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用完都不歸位?用心理學這1收納技巧,讓不整理的另一半自己動手

2024-04-07 11:10

? 人氣

看到其他人井然有序的個人空間,也會刺激競爭心理,引發維護個人空間整潔的動力。。(示意圖/取自freepik)

看到其他人井然有序的個人空間,也會刺激競爭心理,引發維護個人空間整潔的動力。。(示意圖/取自freepik)

要顧及取出與放回的方便性

步驟1:決定好不會造成壓力的固定位置

依照頻率分類完畢後,要決定物品位置。要留意的是及時性,也就是使用後再放回去,使用頻率越高的東西,越要選擇好去處。最好只要一個動作就能毫無壓力取出,並伸手可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訪客用的大盤子、烤盤等一個月用不到一次的物件,未必要放在好拿的區域,可以選擇無法直接搆到的收納櫃上層,或是必須蹲下來拿取的廚具下層等。廚房空間有限時,也可以塞進箱子裡,與客用寢具一起放進儲藏室中。一年用不到一次的物品,若會擋到頻繁使用的東西時,就成為家中亂七八糟的元凶。這時,建議收進儲藏室、賣掉或是送人。

只因為想盡量把東西留在廚房,就塞滿所有抽屜,反而會造成拿取與收納不便,並降低整理效率。若是將每天都要用的剪刀,放在一堆免洗筷中,便會懶得物歸原位,進而導致東西亂丟。

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要善用吊掛、懸空、收在抽屜的VIP位置等祕技,且顧及平日拿出來後可以收回去的即時性。使用者除了要記得放回原位外,也要發揮點巧思,方便哪天忘了收起來時,其他成員也能在幾秒內把物品收好。

步驟2:設定遊戲規則預防用完不收

想要養成東西用完馬上回收的習慣,便要與家人討論出兼具吸引人、社交性的遊戲規則。發現有物品用完不收時,請先壓抑不開心的情緒,默默把東西歸位。不過,切記要拍照當作忘記收的證據,集滿三張證據就換一張紅牌,違規者必須接受做飯、請喝飲料等懲罰。

刻意打造出懲罰般的遊戲規則,並拍照當作證據的原因在於,不只是為了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失誤,最重要的是,認真看待物品的固定位置。同一個人連續犯規時,很可能不是個性有問題,而是沒有好好為該物品選擇一個接近使用場所的固定地點。

對違規者來說,當前的擺放位置可能不好用或太狹窄,這時建議討論改善方案,例如:伴侶讓出自己的空間,或是用S型掛勾、吸盤……打造懸空式收納。如果因為東西過多導致收納空間塞太滿時,請一起重新檢視必要的數量。「另一半正為了『歸零』而努力,我也該配合一下」,像這樣喚醒社交性的想法,就能夠讓同住一個屋簷下的成員們,自然而然留意到整理這件事。

步驟3:藉由一塊抹布養成打掃習慣

最後,為了維持零的狀態,要設計出吸引人的機關。像是在廚房放一塊漂亮的抹布,自然而然就會想要隨時擦拭。擦拭與打掃這類反覆動作,能促進腦內分泌荷爾蒙之一的血清素(Seretonin),使副交感神經占優勢,有助於提高放鬆、安定精神的效果。

2015年,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簡稱FSU)針對專注洗碗加以研究。將51名大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專心洗碗,另一組邊聽音樂邊洗,結果前者獲得了如同冥想般的效果,感受到的壓力程度也明顯降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大是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