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族賺太少怎麼辦?理財專家曝8大容易開始的開源方式!幫自己賺到第2份薪水

2023-11-11 09:30

? 人氣

透過斷捨離釐清真正所需,同時也有效控管開銷。(示意圖/取自freepik)

透過斷捨離釐清真正所需,同時也有效控管開銷。(示意圖/取自freepik)

一開始聽到「斷捨離」時,心想不就只是整理環境、丟丟物品嗎?為什麼很多人都提倡每個人都應該適當地斷捨離?等到我開始執行斷捨離後,才了解原來除了整理當下環境之外,多年的壞習慣也會隨著整理的過程浮現出來,例如我的囤物症、亂蒐集、購買不必要東西的癖好,這些習慣一直都隱藏在內心角落,只有我接受並面對這個問題時,才有機會改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開始斷捨離是從日本返回台灣時,當我回家整理從日本寄回的包裹,再看房間裡那些我沒在使用的物品,所有東西都在等著我好好整理,頓時覺得明明我是處在負債的狀態,為什麼可以買進這麼多東西堆積在房間,許多東西都只用過一次,或是好幾年沒用了,零散地占據房間許多角落。

我開始反思,為什麼要跟這些無用物品一起生活,會不會跟我的成長環境有關呢?

將視角延伸到家裡的環境,我發現一個很驚人的事實:在還沒有意識到斷捨離這件事時,我是一個對家裡凌亂無感的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型態,不會特別想去改變。我還會用一句話來合理化這些無法丟棄的囤積物:「以後應該還用得到,先放著吧!」而那些被我們視為以後還會用到的物品,就會躲在家裡的某個空間裡,除非家裡其中一個人狠下心處理掉,不然那些東西就會永遠在那。

我先從房間開始整理,把看起來能夠拿到網站上販售的集中在一起,再把剩餘的東西送人、丟棄、回收。整理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變得有點狠心,與過去的自己處於對峙狀態,我捨不得丟棄,也不小心把丟棄這個行為與浪費兩個字連結在一起。

但後來我才了解,當我沒在使用這個物品時,它不僅占據了空間,同時不使用其實也是種浪費。一個小小的轉念,我卻練習好久,在每次整理舊物品時,難免會陷入情感掙扎中,這個是誰送我的、那個是我花多少錢買到的,但我告訴自己:把一切都留在過去吧,很多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太依戀過去的人很難走向未來。

斷捨離要做什麼?

斷捨離是一件神奇的事,它會協助你篩選掉不適合自己的,只留下真心喜愛的。在還沒有選擇哪些東西要留在身旁時,每個物品都像是同等重要,心中的秤子一直在左右搖擺不定,這其實並不是好事,表示很多事情猶豫太久,正代表你不夠了解自己真正的喜好。

了解內心需求,可以幫助你做出更適合自己的決定。不用聽取太多旁人的建議,人生的選擇權在自己身上,可以為自己做出對的選擇,這也是斷捨離教會我的事,因為我們一生中都不斷地在選擇中度過,該如何篩選就顯得重要。

人生的旅途很長也很短,我們不知道何時會離開這個世界,離開時留下的物品該由誰處理,是否又會造成親人困擾呢?這是一件值得我們思考的事。

大學時在補習班上日文課,有天老師與我們分享她的爸爸高齡離開人世後,她要花很多時間處理他遺留下來的銀行帳號,原因是戶頭裡有一些餘額,老師必須一間一間銀行跑將帳號註銷。這個故事在我斷捨離時突然闖入腦海中,於是我一直放在心上,在一次次捨棄與留下的抉擇中,協助我持續進行下去。

初期整理時一定會猶豫,不妨設置一個猶豫區並訂個期限,如果時間到了還是沒使用到那個物品,就可以將它處理掉,一步步將身邊物品減少,只留下最重要的。

有些人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將家裡過於生活化的裝飾捨棄,家具盡量減少,布置得像樣品屋般,這樣的轉變是在斷捨離過程中,發現人需要的物品其實不多,將生活重心回歸到人本身,而身外之物只是維持日常所需的基本配備。將斷捨離、極簡融入日常,可以使人心情輕鬆無負擔,更能專注於自身想發展的事物;有些人則是追求色系、家具設計的統一,讓視覺感受更舒服。

雖然是從外在環境整理起,不過當我們在斷捨離的取捨之間,可以感覺到內心的變化,有時是拋下對過往的執著,更多時候則是感覺到內心被淨化了,對於許多事也就不再牽掛。

開始斷捨離時,區分「需要」與「想要」是一個重要的功課,我們常常是基於想要才購買的,這是非常正常的人類欲望,有些是別人擁有我也想要,有些則出自於自己的喜愛,更多人是為了讓別人羨慕而想要。

如果想讓生活與工作取得平衡,每月費用不超支,只要在購買前簡單區分兩者,就可以有效控管開銷。當自己認定眼前物品為想要時,就得好好評估一下是否有預算可以購買,如果沒有多餘的預算就不可以買,這是個很簡單的邏輯,沒有錢怎麼買?如果剛好有一筆預算可以使用,則可以換個角度思考,這個物品要花多少工作時間才能換到?反問自己願不願意花這麼多工時來換取眼前的商品,錢很難賺,真的有必要買進持有嗎?

不過如果有錢、也真的非常想要時怎麼辦?那就買吧!只要收支掌控好且存得了錢就好,用錢能滿足自己的欲望也是件很幸福的事。

存錢初期如何戒掉花錢癮?

擁有第一張信用卡後,我愛上了分期付款功能。

其實一開始很畏懼信用卡,以前新聞時常出現卡奴這個名詞,多數都帶著負面印象。直到辦了信用卡後,發現我可以透過這張卡,買進我現階段負擔不起的東西,向未來的自己預借現金好像也沒什麼,反正我如期還款就好了,我能先拿到想要的東西,又能夠每月只支付一些錢,對小資族的我來說太便利了。最重要的是我不必先忍受儲蓄那段難熬的過程,不知不覺就對信用卡上癮,開始亂買東西。

要戒掉花錢的癮是件困難的事,它已經成為習慣,過程一定會有一段陣痛期。月光族時期我一天不花錢,心裡就有種怪怪的感覺,當時要戒掉也覺得很難受,一時無法改變。於是我透過記帳和斷捨離,慢慢地找出錢該花在哪不該花在哪,信用卡債是我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當我購買東西時,我不再想信用卡能回饋多少點數,也不去想累積信用是多重要的事,眼前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好好地存下錢,因此必須想盡辦法不再製造新的債務,先將卡債還完。

五個方法降低物欲:

1.發薪日前購物

許多人都是一領到薪水就立刻將錢拿去買想要的東西,試著將購物日期挪到領薪日前一天,如果還有剩餘錢就當作犒賞自己,如果沒有錢了就代表自己還沒有能力購買。

2.刪掉購物APP

這是最直覺的作法,購物平台時常會寄優惠通知訊息,不小心點開後可能就會落入他們的促銷陷阱,原本想說逛逛就好,最後還是下單了,因此直接刪除APP,會對抑制購物有幫助。

3.退掉引起欲望的帳號

現在網紅團購經濟普遍,追隨的人如果發了一個不錯的商品,可能就會想要跟團加一。退掉會引起購物欲的帳號,多追蹤理財、投資、節約主題的帳號。

4.告訴自己「你很窮」

這句話在我存錢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雖然最好不要常把窮這個字掛在嘴邊,但當自己開始亂花錢時,就可以提醒自己,還沒有存到目標金額前都很窮,所以不能隨意花錢。

5.離開那個商品一段時間

只要被誰誰誰介紹燒到的商品,就會立馬想要將它買下,但在購買前要先離開那個商品一段時間,滑掉頁面或離開那間商店也好,先讓自己的理智恢復,通常衝動冷卻下來後也就沒事了。

八大開源方式:

收入來源增加才能加速存款累積,也能避免因本業薪資發生變動,而造成生活經濟困難,尤其在疫情後許多人經歷過遠距上班,節省下的通勤時間可以自由利用,有些人發展斜槓以應付疫情中的經濟損失,這對於現代人來說是解決薪資不漲的最好方式,同時也能從中找到心理的平衡,因為經濟來源不必完全依賴公司,人生選擇可以更多。

以前我的想法是利用假日找兼職打工,一個月下來也能多個好幾千元,但我很快地意識到這並非長久之計,除非我急需一筆錢,不然長期下來一定會影響正職工作,不管是體力或是精神上都很容易疲乏。所以建議想要斜槓賺錢的人,投入真正有興趣的事為主,慢慢地再發展成副業經營,逐漸降低以勞力付出換取工資的工作,這樣未來才有辦法自由的安排個人時間。

常見上班族的開源方式有以下幾種:

1.家教

利用下班、休假時間,利用專業教導他人收取教師費。

2.兼職工作

常見的餐飲業、外送業、外包接案……常以時薪、案件分潤、計件收費。

3.團購主

團媽、團爸、網紅,運用自身社群平台團購商品,從中獲取分潤金。

4.代購商品

代購台灣沒販售的物品,從中加價賺取價差。

5.經營線上賣場

通常都以現有的購物平台經營,販售二手、全新、創作商品;也能成立個人網站銷售個人產品。

6.經營自媒體

累積粉絲後可以藉由自身的名氣和流量,與廠商合作收取業配費用;或發展成為個人品牌,延伸更多收入來源,如諮詢費、講師費。

7.寫部落格

多數是以知識、旅遊、美食類型的部落格為大宗,也是多數人會主動搜尋的領域,依照網站流量和聯盟行銷獲得收入。

8.投資股票

選擇優良公司投資,買零股或完整一張股票,公司獲利時都有機會分配到股息。

以上工作都能在下班後經營,兼職與副業的差異在於收入的多寡,兼職雖然能夠立即取得薪資,不過受僱於公司薪資起伏小,也可能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只是為了多存點錢或養家餬口;而副業例如經營線上賣場、自媒體、團購主、部落格等,前期一年、兩年還沒建立品牌口碑和知名度,所以收入較少,但只要經營得好,後續收入幾乎是無上限的,也有機會能發展成被動收入,成就感相對較高。

我主要的開源方式為經營自媒體,最初並沒有當作賺錢的工具,只是單純記錄財務狀況,提醒自己要好好理財,一方面對經營個人品牌也有興趣,想多了解這個行業。因為創帳號時還在職,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穩住工作飯碗,選擇以不露臉的形式開始圖文創作。

建議想要斜槓的朋友,先有一個穩定的正職收入來源,利用下班時間經營,風險比較沒那麼大,在職斜槓因沒有金錢的後顧之憂,所以更能放心地去做,不會受限於金錢使用而畏首畏尾。

被減薪裁員的可能

無論是疫情也好,AI科技的竄起也好,都顯示某些職業正在被取代或消失,科技變化快速也在考驗我們的社會競爭力,除了擁有一份穩定薪資的工作之外,還得思考如果有天沒了這份工作,還能依靠什麼能力在這社會生存。

減薪、裁員、無薪假在後疫情時代仍在上演,只要公司營運出了問題,資金無法繼續運轉下去,第一個會直接考量人力的刪減,因為人力是每月必須付出的固定成本,如果不能再為公司帶來獲利,就得面臨部門縮編甚至是裁員的危機。

近幾年時常聽朋友說公司遇缺不補的情況,只要哪個員工離職了,那個空缺就會一直空著,這也表示職缺變少,求職者的難度提升,或個人工作被分配得越來越多,一人抵兩人用,可能原本應徵的職位是行銷,礙於人力減少被要求也要兼著做美編設計,對於公司來說是精簡人力,但對於受雇者來說卻是種壓榨,許多人礙於要維持生計,不得不的情況下,只好忍著做不屬於份內的工作。

想要擺脫這樣的工作迴圈,或是不想被要求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利用下班時間,發展自己有興趣的斜槓技能賺錢。因為公司制度很難被改變,斜槓不用受限於公司的體制,也能避免只有單一收入風險,當公司打算縮減人力時,至少還有自己的避風港,如果經營副業順利,還能選擇當自己的老闆,不用擔心被減薪或裁員等問題。

很多人都說要不斷投資自己,也就是基於這個邏輯。日常除了儲蓄之外,還得持續精進專業或培養第二專長,每項技能都得花時間學習,短時間內不會有明顯成果,但等到實際派上用場時,會很感謝當時的自己所做的努力,學習新事物要持之以恆是很難的事,但如果能夠堅持下來,成功也就不遠了。

作者介紹|30節約男子

「30節約男子」這個IG帳號成立於2021年5月底,兩年迅速累積12萬粉絲,以公開薪資和支出明細⽂章被大家認識,30歲33K上班族在職經營自媒體,⽽後⾃⾏出版電⼦書《十萬粉絲經營秘訣|下班斜槓筆記》。不喜歡照著規矩走,⼀路跌跌撞撞探索內⼼真正渴望的事,⼯作幾年也不斷嘗試,端盤⼦、當過模特兒、平⾯設計、精品業櫃哥,現在新的身分是自媒體⼯作者。 「因為低薪,所以更要存錢。」這句話是開始理財時告訴自己的,不因現在的低薪,⽽阻礙自己追求理想⽣活,將錢存下來,未來才有多種可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30歲開始,理財不焦慮:從斷捨離開始的金錢整理(原標題:從斷捨離開始的存錢之旅)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