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窮人更窮,有錢人更有錢?50年前並非如此,雷根當上美國總統才變這樣

2023-03-27 09:40

? 人氣

為何現在窮人更窮,有錢人更有錢?(美聯社)

為何現在窮人更窮,有錢人更有錢?(美聯社)

系統性因果關係適用於全球暖化議題,亦適用於經濟議題,而且其影響同樣強烈且重要。超級富豪和其他人之間的差距正在迅速擴大──不只擴大,擴大速度還加快。為什麼?背後的系統性因素和系統性影響是什麼?有些人變得富有,而且隨著時間愈來愈富裕,這樣有什麼不對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4年,經濟學家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和他同事的見解,讓這些問題的答案變得更清晰──然而,這項見解在公共論述中尚未建立起框架。

皮凱提的見解指出,我們目前對於「富貴」的概念不足以理解貧富差距的現象,還需要理解「財富」和「財富比例」的概念。財富與某些形式的自由相關,像是購得商品的自由、旅行的自由、或者參加某種文化活動的自由等。財富也與某些形式的權力相關,例如,付錢請人做事也是一種權力形式;為競選活動提供大筆捐獻也是一種權力形式。

勞工是利潤的創造者,也就是說,他們替別人創造財富。他們可能透過工作獲得財富,但他們對於雇主的價值,通常在於他們替這些雇主創造的財富。如此一來自然帶出一個問題:透過生產性工作創造的財富當中,從事工作的人分配到多少比例?其他人分配到的比例又是多少?採取什麼方式分配?形成這種財富分配的制度結構和分配變化的方式是什麼?

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是一部最高水準的學術著作,不僅改變、或說應該改變我們對經濟學的理解,而且改變我們對許多事物的理解。他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版了這本書。

以下是他的基本見解。他不只研究收入歷史,還研究財富的歷史,而且觀察到有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財富:

.生產型財富(productive wealth)。透過工作勞動、生產和銷售物品或服務而產生的財富,也就是亞當.斯密所講的那種財富。例如:烘焙師和傢俱工匠。他們都製造並販售產品,也都需要購買另一個人販售的產品。烘焙師的收入支付給傢俱工匠,傢俱工匠的收入則支付給烘焙師。他們都為自己工作,製造產品,然後獲得報酬,在一個極其簡化的市場中,他們為自己也為別人生產財富。這種生產型財富以GDP測量,皮凱提稱之為「G」。

.再投資型財富(reinvestment wealth)。透過投資,獲得報酬,然後一次次將報酬再投資而產生的財富。這種財富會像複利一樣呈倍數成長。擁有越多,投資愈多;投資愈多,擁有就愈多。他稱之為「R」。

接下來講到比例的概念。皮凱提研究兩種財富的比例,也就是R和G在人口中的比例。然後他開始問,這個比例是怎麼變化的?為什麼?

他研究許多國家的稅收紀錄來完成這項調查,紀錄最早可追溯到18世紀。他發現,直到1913年以前,大部分財富都還屬於再投資型財富。即使在工業革命期間──這個普遍以為是生產型財富的時期──R也比G大很多。換句話說,皮凱提證明了一般認知是錯誤的。即使是資本主義民主國家,個人自由與市場應該有利於透過工作獲得的生產型財富,但結果證明,再投資財富仍具壓倒性地位。以法國為例,這個關注平等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在1910年,70%的財富是再投資型,由非常富有的人把持著,而不是分布在大多數人手中的生產型財富。

從1913年開始,情況出現重大轉變。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很大一部分再投資型財富被摧毀;生產型財富變多,G大於R。1913年到1980年間,眾多現代經濟學理論發展起來,無論是自由主義還是保守主義,理論主要以生產型財富為基礎,以GDP為基礎──基於G而非R。

然後1980年,在美國的雷根政府時代,情況有些改變。雷根為富人大幅減稅,開始大力打壓工會,因此影響到普通工人的薪資,刪砍企業監管法規等。柴契爾夫人在英國也有採取同樣的作法。這類經濟理念散播開來。1980年左右,出現了歷史性轉變。R再次大於G。再投資型財富掌控了現代經濟。再投資型財富呈倍數成長,愈來愈快──如同複利一樣。

在美國,1976年,前1%的人擁有19.9%的財富;2010年,前1%的人擁有35.4%的財富;2010年,前5%的人擁有63%的財富,前20%的人擁有88.9%的財富。這表示底層80%的人只擁有11.1%的財富。

這就是再投資型財富的倍數成長所帶來的結果。而且隨著財富規模愈大,這種情況變得越嚴重,所以沃爾頓家族(編按: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其財富來源於山姆.沃爾頓和巴德.沃爾頓兄弟所創建的連鎖零售企業沃爾瑪)6名成員加起來的淨資產,超過美國40%的家庭(淨資產為負的家庭也包含在內)。

因為富人在國家財富中的占比上升,其他人的占比下降,還有什麼也下降?財富買得到的自由,財富買得到的生活品質,財富買得到的權力,以及財富買得到的選舉影響力。嚴格來說,我們還是一人一票,不過個人對選舉的影響力已經下降了。

這種趨勢可以逆轉嗎?皮凱提說可以,但需要政治改革。

延伸閱讀:同樣都信上帝,為何基督教國家比天主教有錢?金融制度的差異,竟讓經濟領先300年

對政治的系統性影響

皮凱提對於R大於G這件事實並不悲觀。他指出,政治改革可以控制失控的擴大情形,例如,透過徵收財富稅(wealth tax)。他也表示,傳統的自由主義措施,如提升中低收入階層的薪水、降低企業管理層的薪資、填補稅收漏洞、增加教育機會等,有助於扭轉這個趨勢。

然而,現在有一些不利於政治手段的系統性變化。有錢人的財富規模更大,帶來許多事情,包括:

.更大的政治影響力。有錢人和大公司對政府官員有很大的遊說能力,而且這種影響力不斷增強。

.對公共論述有更大的掌控力。有錢人和大公司可以透過多種管道控制公共論述──持有媒體機構、贊助節目、購買大量廣告,諸如此類。這種掌控進入人們的大腦,激發保守派框架的語言和意象,也會激發保守派的道德觀──一般來說是嚴父道德觀。隨著保守派的道德觀愈來愈強,在大眾腦中改革派的道德觀則愈來愈弱。這對人們無意識和有意識的想法產生極大的影響,也進而影響到人們的投票方式。

.對他人權利有更大的掌控力。透過州控制立法機構。富人可以控制較貧窮人口的投票權,而且控制一個州比控制一個國家控制來得便宜。

考量到美國和其他國家目前的財富分配與嚴父道德觀,看來不太可能出現必要的政治改革──除非,願意為系統性問題建立框架的改革派帶動重要改革,並透過持續性公共論述,來維持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關注。

對生產型工作的影響

再投資型財富占優勢的主要系統性影響之一,與生產型工作本身的性質有關。在許多方面,生產型工作已變得令人不太滿意。最明顯的是,生產型經濟制度產出的財富更少──對許多公民而言,這個薪資報酬不足以過上滿意的生活。工作機會變少,工作條件也令人不太滿意。

令人滿意的工作除了指薪資報酬和工作條件方面,亦包含對社會有益、讓人感覺自豪的技術性工作。這類工作不需要優渥薪資或光鮮亮麗,只要讓人滿意就行。以下是我認識的一些人的職業,他們都找出滿意的工作生活:木匠、園丁、理髮師、起司銷售員、烘焙師、技師、行政管理、裁縫師、房屋油漆工、廚師、餐館服務生、學校老師、房屋清潔人員……他們不是專業人士,不是什麼律師、醫生、電腦科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或金融專業人士,也不是音樂家、電影演員或職業運動人。只是普通人。他們可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履行義務的公民、優秀的父母。然而,愈來愈少人能夠擁有這樣滿意的工作生活,愈來愈少人能夠獲得真正的教育,完善發揮社區成員和父母的功能,因為工作條件更加苛刻。

這其中存在結構性因素。別忘了,公司企業往往有兩類受雇者:資產型員工和資源型員工。資產型是指高級管理人員和必要的創意人員;資源型則是可以替換的人──可能技術要求最低,薪資和津貼最低,工作條件都是可接受的最低標準,像是就業保障、退休金、醫療照護、愉快的工作環境、病假和育嬰假很少、工作時間幾乎無從選擇,沒什麼加薪幅度或獎金等。由此產生了「效率」問題,係指利潤的最大化。視同資源而非資產的勞工恐遭裁員,改以契約員工方式回聘,或當外包更有利時就可能失去工作。反對成立工會的企業活動不但容許這種現象的發生,更助長這波風氣。

電腦化和機械化導致愈來愈多工作變成低技術、低工資的資源型工作,同時,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則獲得更大的財富,因為他們可以裁員或降低技術要求和薪資標準,或者外包到勞動力廉價的地區。

這種趨勢的動力,來自於投資者對再投資回報愈來愈大的需求,還有管理者透過增加財富躋身再投資財富行列的慾望。由於企業管理階層掌控企業財富,他們可以獲得更大的財富份額。企業內部掌控資金流向的人可以為自己積累愈來愈多的企業財富,留給創造這些財富的勞工們的部分卻愈來愈少。

作者介紹:喬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

美國研究政治論述框架的主要專家,也是世界享負盛名的語言學家和認知科學家之一。他撰寫過許多政治類書籍,亦著有多本語言和心理方面的書籍。

雷可夫曾與數百個倡議團體的領導人探討議題框架,在全美各地對廣大觀眾發表演說,為公民運動者舉辦過數十場研討會。他也經常上廣播和電視談話節目,到民主黨參、眾兩院的政策閉門會議和黨團會議發表談話,與改革派民調專家和廣告機構交換意見,接受公眾媒體的長時間採訪,並持續針對公共論述的框架問題進行大量研究。

雷可夫現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認知科學與語言學特聘教授,是認知科學與認知語言學領域的奠基人,曾任教於哈佛大學和密西根大學,並在史丹佛大學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過去20年來,一直是柏克萊大學電腦科學研究所語言神經理論計畫的共同主持人。他曾在全球幾十個國家的重要大學授課,目前專攻大腦神經迴路如何產生思想和話語方面的研究。

他的文章可見於個人網站、《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以及各家獨立媒體「挖掘真相」(Truthout)、AlterNet、Common Dreams和政治部落格「寇斯日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樂金文化《別想那隻大象!:美國總統辯論必讀經典,教你拆解框架、解讀常見話語陷阱、掌控大局,取得優勢只要30秒》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