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年輕時沒待過台灣,為何過來創台積電?他心中有「中國夢」,台灣給他圓夢的機會

2023-08-23 09:40

? 人氣

張忠謀年輕時沒待過台灣,為何過來創台積電?(圖片來源:台積電)

張忠謀年輕時沒待過台灣,為何過來創台積電?(圖片來源:台積電)

在「IC設計」和「技術開發」兩個領域都不甚在行,獨獨在「製造」這個領域已經看出一點端倪,能成立什麼樣子的IC公司呢? -張忠謀的思考

41歲就接任德州儀器全球集團副總裁(Group Vice President),掌管德儀世界排行第一的半導體事業部的張忠謀,在1985年8月接受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的邀請,來到台灣任工研院院長。這是當時的大新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半導體業的VIP

張忠謀是當時美國半導體界最高位、影響力最大的經營者之一。1972年,張忠謀任內,德儀進入DRAM產業。當時的領導業者英特爾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品容量為1K,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張忠謀主導德儀推出4K的DRAM,從此展開DRAM容量的世代交替競爭。

此外,對於德儀最重要的MSI(Medium-scaled IC,一顆晶片上載有數百個電晶體的中型IC)產品,張忠謀也首開每推出一項新產品,就依照學習曲線降價的產品策略,這和摩爾定律的核心精神不謀而合。降價策略在兩、三年之內,讓德儀在MSI的市占率從二成提升到五成,營業額也從5000萬美元跳升十倍,到5億美元。

德儀是IC的發源地之一,從1957年到1985年,蟬連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全球市占率高達一成。1972年,張忠謀在德儀這家動見觀瞻的巨型企業推動的定期降價策略,並為新產品更替速率定調,助長了半導體產業跟著摩爾定律演進的世代交替。

離開德儀之後,張忠謀在GI擔任總裁(President and Chief Operating Officer)約一年半的時間。之後,徐賢修數度造訪,力邀張忠謀來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

來台一圓新中國夢

生長於大陸,在美國受高等教育的張忠謀,雖然沒有在台灣定居過,但是對台灣的IC產業不完全陌生。1970年德儀在台灣和日本設廠,就是他主導的,設廠之後,有時會因公來台灣視察這裡的封裝廠。透過這些接觸,張忠謀對日本、台灣工程師的素質和作業員的紀律,留下深刻印象。從70年代開始,他也偶爾義務性的應台灣政府邀請,提供發展IC技術的建言。

張忠謀還任職德儀期間,行政院長孫運璿就已經為其預備了幾個主導台灣高科技發展的職務,工研院院長就是其中之一,他都沒有接受。之後的幾年,張忠謀注意到日本通產省刻意培植半導體產業的顯著成效,他發現政府在新技術領域的催生上,可以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適逢徐賢修三度邀請,張忠謀終於心動了。青少年時期在山城重慶避難時許下的建設新中國夢,又被喚起。帯著多年在國際級競爭環境裡呼風喚雨的歷練和自信,張忠謀擔下工研院的任務,希望將其提升成像貝爾實驗室那樣的世界級研究機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