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我是為你好」情緒勒索家人!醫師點出「4款問題父母共通點」:不要過度介入孩子的人生

2023-12-29 18:11

? 人氣

只要能夠放下心裡的「劇本」,你將會成為更棒的父母。(示意圖/取自pixabay)

只要能夠放下心裡的「劇本」,你將會成為更棒的父母。(示意圖/取自pixabay)

放下劇本,你會成為更棒的父母!長年的心理研究與臨床經驗顯示,許多人心理問題的源頭,來自於早年的「親子關係」。而提升心靈的最終目的,也離不開培養「心理健康的下一代」—所以我認為,有必要以一個獨立的章節,專門討論導演症候群在親子關係中的重要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四種「過」與「不及」的父母

綜覽各家心理學著述,你會發現,最終的建議總是殊途同歸: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最有幫助,最可以培養出健康、開朗、正向、有自信孩子的父母,稱之為「恰如其分的父母」。對比於此,則是各種「過」與「不及」的父母,包含「理智型父母」、「情緒型父母」、「溺愛型父母」與「忽略型父母」。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套固著的劇本,導致重複使用僵化、不合時宜,甚至失職的方式教養下一代。

「理智型父母」:

通常為高學歷,要求完美,愛分析,有些焦慮、神經質,甚至強迫症傾向。對於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博覽群書,期待以最理想之方式教養子女。對孩子從小即訂定明確的目標,什麼年紀該學會什麼一一規劃、刻意栽培,希望孩子能在特定的領域領先群倫。會花費大量時間在孩子身上,陪孩子寫功課、準備考試、上才藝班,對於孩子的生涯發展早有定見。

這一型父母常見的對白包括「媽媽也是為了你好……」、「照這樣做就對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相信爸爸,不會錯的!」、「總有一天,你會了解我的苦心」、「為了你的將來,讓你恨我也沒有關係」、「等你長大後,你就會懂的……」

心中劇本:

先苦後甜,才是人生的真諦。我是人生的過來人,我知道什麼對你最好,我希望你實現比我更好的人生。孩子的成長,如果一切都照我的規劃,就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比別人提前得到成功與幸福。

問題:

凡事總為孩子做決定,即使是最好、最正確的決定,都可以讓孩子喪失掌控感、自信心與決策能力。現今社會,十分流行「選擇困難症」與「拖延症」,與父母從小過多、過度的介入不無關係。同時,過度理智,會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可以提供的、最重要的生長養分:「關愛」。雖然理智型父母會覺得「我提供給你豐富充實的人生」就是最好的愛,但是孩子所體會到的全然不是如此。孩子會覺得,你愛的是「我的表現」,而不是「我這個人」。

否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自以為是的同理心、認為「我做得到,你也一定做得到」、錯誤的「將心比心」……這一切都成為親子關係的殺手。孩子真正的潛能,通常是未知的。而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五年、十年之間,世界就可能出現極大的不同。也就是說,孩子的人生,有很大機會和你過去所經驗的完全不同。甚至,孩子未來生活的方式、從事的職業,目前可能都還沒出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