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有蟑螂找不到?專家揭開小強隱藏秘密:爬在牆壁上、天花板都不會掉下來

2024-04-12 10:00

? 人氣

蟑螂奔跑起來的速度可以達到1.5公尺/秒,換算成同樣大小,速度是獵豹的兩倍!(示意圖/取自photoAC)

蟑螂奔跑起來的速度可以達到1.5公尺/秒,換算成同樣大小,速度是獵豹的兩倍!(示意圖/取自photoAC)

遺世獨立的蟑螂洞

馬來西亞是全世界著名的燕窩產地,山打根的哥曼洞中,有成千上萬的金絲燕在石壁上築巢,洞穴深不見光,洞壁溼潤光滑,極難有天敵能偷食牠們的蛋。當地人在洞壁邊緣修建棧道,方便定時去採集燕窩,我們對這種獨特的洞穴生態非常感興趣,便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前往觀察。沒想到還沒走進洞穴,就有一股濃烈難聞的氨水味從洞口飄了出來,熏得我們直捂鼻子。強忍著味道,沿著棧道在洞中繞行一圈,壁頂的燕窩數量十分驚人,密密麻麻地排布,有些更高的角落裡還有被驚醒的蝙蝠飛舞。洞穴中間是堆積成山不知道已經積累多少年的燕子屎,所有的臭味都是從這裡散發出來。我們努力地貼著牆壁行走,根本不想去看。然而一個調皮的老師往糞便堆裡扔了一塊小石頭,這個糞便堆竟然像活過來一樣在蠕動,我們發現其中有數不盡的蟑螂鑽來鑽去,極其震撼,把我嚇得快神志失常了。這麼一鬧才發現,洞穴壁上也爬著很多蟑螂,牠們在手電筒光下顯得格外油亮,但我們完全沒有心情多做觀察,迅速逃離這個令人心驚膽戰的地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潮溼昏暗的洞穴不僅給金絲燕提供絕佳的天然庇護所,也是蟑螂最喜歡的環境。由於有燕子的糞便替牠們提供營養,不再需要離開洞穴,千萬年的演變中,慢慢成為與世隔絕的洞穴生物,成為當地特有品種——哥曼洞蟑螂。牠們有著高超的攀爬本領,在溼滑的石壁上如履平地,在複雜的洞穴環境中來去自如。

蟑螂腿的小心機

腿是陸地生物非常重要的器官,所有陸地上的動物或多或少都有「腿」。從最少的開始,沒有腿的蛇和蝸牛,牠們善於在多樣化的環境中爬行,但速度絕對算不上快。兩條腿的人和鳥,一個是哺乳動物的最強者,一個是爬行動物的最強者,可見解放「雙手」非常有效。四條腿的一切動物是自然界最常見的類型,四條腿能提供更好的穩定性和奔跑速度,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動物就是四條腿的獵豹。六條腿的昆蟲是物種多樣性最高的類群,牠們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地方。八條腿的蜘蛛,一百多條腿的地蜈蚣,一千多條腿的馬陸,節肢動物們有著更多腿。

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種類最多的生物類群,六條腿帶給牠們哪些好處呢?首先,昆蟲腿一般稱為足,為昆蟲提供支撐和行動能力。但六條腿顯然有點多餘,更何況許多昆蟲成蟲後具備飛行能力,腿的步行功能更加不重要了。因此昆蟲六足的最大優勢在於足的分化,最基本類型是步行足,但許多昆蟲會將足進行「改裝」,賦予別的能力,例如蜜蜂的後足特化成攜粉足,具備大量絨毛用於攜帶花粉;螻蛄的前足特化成挖掘足,用於在地底下挖土;螳螂的前足特化成捕捉足,有了更遠的攻擊距離。

但有些保留全部的六條步行足,用於在複雜的地面活動或快速奔跑,蟑螂就是其中一種。與動物的四條腿分布的軀幹邊緣不同,昆蟲的六條腿是從身體中間的胸部往外長出,因此比四足動物更難保持平衡。而六條步行足最大的好處就在於穩定性,昆蟲爬行時,往往是一邊的第一條腿、第三條腿和另一邊的中間腿抬起,其他腿著地,這樣就能保證至少有三條腿著地,且這三條腿形成穩定的三角形。這種三腳架一樣的步態,使得蟑螂可以在任何環境都如履平地。此外,牠們足的末端長有爪,類似於抓鉤的結構,因此蟑螂即便在垂直的牆面甚至是天花板上爬行,也完全不會掉下來。而蟑螂奔跑起來的速度可以達到一.五公尺/秒,換算成同樣大小,速度是獵豹的兩倍!蟑螂奔跑時的步態和獵豹類似,前面兩條腿先同時著地,然後中間的兩條腿同時著地,再然後是後面的兩條腿。這種類似於蹦蹦跳的方式能夠替蟑螂提供極快的加速度,幫助牠們逃離危險。很多時候蟑螂已經跑出去幾公尺遠,但牠們的大腦還沒來得及想明白為什麼要跑。

作者介紹|陳睿、蘇洽帆

陳睿

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科院「dou知計畫」特聘科普專家;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科普部主任;中國石探記科學家團隊總負責人。多次為國內多所大學、中小學及博物館做專題系列科普講座,多次負責承辦國內外大型博物館展覽。參與科學考察數十次,曾率隊深入喜馬拉雅山脈、神農架、雅魯藏布大峽谷、秦嶺、橫斷山脈等地區,行程數十萬公里,記錄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世界。

蘇洽帆

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多次赴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深入雲貴川、西藏等自然保護區進行動植物考察;曾任廣東省博物館科普老師,動植物文化講師;北京多所中小學自然科學課程輔導教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原標題:蟑螂 無往不利)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