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飽火鍋越漲越兇,為何台灣人還是超愛?內行分析4大關鍵,難怪客人花大錢也要吃

2023-11-24 11:30

? 人氣

提供蔬菜與火鍋料吃到飽更能吸引上班族光顧

而疫情後則可以明顯發現,基本1鍋400元以上的火鍋吃到飽,開始加入了3的項目,原因在於對於消費者常常看到蔬菜價格飆高,或是想吃鍋邊素但是又想跟朋友們一起用餐時,在具備1跟2的條件下,火鍋料與蔬菜就成了更有用餐品質與食材豐富度加分項,甚至不少上班族的平日大餐,預算也不高的情況下,能夠享用到基本的肉盤,又能感受到其他餐飲需求的滿足時,也就更願意持續上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高度競爭的火鍋市場注意事項多 從食材供給到鍋底風味都不可馬虎

但是真正進入高度競爭的吃到飽火鍋市場,則是具備了1至4項與1至5項的品牌店家,原因是當要能夠維持品質不錯的肉盤持續供應,並且還要考慮像是頂級和牛、豬肉與海鮮的上餐需求,價位就走到了至少500元以上。在中高價位的火鍋市場也同時有不是吃到飽,但是更豐盛的火鍋套餐品牌,以及能夠往上消費的客群都有一定的鍋底風味要求,並不是只靠食材就吸引到消費者。

更何況當店家都是主打和牛、龍蝦或是其他相類似的頂級食材吃到飽時,基本上都已經達到1000元以上的消費門檻,這時消費者也就更多期望,並且嘗鮮意願也更高。而這時也就產生了另1個差異化競爭的機會,也就是消費者是否真的感受到店家的誠意,就像有的雖然號稱龍蝦吃到飽,但是卻缺貨供應不足,或是雖然訴求頂級食材吃到飽,卻在上菜速度及肉片過薄的問題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觀感體驗。

民眾用餐型態改變 品牌需尋找長久經營方法

隨著我們的經濟發展、收入增加,對於餐飲的見識也就更多,更高品質與檔次的吃到飽火鍋即便較一般吃到飽餐廳較便宜,但是用餐時間的限制與單一風味的烹煮,會更容易影響消費者的用餐體驗。並且越來越多的個人化用餐需求出現,但是不少吃到飽火鍋餐廳仍然會另外收取「單人費」,也影響了一些社會觀感,同時也把想自己享受美食的消費者給拒於門外。

這時對於吃到飽火鍋來說,除了在品牌定位上要思考怎麼更具競爭力外,也要在獲利平衡與消費者體驗的需求上,找到能夠更長久的經營型態,畢竟也不是天天都會想去吃到飽火鍋,然而一旦上門能夠建立理想用餐過程,讓人期待下一次的回訪,才能讓品牌的價值與發展更長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吃到飽火鍋的競爭紅海!品牌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責任編輯/蔡惠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