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資案,大多會被蒙格拒絕!他的4個選股哲學,讓波克夏「買貴」卻能賺錢

2023-11-22 09:40

? 人氣

巴菲特的投資案,大多會被蒙格拒絕。(圖片來源:AP)

巴菲特的投資案,大多會被蒙格拒絕。(圖片來源:AP)

我們想讓你知道:投資大師蒙格27日以99歲高齡辭世,他和股神巴菲特的絕佳搭配,為波克夏公司及其廣大投資人數十年來創造輝煌報酬,是許多讀者與股東心中的完美組合。究竟蒙格的選股哲學有何奧秘?這篇文章帶讀者一探究竟。

投資哲學一:不揮壞球,只打甜心球

蒙格這一生都在尋找最好打的「甜心球」(fat pitch),如果碰不到這樣的好球,就千萬別揮棒。這是蒙格從棒球中得到的靈感,他推崇美國職棒選手泰德.威廉斯(Ted Williams),因為威廉斯是七十多年來,唯一在一賽季就打出打擊率四成的打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蒙格說,威廉斯的選球技巧很簡單,就是把打擊區劃分為七十七個像棒球那麼大的格子。只有當球落在「最佳」格子時才會揮棒,因為揮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的球,只會大大降低打擊率。因此他認為股票投資人可以持續觀察各公司的股價,把它們當成一個個格子。大多數時候,什麼也不用做,只要看著就好了。如果出現一個速度很慢、路線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愛格子中間的「好球」時,那麼就全力出擊。這樣一來,不管天分如何都能大大提高安打率。在合適的機會來臨時,就採取果斷行動,投資成效就不會太差。

事實上,蒙格認為這樣好的機會一生沒有幾次,但次數也不需要很多,「在漫長的人生中,你只要培養自己的智慧,抓住一、兩次這樣的好機會,就能夠賺許許多多的錢」。他以波克夏為例指出,波克夏的數千億美元資產,「大部分的錢是從十個機會上賺來的」。

當巴菲特滿懷期待地和蒙格討論新投資案時,蒙格的回答十之八九都是「不」,這讓巴菲特曾因此稱蒙格為「可惡的說不大師」。但蒙格的老友查爾斯.瑞克豪瑟(Charles Rickershauser)這樣評論蒙格的機會辨識能力:「人們通常認為蒙格的價值在於辨識風險和說『不』,但其實蒙格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能夠辨識那些可以參股的時機。」另一位於二○○八年過世的老友小富蘭克林.奧蒂斯.布斯(Franklin Otis Booth)也曾說:「蒙格明白,要找到真正好的標的很難。所以,就算九○%的時間都在說『不』,也不會錯過太多。」

當遇到少有的黃金機會時,如果所有條件都具備了,蒙格決定要投資,那麼他很可能會下很大的賭注,絕不會小打小鬧,或者進行小額、投機性投資。蒙格說,巴菲特和他「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就是這麼簡單」。這樣的機會包括一些物超所值的投資良機,蒙格坦言,股市就像一場充滿胡說八道和瘋狂的賭博,偶爾會有訂錯價格的良機。你一輩子可能沒辦法找出一千次好的投資機會,所以一旦遇到好機會,就要全力出擊。

延伸閱讀:你自稱在長期投資,但其實只是波段操作!彼得林區:散戶最好別投資超過5家公司

投資哲學二:定能力圈,不碰陌生股

但怎麼判斷好球還是壞球?喜歡儒家學說的蒙格,倒是應用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套老祖宗思維。

蒙格會小心翼翼地畫出自己的「能力圈」(circles of competence),他認為投資標的可分為三種:「可投資的」、「不能投資的」,另一種就是「太難理解的」。而每個人的能力圈並不相同,因此必須將投資放在自己能夠了解的領域,千萬不能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無所不通。所謂「可投資的」標的,就是自己可簡單理解的項目,不需要高深的專業,用普通常識就能判斷好壞。如果被歸類成「太難理解的」,就算再多吹捧,一般投資人也應該迴避,許多投資人偏愛的製藥業和高科技業,就被他直接歸為「太難理解」這一項。

唯有把自己的能力圈畫出來,才能判斷什麼是好球、什麼又是壞球,「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注定會一敗塗地。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裡競爭」。蒙格與巴菲特這一對拍檔,就是了解自己的專長及不足,所以早期幾乎完全不碰科技股。雖然在二○○○年代科技泡沫盛行時錯過一些機會,也受到當時業界人士的質疑,但也因此才能避免犯下致命的錯誤,在股災中損失慘重。

正如巴菲特所說:「如果說我們有什麼本事的話,那就是我們很清楚自己什麼時候在能力圈的中心運作,何時正向邊緣移動。」在蒙格心中,一個容易有發展空間、能在任何市場環境下生存的主流行業就是好的標的,例如可口可樂、箭牌口香糖、吉列刮鬍刀。

如何弄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蒙格鼓勵大家博覽群書、獨立思考,「弄清楚幾個簡單概念」,因為「依賴他人的想法,或是透過金錢取得的建議,只要稍微超過自己的領域,就會遭逢大災難」。

投資哲學三:選股,先挑護城河寬的

摸清楚自己的能力圈之後,就必須在裡面尋找「有最寬護城河的偉大企業」。所謂「護城河」,在蒙格的心中,就是保護企業免遭敵人入侵的無形溝壕。

優秀公司擁有很深的護城河,並不斷加寬,為公司帶來「可長可久的競爭優勢」(durable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通常企業會用「技術」區隔自己與對手,投資人也傾向投資「技術最強」的公司,但蒙格卻認為,擁有新技術不等於就是壯大護城河。他從個體經濟學中得到一個重大啟示:認清「技術」什麼時候能幫助你,什麼時候又會摧毀你。

蒙格回想當初經營波克夏紡織廠時,有一個賣先進機器設備的業務找了上來、對巴菲特說:「有一種新的紡織機,效率是舊紡織機的兩倍。」巴菲特卻回說:「天啊,我希望這種新機器沒這麼厲害,因為如果真這麼厲害,我就要把工廠關掉了。」蒙格分析,推銷機器的業務,或者公司裡催促你採購新設備的同事都會說:使用新技術會節省多少成本。然而,他們並沒有進行第二步分析,也就是弄清楚多少錢會落在公司或股東手裡,多少錢會流向消費者。

投資人心中永遠必須記得:真正有寬廣護城河的企業是具有高訂價能力的公司,蒙格認為迪士尼樂園(Disneyland)就符合這條件。他說,去迪士尼樂園玩不僅小孩子開心,對整個家庭都是獨特的經驗,幾乎沒有其他樂園能取代迪士尼,滿足這樣的需求。因此,就算迪士尼把門票價格提高很多,遊客人數依然穩定成長,這就是定價能力;即使提高產品售價,市占率也不會縮減,這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符合這樣邏輯的還有波克夏高持股的時思糖果、可口可樂、吉列(Gillette)刮鬍刀等,雖然它們都是價格低廉的產品,但競爭對手卻很難做到這點,護城河就會越來越寬。

投資哲學四:找複利機器,長抱好股

選好股票後,蒙格最喜歡的投資方式是「大量且長期持有」,他稱為「坐等投資法」(sit on your ass investing),並指出這種方法的好處不少,交易成本低了,「聽到的廢話也更少」。但當股價走高後,是否獲利了結?這是許多散戶不斷尋求「補漲股」的最大理由。巴菲特認識蒙格以前,都是按照恩師葛拉漢教導「菸屁股」投資哲學,以低價買進某個公司的股票,等到公司有轉機後再高價賣出,但蒙格卻認為「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即便有些股票價格是其帳面價值的兩、三倍,但仍然非常便宜。

最顯著的例子是可口可樂。波克夏在一九八八年買進可口可樂,照傳統標準,這檔股票並不便宜。當時華爾街認為這檔股票很優秀,但是價格已經到頂了。自從一九八八年以來,可口可樂股價已漲六○○%、年化報酬率達二五%,但波克夏一股都沒拋售。這項投資哲學也讓波克夏從最早僅有兩、三億美元資產,演變成數千億美元。

二○○九年,波克夏花兩百六十億美元買進全美第二大鐵路公司柏林頓,溢價達三○%,當時市場普遍認為買貴了,但二○一一年巴菲特的股東信中,柏林頓卻被巴菲特稱讚為回報最佳的事業之一。因燃油價格急漲,鐵路與其競爭對手卡車相比,成本和環境方面都有極大優勢,柏林頓每一加侖柴油可以將一噸貨物移動五百英里,燃油效率比卡車要高出三倍以上,立刻成為波克夏旗下另一個「不便宜的好貨」。

巴菲特推崇蒙格時曾說:「這是查理對我真正的影響……讓我從葛拉漢的局限理論中走出來……查理的思想就是那股力量,他擴大了我的視野。」即使你當時花了很高的價錢去買,最終得到的回報也會非常可觀。所以,竅門就在於買進那些優質企業,因為這等於你買到了那家公司成長動能所帶來的規模優勢;這些股票不受通貨膨脹影響,能夠持續增長。總而言之,它們是複利機器。

作者介紹:商業周刊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以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事蹟與全球產業趨勢,傳遞給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向12位大師學投資:他們跨世紀的投資修煉,領你走上財富之路》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