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公司會把「股東利益」擺第一?以前才不是這樣,轉變從1970年代大通膨開始

2023-04-25 09:40

? 人氣

同樣在這個時期,企業界也開始體認到在華盛頓擴張影響力的好處;我們會在下一章繼續深入探討這個部分。在傅利曼的哲學下,企業可以將獲利最大化,只要遵守法律條文上的字句就好。然而,透過政治關說與不限金額的政治獻金,企業可以透過影響法律制定重畫疆界,只要投入相對小額的資本,就能獲取高額的報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趨勢之間彼此互相強化,造就1970年代以來企業規模與權力的快速擴張。股東優先的思維揭開資本主義最醜惡的一面。理論上,股東手上的獲利應該能夠造福眾人,因為它可以增加整體經濟的效率,並且釋出多餘的資本重新投資到社群之中。

但是,在實務上,這套機制卻排擠掉其他利害關係人,例如員工、當地社區與環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起飛的那幾十年間,幾乎每一個中型或大型城市都有一個大型的企業總部。企業高層坐在當地的董事會裡,出錢支持學校課後輔導、當地的藝術與運動計畫等各種專案。企業執行長的小孩和中階主管的小孩都是上同一間學校。就算景氣不好,公司也不會因為顧問或企管碩士認為資遣員工對財報有利,就叫員工走路;公司反而會支撐到最後一刻,因為公司與社區是如此唇齒相依,都感受到對彼此的長期責任。這就是社會契約在超地方(hyper-local)的情境下運作的樣貌。

但是,股東優先的概念一出現,人們的思維就跟著改變。1980年代的併購風氣導致小型城市發生裁員潮,企業也將總部連根拔起,遷移到可以減免稅收的有利地點,所有地方經濟體宛如自由落體般跌落。我在西維吉尼亞州的查爾斯頓市(Charleston)長大,親眼見到所有銀行、礦業公司、化學公司都被東西兩岸的企業吞噬。股東資本主義代表著,如果遷移企業總部在經濟上有好處,那麼即使這間企業和當地社區已經一起成長了幾十年,也會選擇離開,或者至少更動名義上與稅務上的總部地點。結果,全美國工作機會增加的地區當中,三分之二都只集中在25個市郡;而且,歐洲的情況也是如此。

作者介紹:亞歷克.羅斯(Alec Ross)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義大利波隆那大學商學院(l’Universitá di Bologna Business School)特聘兼任教授,世界首屈一指的創新策略專家。於美國歐巴馬總統執政期間擔任美國國務卿的創新資深顧問,協助外交實務現代化,並提出創新解決方案以促進美國外交政策利益。

全球創投公司Amplo董事合夥人,擔任科技、金融、製造、人資與數位安全等各個領域的企業董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特聘資深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國際暨公共事務資深研究員。

文章刊登於《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與《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學術作品登上《SAIS國際事務評論》(SAI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與《北大公約組織評論》(NATO Review)等期刊的封面文章。著有《未來產業》(天下文化出版),現已譯成24個語言,在全球五大洲暢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大失衡:重建一個繁榮、穩定的新未來​》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