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當宰相薪水超多卻買不起房!是因為幫哥哥蘇東坡還房貸?揭密史上最深兄弟情

2024-03-24 11:10

? 人氣

有人說蘇轍不惜用官位給蘇東坡贖罪,還拿出鉅款為哥哥還房貸,處處以兄長為先,頗有「兄控」情節。(示意圖/取自imdb)

有人說蘇轍不惜用官位給蘇東坡贖罪,還拿出鉅款為哥哥還房貸,處處以兄長為先,頗有「兄控」情節。(示意圖/取自imdb)

網路上很多文章談蘇東坡和弟弟蘇轍的關係,有的猛誇蘇轍是「大宋第一暖男」,有的說蘇轍不惜用官位給蘇東坡贖罪,為了拯救哥哥才一路做到宰相,還拿出鉅款為哥哥還房貸,處處以兄長為先,頗有「兄控」情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真實歷史上,蘇轍對蘇軾確實很好,但要說他是為了哥哥還房貸,為了哥哥才去當宰相,那就太扯了。

蘇軾蘇轍的家庭關係

我們先簡單聊聊蘇軾和蘇轍的前半生。

唐宋八大家,蘇家占三個:蘇洵、蘇軾、蘇轍。其中蘇洵是老爸,蘇軾是大哥,蘇轍是小弟,關於這一點,人所共知。蘇洵總共生下三個兒子,大兒子名叫蘇景先,在蘇軾三歲(虛歲)那年不幸夭折了。照這個排行,蘇軾是老二,蘇轍應該算老三。

蘇軾和蘇轍同父,但未必同母,因為老爸蘇洵娶了一妻二妾,妻子姓程,兩個小妾分別姓楊和姓任。程氏生了蘇軾,史有明載,但蘇轍是誰生的呢?可能是程氏生的,也可能是楊氏或任氏生的。

傳說蘇軾還有個妹妹,人稱「蘇小妹」,嫁給蘇軾的得意門生秦少游。其實蘇軾根本沒有妹妹,只有一個姐姐,在眉山大家族中排行第八,人稱「蘇八娘」。蘇八娘嫁到眉山官宦之家,二十歲左右被虐待至死,所以蘇軾哥倆做官以後,很長時間都不和姐姐的婆家人來往。

蘇軾一家之關係圖。(圖/時報出版提供)
蘇軾一家之關係圖。(圖/時報出版提供)

蘇軾和蘇轍在同一年結婚,那年蘇軾十九歲,蘇轍才十六歲。婚後第二年,哥倆就跟隨父親蘇洵進京考舉人,然後又考進士。蘇軾和蘇轍同時考中進士,但蘇洵卻因屢次落榜,這回根本沒有參加考試。考中進士後,蘇軾和蘇轍又參加國家公務員選拔考試(銓試),都沒過關。直到一○六一年,兄弟二人再次進京,終於在最高級別的選官考試(制舉)中取得優異成績。當時蘇軾二十六歲,蘇轍二十三歲。

蘇軾蘇轍的官場生活

一○六二年,蘇軾正式進入官場,被派往陝西做官,而蘇轍則謝絕朝廷的派遣,留在京城開封侍奉蘇洵。蘇軾在鳳翔府(今陝西寶雞一帶)當了三年「簽判」(全稱「簽書判官廳公事」,相當於市政府祕書長),蘇轍則留在開封侍奉老爸三年。也就是說,為了向父親盡孝,也為了讓哥哥安心工作,蘇轍放棄了早早做官的機會。用儒家倫理講,蘇轍同時做到「孝」和「悌」,堪稱道德標竿。

一○六五年,蘇軾從陝西回到開封,改做京官。眼見哥哥回京,父親有人侍奉,蘇轍才前往河北大名府擔任「推官」(相當於市政府副祕書長),那是他在官場的第一份工作。

但蘇轍到大名府才一年,父親就去世了,蘇轍和蘇軾扶柩還鄉,丁憂守制,直到一○六九年才再次進京。進京後,蘇軾在開封府做「推官」,蘇轍被派往陳州(今河南周口)做「教授」(相當於市教育局長)。此後十年裡,蘇軾仕途都很順利,從推官升通判(副市長),從通判升知州(市長),在各地崗位上不斷升遷。蘇轍呢?一直當副職,不過官銜也在緩慢升遷。

烏臺詩案

但是一○七九年,蘇軾在浙江湖州當知州時,出大事了,著名的「烏臺詩案」來了。

關於烏臺詩案的前因後果,各種論述車載斗量,無需本書囉嗦,我們只需要看看蘇轍在此案中的表現。

案發之時,遠在湖州的蘇軾毫不知情,而正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做簽判的蘇轍因離開封很近,收到好友王詵王駙馬的書信,趕緊派僕人騎快馬飛奔湖州。遺憾的是,那個僕人半道上耽擱,讓抓捕蘇軾的欽差趕到前面。當然,就算僕人能提前趕到湖州,也不可能扭轉案情,但至少可以讓蘇軾有個心理準備。

一○七九年八月十八,蘇軾被押解到開封,當天深夜下了大獄。蘇轍先託京城友人打探案情,然後向皇帝宋神宗上書求情。這篇文章叫作〈為兄軾下獄上書〉,全文有幾百字,我們只摘錄其中最關鍵的幾句:

「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今者竊聞其得罪,逮捕赴獄,舉家驚號。」微臣早年喪父,與兄長蘇軾相依為命,如今得知他被捕入獄,全家驚恐,痛哭失聲。

「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我哥蘇軾本性並不壞,僅僅是天性耿直,愛發議論,被人抓住把柄。

「臣欲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非敢望末減其罪,但得免下獄死為幸。」微臣願意將所有官職還給朝廷,只求陛下開恩,不敢奢望您免去他的罪過,但願您能饒他一死。

蘇轍與蘇軾的兄弟感情向來深厚,這篇文章發於肺腑,絕無水分。

宋人筆記《萍洲可談》記載,蘇軾被捕,驚慌失措,妻兒在後面大哭跟隨,走到湖州西門時,蘇軾朝天高喊:「子由,以妻子累爾!」意思是希望遠方的蘇轍能聽見,自己生死未卜,只能將老婆、孩子託付給蘇轍。

另一部宋人筆記《避暑錄話》記載,蘇軾入獄,未知生死,讓大兒子蘇邁探聽案情,如果聽到宣判死刑的噩耗,就送一條魚到獄中。哪知一個月以後,蘇邁離京借錢,請親戚送牢飯,親戚誤送醃魚。蘇軾見魚大驚,寫絕命詩寄給蘇轍:「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詩意很明確,先說將家屬託付給蘇轍,又說希望來生還能和蘇轍做兄弟。

常有學者以「宋朝不殺士大夫」為理由,懷疑以上兩段記載的真實性。其實,宋朝皇帝從來沒有「不殺士大夫」這條祖訓。再翻開《宋史》,宋神宗曾將文官李逢凌遲,宋徽宗曾將王安石的外孫吳侔凌遲,宋欽宗殺死蔡京的兒子蔡攸,宋高宗砍掉太學生陳東的頭,又將「篡位」的大臣張邦昌賜死。到南宋中葉,更有宰相韓侂胄、大臣蘇師旦、狀元華岳等人被殺……所以在烏臺詩案裡,只要皇帝真的動怒,蘇東坡絕對難逃一死。

蘇東坡怕死嗎?那是肯定的。趨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喜生畏死是人之天性,就連蘇東坡也不例外。但在小命難保之時,蘇東坡第一個想到的總是蘇轍。

當時寧可罷官也要為蘇軾求情的人還有很多,我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名單,其中包括駙馬王詵、蘇轍的上司張方平、蘇軾的同鄉范鎮、蘇軾的同年進士章惇、蘇軾的學生黃庭堅、黃庭堅的舅舅李常、黃庭堅的岳父孫覺、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這些人都是官員,有的還是高官。後來蘇東坡出獄,流放黃州,這些求情者都受到牽連,有的被罷官,有的被降級,有的被罰款。

蘇轍的升官之路

比較哥倆的性格,蘇東坡更加直率,更加幽默,更喜歡開人玩笑,所以樹敵較多。蘇轍呢?少年老成,城府較深,所以後半生升官更快。

宋哲宗在位時,奶奶高太后垂簾聽政,蘇軾兄弟都得到重用。蘇軾從杭州知州升禮部侍郎,又從禮部侍郎升禮部尚書。蘇轍從戶部侍郎升御史中丞,又從御史中丞升尚書右丞。宋朝採取的是群相制度,朝堂上一群宰相,其中「尚書右丞」只比「尚書左丞」低半級,相當於副宰相。到這時候,蘇轍的官位已經比蘇軾高了。

蘇轍為什麼能做更大的官呢?那時候實際上的國家元首並非宋哲宗,而是高太后。高太后非常謹慎,更喜歡生性謹慎的蘇轍。

但蘇轍有時候又太謹慎,謹慎到簡直欠揍的地步。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一○九一年六月,西夏十萬大軍入侵陝西,屠戮軍民萬餘人。高太后召集群臣商討對策,另幾個宰相都主張出兵反擊,蘇轍卻極力反對。

蘇轍說:「凡欲用兵,先論理之曲直。我若不直,則兵決不當用。」出兵先看占不占理,如果我方不占理,堅決不能出兵。

蘇轍又說:「夏人引兵十萬,直壓熙河境上,不於他處作過,專於所爭處殺人,此意可見。此非西人之非,皆朝廷不直之故。」西夏幹嘛出兵十萬來打我們呢?因為我們對不起西夏。

蘇轍還說:「邊臣貪功生事,不足以示威,徒足以敗壞疆議,理須戒敕。」邊疆守將和西夏交戰,屬於貪功生事,於我大宋不利,朝廷應該申斥守將。

其實西夏一直在攻打北宋邊疆,王安石變法時期主動出擊,奪回失地,還修築許多堡壘。司馬光一執政,不僅將那些土地拱手送給西夏,還將堡壘拆除。做為司馬光的追隨者,蘇轍繼續堅持綏靖政策,處處對西夏退讓。他真實的想法是:西夏可以不遵守約定,我們大宋不能不遵守,因為一打仗就沒好果子吃,「兵起之後,兵連禍結,三五年不得休,將奈何?」(蘇轍〈潁濱遺老傳〉)假如我們穿越到宋朝,給蘇轍解釋「和平是打出來的,不是求出來的」這個道理,他不但聽不進去,還會罵我們「貪功生事」。

等到高太后薨逝,宋哲宗親政,蘇轍的相權很快就被剝奪,為啥?不僅是因為宋哲宗想要改換朝臣班底,也是因為少年皇帝年輕氣盛,早就對蘇轍軟弱無能的綏靖外交政策反感透頂。

蘇轍蘇轍官至宰相,為何買不起房

假如拋開軍國大事不談,蘇轍倒是顯得親切可愛,像個真正的暖男。

蘇轍有幾首詩提到買房的事,其中一首五言詩的開頭是:「我老無定居,投老旋求宅。」另一首五言詩的開頭是:「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還有一首七言詩:「我年七十無住宅,斤斧登登亂朝夕。」詩意都差不多,都是說自己到晚年還沒有房子。

其實蘇轍早年在開封是有房子的,那是父親蘇洵買的,位於開封內城西門宜秋門(俗稱「老鄭門」)附近,取名「宜秋園」,又叫「南園」。蘇洵一輩子沒考中進士,晚年靠歐陽修舉薦才當上九品小官,俸祿極低,根本付不起房款,向同鄉大臣范鎮借了很多錢。這筆債由誰來還呢?主要是由蘇東坡償還。蘇東坡做官早,前半生的官位也比蘇轍高,有能力替父親還債。

烏臺詩案之後,蘇軾和蘇轍先後被貶,不在京師居住,於是託人賣掉宜秋園。此後蘇軾在黃州建造「雪堂」,蘇轍在筠州建造「東軒」,都屬於自建房。後來宋哲宗即位,二人回京,蘇軾在常州宜興買下一座農莊,蘇轍仍舊沒有買房,但在開封城郊買幾百畝農田,租給佃戶耕種。

蘇轍買房是在七十歲那年,地點是在河南許昌,房子是一座破舊的大院子,將近百間,被蘇轍擴建到百餘間。那是蘇轍第一次買房,也是最後一次。蘇轍官至宰相,俸祿極其優厚,為何到七十歲才買房?倒不是他不想買,而是他開銷太大。

子由有五女,負債如山積

千萬不要相信那些信口雌黃的網路文章,說蘇轍將全部積蓄都拿來幫助哥哥。從哥倆現存的信劄來看,蘇軾在經濟上幫助蘇轍的次數倒更多一些,因為蘇轍的女兒很多。

蘇轍總共生了七個女兒,其中兩個夭折。為了讓五個女兒出嫁得風光一些,蘇轍幾乎花光畢生積蓄。據蘇轍的孫子蘇籀《欒城遺言》書中記載,僅僅是第五個女兒出嫁,蘇轍就賣掉開封城郊的幾百畝地,換來九千四百貫銅錢,全部做為嫁妝。按照購買力推算,九千四百貫銅錢相當於新臺幣幾千萬元。

為了嫁閨女,竟然賣地、賣房,甚至還要借債,現代人聽了可能會感到稀奇,其實在宋朝司空見慣。宋朝家訓經典《世範》寫道:「當早為儲蓄衣衾、妝奩之具,及至遣嫁,乃不費力。若置而不問,但稱臨時,此有何術?不過臨時鬻田廬。」生了女兒就要早早地準備嫁妝,假如等到出嫁時才去準備,怎麼來得及呢?恐怕只能賣房子、賣地了。

宋朝盛行厚嫁之風,南宋初年跟隨宋高宗南渡的大臣李光生了個女兒,朋友寫信祝賀,李光回信道:「家有五女,賊盜不過其門。」你們就別祝賀了,我發愁還來不及呢!沒聽俗話說嗎?誰家要是生了五個女兒,連小偷都不屑於光顧他們家。而蘇轍剛好有五個女兒存活,所以蘇軾寫給同學章惇的一封信裡感嘆:「子由有五女,負債如山積。」我弟弟蘇轍不幸生下五個女兒,欠下一屁股巨債。

那麼好,答案來了:蘇轍做那麼大官?為啥買房那麼晚?是幫哥哥還債嗎?錯,是嫁女兒把錢花光了。

作者介紹|李開周

一九八○年生,河南開封人,歷史學者,專欄作家。

大學念的是工程學,曾任測量工程師,從事測量、預算和土地規劃等工作。曾在《旅讀》(臺灣)、《中國旅遊》(香港)、《中國烹飪》、《環球人物》和《新京報》等媒體開設專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交一個情義的宋朝朋友》(原標題:蘇東坡的弟弟蘇轍是「兄控」嗎?)

責任編輯/蔡惠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