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舌尖上的日本戰國史

2015-06-21 05:30

? 人氣

日之丸便當。

日之丸便當。

眾所周知,日本戰國時,有所謂關東三雄:拿孫子兵法做招牌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黑澤明《影武者》的主角),剛正不阿的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相模的獅子北條氏康。當然,日本地方不大,海澱區那麼大的地方都能整出四天王八大將之類,肥前之熊美濃之蝮蛇等各類動物稱號也不勝枚舉,只說吃的。北條氏康家在如今的東京附近,所以守著東南海灣,不止一部電影裡,都描述他擊退上杉謙信的攻擊後,邊吃海鮮雜煮邊看海,得意:「真美啊,決不能讓謙信看見相模的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概,歷史上氏康是真愛吃雜煮吧。

上杉謙信家的王牌軍糧,叫做「日之丸便當」,用一個桶狀容器,裝白米飯,加個梅子,裝在腰帶上就走——聽起來就寒磣多了。

現在你去山梨縣,當地還在賣一種黃豆粉麻糬餅,號稱是武田信玄所制,就叫信玄餅。其實武田家當時最有名的,是甲州的麵條:類似於刀削麵的做法,加蔬菜與白味噌調味,很方便,又飽肚子。

東北大名,獨眼龍伊達政宗家,有所謂「仙台味噌」,據說放久了也不壞。據說政宗家的軍糧品種多樣,納豆和豆腐的記載都有,士兵們算是有口福。

信玄餅
信玄餅

哪位問了:軍糧裡有個豆腐、有點味噌、加個麵條,就叫有口福了麼?沒法子,日本戰國時,大家都沒什麼好吃的。日本本土不產羊,所以日本料理裡沒羊肉吃;牛,1853年前日本是普遍不吃的;實際上,8世紀時,篤信佛教的嵯峨天皇首發「肉食禁令」,要到1876年明治天皇才正式下令解禁,在此期間,日本人吃肉都小心翼翼。老百姓吃米飯加醃漬蘿蔔,諸侯大名吃米飯,配上醃漬蘿蔔、醬湯、時令野菜和好魚,就算是難得了。住在伊勢灣附近的,會把伊勢海老——也就是大龍蝦——當寶。

且說日本戰國第一梟雄織田信長。因為遊戲與漫畫,這位名氣極大,確實是開拓日本新時代的人物。不信鬼神,不講情面,野心勃勃,大肆引入西洋宗教對抗日本本土僧侶。其中1569年,葡萄牙傳教士弗洛伊斯來拜見他,就帶了禮物金平糖。金平糖是什麼呢?答:就是冰糖煮掉水分後,用小麥粉做成,傳統工藝是用熱鍋不斷搖,迫使糖滾動,搖出表面的碎疙瘩為止。信長答應了弗洛伊斯傳教的事兒——好,信長收了一瓶葡萄牙金平糖,就把日本本土僧侶們給端了。

金平糖
金平糖

1582年信長在天下大局在握時,被部下明智光秀謀反於京都本能寺,是名聞遐邇的戰國轉捩點,當時還叫做羽柴秀吉(這還不是他的真名)、後來叫做豐臣秀吉的那位,快馬加鞭五日奔走二百公里回來,天王山之戰擊敗明智光秀掌握大權。但這裡面有兩個細節。

其一,一般傳聞,光秀對信長的大不滿處,是因為信長公開侮慢了他,理由呢?嗯,一種傳說是:信長要招待盟友德川家康吃飯,光秀管廚房,忙著催琵琶湖調新鮮魚過來,沒打掃乾淨,信長過來一視察,大怒:這廚房髒成這樣,要丟誰的人呐?當場不給光秀面子,光秀就生氣了……

其二,秀吉五日奔走二百公里,路上諸位士兵吃什麼?一種傳說是:秀吉豁出去了,高價請沿路百姓商家開倉,將米煮成了飯,用淋過鹽水的草袋裹上,讓牛馬馱著,隨軍前進。一路小跑的部隊不許停,誰餓了就從米袋裡摸一把鹽水飯吃了充饑。就這麼拼命,這才趕上了天王山。後來秀吉覺得這法子挺好,賤嶽之戰時,又這麼玩了一遍——不知道士兵有沒有跑出盲腸炎。

秀吉得了天下,成了關白——類似于首相——當然也要講吃講喝了。現在您去大阪城,還看得見他金光璀璨的裝飾。畢竟是尾張地方的農民出身,喜歡土豪金,吃東西也講究奢靡。這時候就有位來跟他唱對臺戲的了:那就是日本史上茶道第一大宗師千利休(千宗易)。這位先生喜歡「草庵茶室」,念的是﹂清敬和寂」四字真言,認為「茶道不過是點火煮茶而已」。他最有名的創舉之一,就是懷石料理。如今你去日本點菜,懷石料理是正經十四道程式的流水大菜。諸如京都的辻留、大阪的吉兆這種「不管實際上是否好吃而且價碼牌看得嚇死你,但去吃就對了」的店,吃時不免戰戰兢兢。但懷石料理初創時,就是茶會上果腹之用。懷石者,僧侶餓了,抱著石頭暖腹的意思,清淨簡素,本不華麗。千宗易時代的懷石料理,是所謂一汁三菜。汁是大醬湯,三菜是涼拌野菜、燉菜和烤魚,一小點兒米飯。當然,千利休後來跟秀吉鬧大了,被迫自盡,那是後話。

千利休宅邸
千利休宅邸

秀吉家裡第一號管事的,也就是頭號奉行,是性格耿直的石田三成。這位先生一輩子都和吃喝有關。當日他怎麼跟了秀吉呢?一種傳說是:秀吉在近江國打獵時,在觀音寺休息喝茶。當時還是小沙彌的三成,先後獻了三次茶:大碗溫茶,先解渴;小碗熱茶,提提神;再小碗燙茶,咂摸滋味。秀吉覺得這小沙彌聰明,帶回去吧!

三成第二次和茶搭關係,是某次茶會,大家輪流喝一碗茶。身帶膿瘡的大谷吉繼不小心滴了流膿進茶碗,眾人都嫌惡心,三成眉頭不皺便喝了。從此大谷與他成了生死之交,終於為他連命都斷送在關原之戰了。

末一個故事,還是和吃有關。秀吉過世後,三成為了護著豐臣家權柄,與德川家康會戰於關原,輸了,要處決了。三成臨刑前口渴,要水喝,士兵給他柿子,三成一搖頭:「柿子吃了生痰!」士兵都笑他:將死之人,還在意痰!三成表示:成大事的人,就是要到最後一刻都貫徹始終——死也要死得有範兒。

且說日本戰國有三大梟雄:前頭說過了吞吐風雲但中道崩殂的織田信長,以及權謀巧變從農民到首相的豐臣秀吉;最後成大事的,是堅忍沉默、終成大事、開三百年幕府的德川家康。只可惜他老人家1615年徹底平了豐臣家,隔年就過世了,死因是胃病。吃壞了什麼呢?醫官追根尋源,說都怪京都富商世家茶屋清次,居然給家康大人獻了鯛魚天婦羅!

當然這理由,也是逸話傳說。但天婦羅這玩意,值得多說幾句。按天婦羅三字,也是舶來品、翻譯名。早年葡萄牙人愛吃魚,又信天主教;每逢大齋期,禁吃肉了,就來吃魚。葡萄牙人的料理法很有名:拿奶油麵糊,裹好了水果或海鮮,炸了吃,魚亦然。這麼吃魚,又不破戒,又中吃,真是兩全其美。這種魚吃法,就叫做ad tempora quadragesima——葡萄牙語的意思是:「守大齋期」。這東西和金平糖一起傳入日本,日本一看:讀音不是tempura麼?好,就叫天婦羅吧!

天婦羅
天婦羅

自家康公過世後,江戶城內將軍內府,就不許吃天婦羅。聽著像是家康吃天婦羅得胃癌,搞得幕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實際上天婦羅這玩意是大火油炸,容易著火,一燒起來,江戶那些木結構建築,就此灰飛煙滅矣。江戶本來就多火,以至於巡捕、相撲手和消防隊長,是江戶民間媒婆最喜歡的三大物件——消防隊權重如此。但百姓摸黑,州官依然放火。1867年幕府終結時,就有傳說搜檢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住處,挖出五寸大盤,裝天婦羅的。可見將軍不許老百姓沾這個,自己卻私下偷吃,大快朵頤。

當然,德川家康公捨命吃天婦羅,真也可以理解:如前所述,日本人那時候,也就是吃吃海魚野菜、蘿蔔白飯、牛蒡昆布,太清淡了。德川家康出了名的能忍,隱忍了一輩子,終於天下大定;天婦羅這種油炸的高熱量美食當前,是該規行矩步繼續忍著,以七十五歲高齡磨磨唧唧,還是心無掛礙、甩開腮幫、享受人生?吃個痛快吧!——好了,他老人家就隨著天婦羅去了,日本戰國時代正式結束,德川幕府開始了。

*作者為80後知名作家,中國籃壇頂級評論家。著有長篇小說《傾城》》《加州女郎》《朝絲暮雪》及體育類作品《邁克爾·喬丹與他的時代》《The Answer:阿倫·艾弗森傳》等。(原文刊載騰訊大家網,責任編輯:陳小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