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如何幫助出現焦慮症狀的孩子?醫師:請先在心裡默念三次「不能處罰」

2023-07-02 15:19

? 人氣

父母如何幫助出現焦慮症狀的孩子。(Kelly Sikkema@Unsplash)

父母如何幫助出現焦慮症狀的孩子。(Kelly Sikkema@Unsplash)

現代社會步調快速,家庭結構大都是以小家庭為主,父母親必須身兼多種角色,子女數也較前一世代少,大家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當孩子出現 情緒與行為的變化時,父母親一定都會投入許多心力協助孩子度過。而孩子的情緒困擾以焦慮是為最常見的一種情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的發展歷程中不分男女老少都會面對到焦慮的情緒,尤其是面對無法掌握的事務或是情境時,此時即使是大人也很難因應,更別說是年紀還小的孩子。焦慮症是兒童及青少年心理疾患中最常見的一種,面對與父母分離、上幼 兒園、見到陌生人等情況,都可能讓孩子表現出不同的焦慮行為,由於孩子的 表達能力以及處理壓力的能力還未成熟,因此兒童期焦慮症多以生理症狀呈 現,如頭痛、肚子痛、胃口變差等等。 

可能造成孩子焦慮情緒的因素

生理因素:包含遺傳因素,例如家族有精神遺傳病史、身體疾病、或長期服用藥物

心理因素:孩子天生屬於較敏感、內向的特質,根據心理學家依蓮艾倫(Elaine Aron)的研究,大約每 5 個小孩就有 1 個是「高敏人」

●會注意到細微的細節,像是老師換了新衣服、家具被搬動過
●會大幅受其他人的情緒影響,很容易吸收別人的情緒,好像是自己的感受一樣
●很難擺脫憤怒或擔憂等強烈情緒
●感覺事情不對勁時會抱怨(如床單很亂、衣服標籤很癢、手表太緊)
●在吵雜、忙碌的環境中會覺得疲勞和有壓力(像是體育館),在味道濃烈的地方(如香水專櫃)
●不喜歡被催促,喜歡更仔細地做事情
●比起嚴格規訓,對於溫柔指正的反應比較好
●會發表與年齡不符的聰明見識
●有慧黠伶俐的幽默感
●會察言觀色,能夠以驚人正確的方式指出別人在想什麼或有什麼感覺
●拒絕吃某些食物,因為不喜歡氣味或質地
●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噪音嚇到

環境因素:包含父母、朋友、學校、社會對成長過程造成的影響,常見的原因是家庭與學校的管教方式有落差,以至於孩子在適應上出現困難。由於在幼兒園不是只有玩而已,必須學會等待、分享、聽老師的指令,很多事情都必須自己動手做,不能隨心所欲,若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由於習慣在家中被照顧,當老師說要自己吃飯、排隊、自己把書包收好才能回家,有被訓練過的孩子可能一下子就做完,但自己卻無法獨立完成,遇到挫折後,於是開始出現焦慮情緒、哭鬧、拒絕上課的情形。

每個成長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壓力源與焦慮情緒,像在嬰幼兒時期會因 陌生親戚來訪、與陌生人相處、到父母的朋友家、對陌生環境產生焦慮;學齡 前兒童則會害怕黑暗、分離、動物等,在此階段常見分離焦慮,例如到幼兒園 上課時,孩子必須與父母分別,獨自面對新環境;到了幼兒園後,又要適應團 體生活、不同的作息時間、陌生的新同學和新老師,若對老師的管教方式適應 不良,也可能會讓較敏感的孩子感到焦慮。基本上,隨著年紀增長,遭遇的挑戰與事件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各種因素也會互相影響。 

孩子常見的焦慮症狀有哪些

由於孩子比較不會用言語表達情緒狀態,無法明確說出為何焦慮,因此需 要家長從孩子的行為中觀察。潛在的焦慮可能以身體症狀表現出來,譬如對上 學感到有壓力的孩子,在每天早上起來,要上學前表示肚子痛,出現焦慮的身體化症狀,包括心悸、呼吸困難或呼吸加速,出汗、手抖、肌肉緊繃、噁心、 拉肚子、頭痛、頭暈、昏倒,胸悶、胸痛。

學齡前的孩子出現焦慮時的行為包 括咬手指(甲)、咬衣領或袖口、捲頭髮、轉扣子、拉拉鍊、拔頭髮、摳臉、摳手、捲衣角等,也有孩子會出現作惡夢、容易哭鬧、易怒情形,一般來說,幼兒的焦慮表現較為簡單,隨著年紀增長會變得相對複雜。

焦慮也會以強迫的行為表達出來,在生活中有某些儀式化的動作或習慣,可以減輕焦慮情緒,增加安定感。當自我要求高的人出現焦慮情緒,覺得自己 不夠好、不夠完美時,會出現某些反覆性或儀式化動作來解除或中和焦慮,這種情況較易發生在個性安靜乖巧,有點完美主義者的高年級兒童或青少年,有時會同時合併有焦慮、憂鬱等症狀。

父母如何幫助出現焦慮症狀的孩子 

請在心裡默念三次「不能處罰、不能處罰、不能處罰」,若在出現焦慮的孩子身上施加處罰的話,孩子感受到的壓力會更大,更增加焦慮情緒,即使處罰能停止表面的焦慮行為,但焦慮仍然存在,只是換個形式出現,變成惡性循環。

此外,孩子會擔心被父母責備或處罰,遇到事情也不想與父母分享,當面對父母變成另一種壓力,能逃避就逃避,親子疏離和衝突會越來越明顯。

建議父母先同理孩子的感受,並讓孩子知道父母有發現自己正處於焦慮狀態,再幫助孩子釐清焦慮的原因。釐清壓力源後,父母可以依據孩子的年紀降低孩子的焦慮。 

學齡前的幼兒:一個人無法同時感到放鬆又感到焦慮,投入某件有趣、好玩的事情是取代焦慮很有力的方法,藉由一些遊戲或散步、擁抱等活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放鬆孩子的心情。
學齡期兒童:教導孩子認識不同的情緒狀態,練習覺察情緒。
青少年時期:引導孩子檢視並調整自己的想法。

有時孩子會因為遇到挫折,以發脾氣或是攻擊行為直接表達不滿,如果孩 子在無意間用攻擊行為達到了某種目的,以後就很可能會增強這種行為表現, 父母可以先觀察,孩子在哪種情況下會產生攻擊行為,再去除孩子藉此所獲得的事物;如果孩子是因為遭遇太多的挫折而產生攻擊行為,那麼父母要儘量減 少孩子不必要的挫折感。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或許孩子會哭鬧,但是父母要堅持立場,讓孩子知道,和別人互動時必須要遵循某些規則,除了攻擊行為之 外,還有更好的方式可以達到目的。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醫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