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大學?唸的科系以後用不到、花錢又花時間...專家曝學校能教會你最重要的3件事

2023-10-14 09:30

? 人氣

大學四年要培養的三種思維模式,包括獨立思考、學會提問和反思能力。(示意圖/取自Pexels)

大學四年要培養的三種思維模式,包括獨立思考、學會提問和反思能力。(示意圖/取自Pexels)

大學和高中不同,如果說高中重要的是教材、是課本、是考古題,那大學重要的是老師、是雜書、是同學。是什麼區分了一流大學和一般大學?是設施嗎?我去過一所北京的院校,那裡的宿舍環境好得不可思議:4個人一間房,有陽臺,還配備了空調;學校不大,但有4個食堂;綠化環境很好,每週五還有噴泉表演。這所院校不是清華、北大,而是一所普通大學。是大樓嗎?大連一所學校的大樓有35層,高150公尺。雖然它是一所很好的學校,但並不是排名全國前幾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是規模嗎?是人數嗎?其實都不是。是教師。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教師團隊,但大師可能就那麼幾個。可是那麼幾個大師,就能代表一個學校在某個領域的水準。所以,會學習的學生,一定不會蹺那些大師的課。要知道,有多少人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就是為了來聽一次他們的課、問他們一個問題。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是理想中的好老師。這麼說吧,有的老師上課唸PPT(投影片)或者照著課本唸,還不怎麼備課,這樣的老師難道不是在誤人子弟嗎?這種水準的老師和大師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這涉及了另一個問題,大師的時間都是寶貴的,他們的課都是稀缺的,有些年紀大的大師,可能講著講著就退休了,那怎麼辦?感謝印刷術,讓那些厲害的人的思想被更多人知道。

教學裡有一個重要邏輯——教而優則著。那些講課講得特別好的老師,你在網路上搜尋他的名字,總能找到他的作品。而人的作品,就是其思想的衍生。我有個習慣,那就是只要遇到特別好的老師,我都會問他有沒有寫過什麼書,然後把他的書都買回家讀。

於是,我們涉及讀大學的第二個關鍵點——讀書。讀書是最優雅、性價比最高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在大學,你最應該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圖書館,另一個是書店。讀書是一件極其美好的事,你能想像你和哲學家馬克思(Karl Marx)聊天嗎?你能想像你和尼采聊天嗎?你能想像你和孔子聊天嗎? 

當你在宿舍讀《資本論》(Das Kapital)、在圖書館讀《悲劇的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在書店裡買了一本《論語》時,你便穿越了時間和空間,與這些大師有了交流。在附錄A,我列出推薦大學生必讀的50本書。想要書單的同學,可以直接翻到那裡。書讀得越多,你越會覺得自己渺小,越覺得世界偉大,越尊重未知的世界,越期待看到更大的世界。

讀大學的第三個關鍵點,是同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無論你是不是在一所好的學校,你身邊一定有值得你學習的同學。哪怕你在一個人人都不怎麼學習的爛學校,在學習論壇裡,也一定有人在默默「潛水」下載資料。這樣的人,你總能找到他們,跟著他們一起學習。你從同學身上學到的東西,可能比你從老師身上學到的東西還要多。

大學四年要培養的三種思維模式

1. 獨立思考

要學會獨立思考,首先要敢於挑戰權威,擺脫思想依賴的習慣。不是每個老師講的話都是對的,不是每本書說的都是金玉良言。學會獨立思考的前提,是懷疑一切。懷疑和質疑不一樣,質疑是當面或者背後說出來,懷疑是內心深處的疑惑,不一定要說出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上課時就算要懷疑,也要注意表達方式。高情商也是大學四年應該要學習的。

2. 學會提問

一個好的問題,能夠獲得好的回答。可惜的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沒辦法提出好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問題在網路上都能搜尋到,也都能找到標準答案。心理學家莉蓮.莫勒(Lillian M.Gilbreth)說過,提問是使你的大腦實現程序化的最強力的手段之一,因為提問具有強制思考的力量。人類,天生喜歡被問,從而觸發思考和交流。因為人的大腦從機能上來說喜歡接受提問,從而自發思考。天才科學家,總是不斷的向自己發問。因而,提問遠比命令更具效能,它有助於創意和對策的產生。

如果你在大學四年裡,能問出4個好問題,並能得到解答,已經是物超所值。好的問題一定是經過內化和深思後提出來的。學會提問的思考模式,你就能在大學裡找到自己的弱點,並克服它,獲得成功。

我看過一個段子,說中國學生回到家裡,家長都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而猶太學生回到家裡,家長則問:「你今天問了什麼好問題?」前者側重於學習已經有的知識,而後者側重於發現未知的問題。後者的學習效率,比前者高得多。推薦一本書由美國作家尼爾.布朗(Neil Browne)寫的《看穿假象、理智發聲,從問對問題開始》(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很多人看完這本書後再去聽老師的課、聽別人的講座,都學會了如何提出自己的問題。 

3. 反思能力

如果可能,大學四年一定要寫日記。日記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透過這些日子,自己完成反思。今天做得不好的事情,精進並反思;今天做得好的事情,看能不能做得更好。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做什麼事情都失敗的人,那天他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句話:你是怎麼做到工作、愛情都耽誤的? 其實他遠不只如此。我認識他是三年前,這些年他嘗試過很多行業,從英語教育到後來的知識付費,再到今天的新媒體營運。我給他按了個讚,他忽然發訊息給我,向我吐了一肚子苦水。當然,我也沒有解決方案。跟他聊完,我忽然意識到,一個人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失敗,其實很難。做一件事失敗,也就算了,如果你做每件事都沒成果,背後一定有原因,要麼是目標太大,要麼是方法有問題。但無論如何,他跟許多人一樣,缺乏一種思維模式—反思。

關於反思,推薦一本由馬修.席德(Matthew Syed)所寫的《失敗的力量》 (Black Box Thinking)。書裡有三條方法論,我也一併提煉給你。

一、不要被過強的自尊心干擾

一個人如果常年有著過強的自尊心,很容易陷入麻煩,不進步、不反思。因為他太在乎自尊,遇到一點小失敗,就跌坐不起。

比如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有些學生會有一種奇怪的行為,就是在關鍵時刻突然毀掉自己以前所有的努力。要知道他們可是牛津大學——世界頂尖名校的學生,竟然也會如此。他們每個學期末都有一場重要的考試,就算平時沒有學好,同學們一般也會在考前臨時抱佛腳,抓緊時間複習,努力一把,萬一最後考試過了呢?但是有一些學生很反常,平時表現優秀,可是到了最後關頭卻選擇用非常消極、被動的方式對待考試。他們會在考試的前一晚把自己灌得爛醉或抽大麻、辦聚會,或者乾脆跑到很遠的地方去玩,直接缺考。

他們為什麼要用這種自我毀滅的方式對待自己?其實這種行為很常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妨礙」:因為他們太害怕失敗了,所以只要最後的成績和他們想像的有差距,他們就會給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籤,而這樣會深深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因為他們可是牛津大學的高才生,無比優秀。為了防止這種傷害發生,他們會拚命保護自己,而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蓄意的毀掉機會,給自己的失敗找藉口,把一切歸因於外界。

只要是自己頭一天嗨得太晚、喝得爛醉,或者沒有參加考試,那失敗的原因就是外界的,跟自己無關。但是,如果自己認真準備、認真考試卻失敗了,那就是自己的原因了——也許是不夠聰明,也許是不夠優秀,反正就是會傷害自己的自尊心。

越是好的學校或公司裡的人,這種心理越普遍。可是為了維持這種虛假的良好形象,他們通常會被迫放棄很多機會。他們保護自尊心的欲望太強了,以至於錯過了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我經常會覺得,自尊心太強不是什麼好事。在學習面前,每一個人都應該是謙虛的。一個人自尊心強不一定會被人尊重,被人尊重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值得被人尊重。

所以,在犯錯時請認知到,錯誤並不會損害一個人的價值,和一個人的能力也沒有必然關係,和一個人的人格和品行更沒什麼關係,錯誤和失敗都會讓自己獲得成長和進步的契機。

二、設立機制

當一個人犯錯時,減少對其錯誤行為的譴責。在班級、學校、公司等任何團體,都去創造允許失敗的文化氛圍。除此之外,相信機制和制度的力量,比如在做事之前設定清晰的目標、列清單,在做事之後反思得越細越好,盡量細到不能再細。因為很多失敗是從細節開始的。

這就像一個笑話裡面提到的:一個打馬蹄鐵的沒把馬蹄鐵打好,結果釘著這個馬蹄鐵的馬跑的時候讓士兵摔了一跤,導致打了一場敗仗,國王因此而失去一個國家。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所以,不要總覺得細節不重要,複盤時,要精確到每件小事。只有做到徹徹底底的反思,人才能不犯錯。

三、以失敗為基礎進行預演

在《失敗的力量》裡介紹了一種方法,叫做「事前驗屍」(premortem)。這是一種以失敗為基礎的驗證專案可行性方法,是一種頂級的快速試錯、快速失敗,從失敗中汲取經驗的方法。也就是在一個專案開始之前告訴所有人,這個專案已經失敗,現在,團隊的所有人一起來做腦力激盪,推演出這個專案失敗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人都可以暢所欲言,盡可能讓自己找到的理由看起來很合理。這種把失敗形象化預演的方式,可以幫忙找到新專案的盲區,讓本來被掩蓋的問題浮出水面,幫助團隊取得成功。

這種方法成本很低,但是可以反思得很徹底。成功的原因各式各樣,失敗的原因就那麼幾個,找到它們,然後提前反思。

比如,你被當了,你可能說自己粗心、可能說自己沒努力,但你有沒有想過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可能是某道題你不懂、可能是某節課你沒注意聽、可能是考試前你熬夜。每一個原因都有更深層次的理由,你要找到它,並深刻剖析它才行。這是你在大學四年需要養成的好習慣。

利用校外資源

我很羨慕現在的大學生,想要什麼知識,一臺手機就能解決。還記得我剛學英語時,我查了好多詞典還是不知道 close up 和 close down 的區別。我去英語教學研究室問英語老師,每個英語老師講的都不一樣。後來我在網路上認識了一個外籍教師,還記得那是一個下雪天,我在對外經貿大學的圖書館門口「堵」到了他,問了這兩個片語的不同。

我至今難以忘記那段經歷。今天,我們再也不需要自己跑到校外了。一條網路線和一臺手機,就能把我們的大腦「運送」到幾千里之外。新時代的大學生一定要會使用網路,擁有網路思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搜尋力。

雖然搜尋不等於解決問題,但搜尋能給你帶來很多啟發和靈感。我自己不太喜歡用百度(按:一家主要經營搜尋引擎服務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百度給出的資訊不一定準確。我比較喜歡用知乎(按:中國知識問答平臺),雖然知乎上這些年很多觀點也有點偏頗,動不動就批評誰、罵誰,但總結來說,還是能給你帶來一些思考。

我的建議是,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學會搜尋。比如你需要哪個領域的圖書,你可以直接在電商平臺搜尋,然後購買就行。我們還可以線上免費觀看來自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等世界級名校的公開課。其中還有可汗學院(Khan Academy)、TED(Tenders Electronic Daily)的公開課。而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的知識付費平臺,也特別適合畢業後學習。

除了線上課程,有些線上課程老師也會開實體課程,若你覺得某位線上課程老師教得不錯,你也可以去上他的實體課程。實體課程的好處在於情緒和能量的不同,以及線下的社交。不要小看線下和線上的不同,線下的效率的確高於線上,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一章,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大學四年的學習目標,希望對你有用。

作者介紹|李尚龍

百萬暢銷書作家、橙啦App首席內容官、「尚書房」創始人。2015~2016年度當當影響力作家、第六屆當當最具影響力青年作家、當當二十周年白金作家、微博2016十大影響力文化大V、微博「年度出版作家」、亞洲好書榜「年度勵志作家」,並榮登《中國青年》封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高收入的能力,學校沒教:畢業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賺錢,但沒有教授會教──現在知道,你少奮鬥10年、20年》

責任編輯/梁溶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大是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