,我們之間的相處不像翁媳,更像爺爺與孫女。他是廣東梅縣客家人,一九二○年代隨父親移居到緬甸,當時緬甸仍是英國殖民地,仰光是東南亞最國際化的大都會,那也是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緬甸歲月》(Burmese Days)中迷人又墮落的時代。

二戰後,緬甸獨立,卻陷入政治混亂,隨尼溫軍政府上台(六二年)執政,逐漸走向社會主義鎖國,幣制改革(六四年政府下令停止五十元及百元大鈔流通)讓太多華僑一夕間畢生財產付諸流水,華文出版許可與華校教育陸續被廢。

終於六五年公公舉家遷至台灣,輾轉後落腳華新街。中永和與台北市中心以新店溪一水之隔,彎彎曲曲的巷弄街道原本就「藏著」許多大陸各省遷台新移民,愈往景平路華新街一帶走,房租房價愈便宜,又有不少如德州儀器等工廠,接納初來乍到、缺乏安全感、尋找舊僑聚落的緬甸新住民。當我結婚時,公公一家已在華新街落戶近二十年。

酸、軟、滑,加上蒜香辣味

記得那天,公公興沖沖拿出一盆朋友分給他的綠色盆栽,用客家腔國語告訴我:「這是Chin baung yeh,酸菜葉,仰光很好種,台灣不容易活啊!很好吃,欽文(先生名)他們兄弟從小就很喜歡。」他殷勤照顧,陽台上搬進搬出,注意澆水和日曬,終於在一天傍晚,公公剪下一大把嫩葉,莖頭暗紅,葉片形狀像楓葉但三掌更細長。公公說這葉可炒可煮,有些人習慣先燙過,但他通常直接入鍋。

酸菜魚湯(取自網路)
酸菜魚湯(取自網路)

那晚公公教我兩道酸菜葉料理,先用蒜末和洋蔥末爆香,放點蝦米一起炒,然後放入粗切後的酸菜葉同炒,油多放一點,更別忘記辣椒,「緬甸人會放蝦醬炒,我們放不放都可以。」公公是虔誠一貫教信徒,茹素多年,他自己吃的話當然不放蝦米和蝦醬,但為孩子做料理時則酌量放點增香。他又說,先生幾兄弟更喜歡吃酸菜魚湯,一樣是先炒香,之後加水煮滾,放入吳郭魚慢煮個二十分鐘。

該怎麼形容那味道呢?炒煮過的酸菜葉釋放出黏稠汁液,酸、軟、滑,加上蒜香、辣味,一入口馬上要配上白飯。先生下班回家,看到久違的緬甸酸菜魚湯,眼睛發亮,真是他喜歡的童年滋味。可這葉子果然不易活,印象中不到一年就死了。某天公公又很高興告訴我:「菜市場有人在賣了,一大把二十元,我們以後不必再自己種了。」他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

重返僑居地嘗褐黑酸菜葉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先生決定在離開緬甸五十三年後重回僑居地,包括我們全家四人、二嫂和兩個孩子、大哥則自澳洲飛去會合。一行十人自仰光飛到密支那、曼德勒、蒲干、茵來湖,探訪他們的出生地、故居、就讀過的天主教華校,當然更沒有忘記去吃道地緬甸菜。不像台灣餐廳現點現做,傳統緬甸餐廳是將一道道菜餚事先做好一大盤,客人點好菜後分裝在一個個迷你小缽小碟上桌,每人面前擺一盤白飯,大家圍著矮桌盤腿而坐分食。果然,從咖哩牛肉、薑黃豬肉、咖哩魚,每一道菜餚都又油又鹹又酸又辣,我指著那一道加上酸筍絲一起炒的褐黑色酸菜葉,對孩子們說:「你們一定要嘗嘗這是公公和二伯以前最愛吃的。」

不久前才知道,Chin baung yeh其實有中文名,是做蜜餞和茶飲的洛神花之葉。

*作者曾任天下文化執行副總編輯、時報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本文原刋《新新聞》1652期,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宜芳 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